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武林共尊

中原江湖因武道积淀深厚,门派众多,几乎不受朝廷节制,甚至时常与朝廷对抗。

而外族江湖则恰恰相反。

由于武学根基薄弱,外族江湖往往仅有数个大宗门,且多数掌控在朝廷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北漭可调动的武道高手数量极为庞大,远超中原诸国。

每次北漭大军南侵,都会调动境内几大宗门的高手协同作战,势如破竹。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就逊色许多。

由于朝廷难以调动江湖势力,只能依赖江湖义士自发抵抗,凝聚力远不如北漭。

可众人没想到,北漭如今竟强大到有资格冲击帝朝的地步。

一时间,许多江湖中人都提高了警惕。

尤其是出身北凉的江湖人士,深知北漭野心勃勃。

一旦北漭壮大,必将与东离开战,而北凉首当其冲。

再来看大秦王朝,同样在春秋国战中展现出惊人国力,一举吞并六国。

但仅凭这点,还不足以让大秦拥有冲击帝朝的资格。

显然,大秦除了剑圣盖聂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高手坐镇,说不定实力可与那位年轻太监比肩。

短暂沉默后,众江湖人士纷纷议论开来:

“这北离王朝底蕴深厚,竟然有两位陆地神仙镇守。”

“难怪天启城能与雪月城齐名,城中可是有两位陆地神仙坐镇,谁敢放肆?”

“天启城不仅有两位陆地神仙,还有皇城一众高手守护,难怪洛青阳只能待在慕凉城里磨剑。”

“没想到如今竟有三个王朝有望冲击帝朝,那可是千年难出一个的帝朝啊。”

“我只听过北漭王朝的名号,没想到这个外族王朝竟能与大秦、东离并列。”

“春秋国战中,东离和大秦表现最为抢眼,而北漭是东离头号强敌,实力不容小觑。”

“明明是北凉王功劳最大,一人灭六国,若无北凉王,东离算什么?”

“东离皇帝把徐晓放在北凉,就是为了应对北漭,我看迟早有一战。”

“想不到苏先生对大秦评价如此之高,看来这座王朝还有不少隐藏的高手。”

三楼南侧第二间包厢。

无心斜睨了萧瑟一眼,微微一笑:“北离有两位陆地神仙镇守,也算是不易了,只是还称不上最强。”

萧瑟轻哼一声,不以为意地说道:“非要那么强干什么?现在这样不强不弱,刚刚好。”

虽是这般说,他心中却也颇多感慨。

若当年登基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琅琊王,如今的北离或许也具备问鼎帝朝的可能。

“这大秦竟能与东离并驾齐驱,看来也是藏有不为人知的底牌。”

李寒衣戴着面具,声音沉闷地说道。

“的确。”

司空长风点头赞同,随后神色凝重,“而这张底牌,恐怕是个极其可怕的存在。”

三楼西侧第一间包厢。

屋内几人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老黄缓缓开口:“北漭若强,对北凉来说绝非好事。”

徐奉年轻轻点头。

东离皇帝的用意,明眼人都看得出,不过是想让北凉军与北漭拼个两败俱伤。

毕竟,北凉既是东离皇朝的屏障,又是最不可控的隐患。

可以预见,一旦北漭大军压境,北凉军不仅要正面迎敌,还要提防东离在背后插刀。

可东离为君,北凉为臣。

即便知道东离居心叵测,北凉也无可奈何。

“希望战事来得不要太快。”

徐奉年低声说道。

如今的他,实力尚浅,还无法参与这种级别的大战,需要更多时间历练成长。

“叮!”

“人气值突破一千万,五星任务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额外奖励:白银抽奖卡四张。”

“累计获得白银抽奖卡八张,青铜抽奖卡七张。”

白玉台上,苏尘听着系统的提示,不由精神一振。

五星任务竟然这么快就完成了。

比起之前几次说书,这次的速度简直出乎意料。

不过,比起上期结束时的一亿人气值,现在还差得太远,仍需加倍努力。

念及此,苏尘越发精神抖擞,手中折扇一展,朗声说道:“接下来,点评下一位上榜道仙。”

“道仙榜第十六位,宁道奇。”

“这位上榜道仙,诸位应当并不陌生。”

“他是当今大隋道门之首,号称‘散人’,道门之主。”

“此前介绍过的几位道仙,除晓梦外,皆因获得地仙境传承而成就陆地神仙。”

“便是晓梦,也得北冥子指点,少走许多弯路。”

“但宁道奇却不同。”

“他既无地仙级传承,亦无陆地神仙师长指点。”

