第58章 下次再来
谷雨按照穆容的吩咐说道,“我家主子受人之托,前来找一个叫赵恒的人。”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方手帕,手帕上盖着一个新鲜的印章。
男子见到谷雨帕子上的印章,神色微变,不过很快又恢复了恶狠狠的样子,“你们找这个人做什么?他如今不在这里了。”
谷雨回头去看马车,穆容从马车里走了下来。
男子抬眼看了过去,就见一个十五六岁长得十分好看的姑娘,穿着一身华服从马车上下来。这个地方,居住着的都是下九流的人物。穿着如此光鲜亮丽的人,甚少会出现在这里。
穆容走到男子面前,她见过赵桓,眼前的人虽然蓬头垢面,走得近了还有一股难闻的酒气。但那乱七八糟的头发下面掩盖着的五官,是记忆中那张熟悉的脸。
“有人让我带着她的信物找你办一件事。”穆容对赵桓说道。
赵桓狐疑地打量她一眼,“什么事?等赵桓回来,我可以代为转告。”
“赵掌柜应该听说过‘来喜酒楼’吧?我想要请你去当掌柜的,带上曾经‘悦食酒楼’的那些人。”穆容说道。
赵桓听后沉默许久,这三年的时间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时,从前总是笑脸迎人的他,眼角细纹增加了不少,打量穆容的眼神也十分警惕。
“不是来请他做掌柜的吗?作甚还要带上‘悦食酒楼’旧人?他同他们,早已失了联系。”
穆容并不介意他不承认自己的身份,只要他肯听她继续说下去就好。
“‘悦食酒楼’曾是京城最好的酒楼,如今那里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味道。我想要找到‘悦食酒楼’的旧班底,重现当初‘悦食酒楼’的味道。”
赵桓从前是‘悦食酒楼’的掌柜地,混迹京城多年,自然知道‘来喜酒楼’是丞相府的产业。他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穆容,“你是丞相府的什么人?”
穆容轻笑一声,“丞相府的二小姐,穆容。”
她不再多说什么,这里毕竟人多眼杂,不是多说的地方。
就她马车在这里停留的这段时间,已经引来不少人停顿打量。
“赵桓,敢不敢赌一把,你若信我,便带着你的人到‘来喜酒楼’。我会让你们得偿所愿的。”她最后看了赵桓一眼,带着谷雨离开。
马车上,谷雨从怀中掏出刚刚给赵桓看的手帕,“王妃,赵桓会来咱们的酒楼吗?”
“会。”穆容从谷雨手中拿回手帕,手帕上的印章是她的私章。
这个新印,是马车刚刚经过市场,她让谷雨去买了萝卜,新雕刻的。真正的私章,藏在端靖王府她闺阁中的密室里。
这枚私章能代表她的身份,只要是端靖王府的旧仆都知道,见章如见其人。
“因为这个印章吗?小姐从那里学来的?”谷雨好奇的问。
穆容将手帕收了起来,“故人的东西,临时拿来用一用。”
谷雨偏了偏头,虽然她自幼同小姐一起长大,但小姐有自己秘密,不是奴婢知道的,那也是常事。她想,小姐口中的故人,一定如同小姐师父那般,也是神秘的。
拓跋烈一直远远的跟着马车,他武功很高,轻功也好,远远的跟着,自然没有被任何发现。王府的马车从长兴街离开后,他便没有继续跟着,而是返回了赵桓居住的小院子。
不一会儿,换了一身干净长衫,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赵桓从小院离开。
拓跋烈之前一直远远的看着,穆容的人给他看了什么,他很好奇。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远远的跟着,并没有动手问话。
赵桓去的是‘来喜酒楼’,叫了几碟小菜和一壶酒,坐在大堂慢慢的吃。
拓跋烈召了身边的暗卫来,“派人去查一查他的底细,盯着他,看看他最近都会做什么。”
“是。”
穆容的马车在王府大门前停下,就瞧见冯永新跪在那里。她仿佛没有瞧见他似的走了过去。
“王妃娘娘,求你让我见一见安乐。”骆永新苦涩的哀求道。
这半个月,不管是将军府的主子,还是宋蕴从这里经过,他都会哀求这么一句,他以为还会像从前一样,得不到回答。不料穆容脆生生的应了一句,“好啊!”
骆永新一愣,看着穆容半响,才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
“多谢、多谢娘娘!”
骆府的下人立即过来扶起他,他以为穆容只是随口应下,接下来的便会是辱骂之言。
却见她温和一笑,对他十分客气的道,“骆司直请!”
骆永新再次愣住。
穆容却不理他脸上丰富的表情,径直进了王府。
没有人阻拦骆永新,他呆了一瞬,抬步跟了上去。摆了这么久的深情人设,他终于要见到自己相见的人,心情却有些复杂。
但陶安乐是必须要跟着他回骆府的。只要陶安乐答应跟着他回骆府,将军府和骆府的官司才能和解,他母亲才能不再遭受牢狱之苦。
“还未恭喜骆司直。”走在前面的穆容忽然回身看向骆永新说道。
这一声道喜来得突然,骆永新怔愣一瞬,竟是没有反应过来。
“不知王妃娘娘向在下道的什么喜?”
穆容粉色的樱桃小嘴往上一勾,“喜得贵女,难道不应该向骆司直道喜吗?”
骆永新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嗽了好几声,脸都红了。他大概是心虚了,低着头,斯斯文文的道,“的确应该道喜,多谢娘娘。”
“不客气!”穆容笑了起来,露出雪白的贝齿,“本宫救下骆司直妻女,你今日前来,定是来感谢本宫的吧?”
她忽然停下,往骆永新身后瞧了瞧,“骆司直怎么是空手来的?你们骆府感谢人,都只喜欢用嘴说说吗?但本宫更喜欢实际一点的。骆司直下次来,记得备好礼物!”
“自、自然。”骆永新的脸更红了,“今日实在是事出突然,没来得及准备,这才……是在下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