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慈航剑典
“诸位没听错。”
“这邪帝向雨田性格随和,交友广阔,不仅是机关大师鲁妙子的挚友,也与宁道奇私交甚笃。”
“得知宁道奇来意后,向雨田毫无保留地将《道心种魔大法》的核心要义展示于他。”
“因此,宁道奇虽未修炼此功,却对其精要已有深刻理解。”
“而他翻阅《慈航剑典》时为何神色痛苦,最终吐血不止,真正原因便在于此。”
“他惊愕地发现,《慈航剑典》中最玄奥的部分,与《道心种魔大法》中的仙道篇章竟惊人地相似。”
“这世间绝不可能存在两种如此相近的功法。”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部武学典籍,源自同一本源。”
“也就是说,《慈航剑典》其实也是一部修仙秘法,且与《道心种魔大法》同出一脉。”
“不论是慈航静斋,还是魔门的两派六道,其渊源都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传承实在太久远了。”
“宁道奇虽然察觉到这两门功法之间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却无法确定哪一方借鉴了哪一方,更不敢轻易透露这个秘密。”
“后来,宁道奇尝试以《道心种魔大法》的要义反向推演《慈航剑典》最后一重‘死关’的境界,结果大为震惊。”
“这两门功法表面上都属于仙道,看似相似,实则截然不同。”
“《道心种魔大法》最终是在体内孕育魔种,而《慈航剑典》则是凝聚仙胎。”
“仙胎与魔种,形似而神异。”
“正是因为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宁道奇才会重伤吐血,境界大跌。”
“但也因此,他获得了极大的领悟,融合两门仙道精要,不仅恢复了修为,更有所突破。”
“同时,他也信守诺言,答应了梵清慧三个条件。”
“至今为止,梵清慧只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让宁道奇追杀邪王石之轩,至少牵制住他。”
“宁道奇虽不情愿,但只能勉力而为,带着年迈之身四处追踪石之轩。”
“石之轩虽实力略逊一筹,轻功却远胜宁道奇,每每都能从容脱身。”
“算算时间,这两人已经在大隋江湖周旋了整整三年。”
……
紫金楼内,一片寂静。
众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
宁道奇在突破陆地神仙之境后,竟然前往慈航静斋借阅《慈航剑典》?
这一消息虽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并非不可理解。
尤其是那些困于瓶颈的武林高手,更能体会宁道奇此时的心境。
借阅《慈航剑典》并非为了照搬照学,而是为了借鉴启发,寻找属于自己的武道之路。
听到梵清慧提出三个条件后,众人心中都不禁暗叹:好厉害的手段!
这一招既不与宁道奇撕破脸,又能将其牢牢掌控,等于是白得了一位陆地神仙的助力。
若在佛魔对决的关键时刻动用,必能让魔门措手不及。
但真正令人震撼的,还是接下来的内容。
《慈航剑典》竟然是一部仙道功法!
慈航静斋竟然也藏有修仙功法!
这已经不只是震惊,而是震撼!
虽说《慈航剑典》本就名震天下,堪与魔门《天魔策》并肩,有此玄妙也不足为奇。
但苏尘竟说,《慈航剑典》中的仙道部分,与《道心种魔大法》几乎如出一辙!
这一消息令全场哗然。
慈航静斋作为大隋、大明江湖中佛门圣地,在各大王朝都享有极高声誉。
虽不如少林禅宗千年传承那般深厚,但地尼所开创的慈航一脉,也是佛门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这样正统的佛门宗派,其镇派绝学竟然与魔门同源!
若是传扬出去,整个大隋江湖恐怕都会动荡不安。
有人甚至联想得更深:
魔门《天魔策》本就是战神殿中那门至高武学的残篇。
难道《慈航剑典》也源自那部无上秘典?
顿时,整个紫金楼如同煮沸的水,议论纷纷:
“没想到宁道奇身为道门魁首,竟和魔门的邪帝向雨田是莫逆之交。”
“大隋道门一向低调,这位宁真人却懂得左右逢源,佛道魔三家都不得罪。”
“我没听错吧?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竟然也是仙道功法?”
“虽说是威名远扬,但还真没听说有谁练成仙道的。”
“苏先生不是在说笑吧?《慈航剑典》和《道心种魔大法》居然同源?这是怎么回事?”