“他全凭自身悟性,自创地仙功法《散手八扑》,一举踏入地仙之境。”

“当年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失利,南边奕剑大师傅采林孤身入隋,由南向北逐派挑战。”

“与此同时,突厥也有侵扰之意,武尊毕玄破关而出,由北向南横扫江湖,以壮突厥声威。”

“两大异族高手南北夹击,竟使大隋武林陷入重围。”

“那一段时日,堪称大隋江湖最黑暗的时期,连慈航静斋与阴癸派也相继败北。”

“整个武林士气低迷,各大门派闭门不出,只能祈求上天庇佑。”

“南派畏惧傅采林上门,北派惶恐毕玄逼近。”

“就在江湖风雨飘摇之际,散人宁道奇出山。”

“他主动邀战傅采林与毕玄,设圆桌夜宴,当夜独战二人,未落下风。”

“傅采林、毕玄自觉略逊一筹,相继退出大隋。”

“突厥可汗也因此打消南侵念头。”

“可以说,宁道奇凭一己之力扭转江湖颓势,甚至化解了一场灭国危机。”

“自此一役,他名震天下,成为道门领袖,更被尊为大隋武林第一人,武林共尊!”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散人宁道奇!

这个名号早已传遍各大皇朝江湖,无人不晓。

尤其对于大隋武林而言,无论正道还是魔道,对宁道奇皆是敬重有加,心存敬畏。

正如苏尘所言,当年那场风雨飘摇之际,若非宁道奇挺身而出,大隋的江湖名声恐怕早已荡然无存。

如今他登临道家仙人榜,令大隋众多武林人士无不振奋,纷纷高声欢呼。

毕竟迄今为止,大隋江湖中能登上此榜的高手屈指可数。

而且,在这些上榜者之中,宁道奇是第一位出自正道的强者。

其余如魔帝谢眺、邪帝向雨田、荒剑燕飞,皆属魔门一方。

一时间,大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散人宁道奇果然了得,竟能凭自身参悟踏入地仙境,这等悟性实在罕见。”

“依样画葫芦与自悟心法,完全是两回事,由此可见宁道奇悟性之高。”

“这就是大隋道门的领袖人物吗?名不虚传,令人佩服。”

“这就是陆地神仙的意义所在了,若无宁道奇镇守,傅采林与毕玄还不知会狂妄到何种地步。”

“没想到当年突厥还妄图入侵大隋,宁散人那一战,实为武林之福。”

三楼东侧第七间包厢。

白清儿冷哼道:“宁道奇这老牛鼻子果然了不起,竟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

不过,比起邪帝、魔帝的修为,还差得太远。”

婠婠轻晃着洁白如玉的脚踝,笑着说道:“你拿宁道奇和那位已活九百年的魔帝相比,未免太苛刻了些。”

“若仅论邪帝向雨田,两人之间的差距未必如此明显。”

“而且,苏先生之前也曾提及,大隋佛、道、魔三门中皆有不为人知的隐世高人。”

“宁道奇虽名声显赫,却未必就是那位真正的道门隐士。”

“换句话说,大隋道门中,除宁道奇之外,可能还藏有超越五境的大能者。”

“在真相揭开之前,切不可低估道门实力。”

白清儿闻言,微微一怔,她竟忽略了这一点。

祝玉妍点头道:“清儿所言极是,道门虽一向低调,但其真正底蕴,绝不可轻视。”

白玉台上。

苏尘轻啜一口茶,不待众人议论完毕,便继续说道:“关于这宁道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

“他踏入地仙境后,竟感到前路迷茫,不知该如何更进一步。”

“为了探寻更高层次的武道之境,宁道奇亲自前往慈航静斋,欲借阅那传说中的《慈航剑典》。”

“若换作寻常门派,自家镇派秘典断然不会外借。”

“但当时的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慧却应允了此事,只不过设下了交换条件。”

“那就是宁道奇在阅毕《慈航剑典》后,须答应她三个力所能及之事。”

“为求突破,宁道奇答应了这一条件。”

“未曾想,当他翻阅《慈航剑典》时,每一页都极其吃力,额上冷汗涔涔。”

“待他强撑着读完整部剑典,内息已然紊乱,当场吐血三口。”

“梵清慧见状大惊,连忙追问缘由。”

“宁道奇坦言,书中所载武学精义与他的武道理念大相径庭,这才导致体内真气紊乱。”

“可实际上,真相并非如此。”

“原来在拜访慈航静斋之前,宁道奇曾先去拜访了邪帝向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