“慈航静斋是在魔门两派六道之后才创立的,难道地尼早年是魔门弟子?”
“哈哈哈,若《慈航剑典》真是地尼所创,而地尼又是魔门出身,那可就有大戏看了。”
“不一定吧,别忘了《天魔策》也不是谢眺一人所创,而是从战神殿中所悟。”
“如此说来,难不成慈航静斋的开派祖师地尼,也曾踏足过战神殿?”
“只剩下这两个可能了,不是地尼曾是魔道传人,就是她同样接触过战神殿中的文字与图纹。”
“大隋佛门两大派系争斗了数百年,若说这两门功法竟出自同源,恐怕两家弟子都会震惊莫名。”
“梵清慧这一手实在巧妙,让宁道奇去对付邪王石之轩,不仅削弱了石之轩的威胁,还让宁道奇与魔道彻底划清界限,可谓一石二鸟。”
“这石之轩的修为比传言中还要高深,连宁散人都无法将其压制。”
三楼东侧第七个房间。
白清儿睁大双眼,难以置信地说:“天哪!我没有听错吧?
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竟然也是一种修真秘法?而且还与《道心种魔大法》有共同根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玉妍也有些惊讶。
她与梵清慧争斗了一生,对《慈航剑典》的了解几乎等同于自家功法。
她从没觉得《慈航剑典》会与魔道有丝毫关联。
但既然苏尘这么说,那一定不会错。
想到这里,祝玉妍不禁露出一丝冷笑。
魔门《天魔策》的来龙去脉,苏尘之前已经讲过,虽非魔帝谢眺所独创,但与佛门并无关联。
所以唯一的解释便是,慈航静斋的祖师地尼曾偷学了魔门的精要,在此基础上自创了《慈航剑典》。
若真是如此,慈航静斋这回可真是颜面尽失。
作为大隋佛门的领袖门派,竟爆出这种丑闻,整个佛道阵营都会因此大受打击。
“或许慈航静斋的祖师地尼也曾遇到过类似魔帝的机缘,在别处同样见到了战神殿中的符文与图纹。”
婠婠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祝玉妍点头道:“也有可能。
那战神殿虽万年少有人至,但总归还是有人进去过。”
她一边想着,一边将目光投向白玉台,等待苏尘继续分析。
无论哪种可能,对魔道都无影响,因此她的心情颇为轻松。
三楼西侧第七个房间。
师妃暄与梵清慧却没有祝玉妍这般轻松,两人眉头紧锁,这是慈航静斋自创立以来所遭遇的最严重危机。
在武道世界,功法传承至关重要,尤其是镇派绝学,容不得半点瑕疵。
就拿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来说,只因曾出身少林,便遭多方质疑,认为武当武学源自少林。
若是传出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竟是脱胎于魔门功法,那慈航静斋恐怕再难抬起头来。
不说别的,光是大隋境内的其他佛门就不会再认可慈航静斋的领导地位了。
更可怕的是,万一被证实地尼祖师曾是魔道中人,那慈航静斋就彻底背上“叛门”之名了。
此刻,梵清慧心中懊悔不已。
早知自家功法还有如此隐情,她说什么也不会让宁道奇借阅那些典籍。
“师尊,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也可能是地尼祖师从别处得到了战神殿的符文图样,恰好与魔帝所得有相似之处。”
“如此一来,两派功法有些共通之处也是情理之中。”
师妃暄强作镇定地劝解道。
梵清慧被她一提醒,情绪稍稳,连忙道:“对!一定是地尼祖师也获得了战神殿中那门无上秘法的残卷。”
三楼北侧第五个房间。
陆小凤乐于看热闹,直接开口问道:“请问苏先生,《慈航剑典》与魔门功法同源,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话一出,全场顿时安静。
这正是众人最想了解的事情。
准确地说,众人最想知道地尼祖师是如何创出《慈航剑典》的。
因为魔门《天魔策》的来历早已被揭晓。
若地尼是参考《天魔策》所创,那可就真有意思了。
带着这样的念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白玉台上,等待苏尘揭晓谜底。
白玉台上。
苏尘迎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没有故作神秘,直接说道:“这个秘辛确实值得细说一番。”
“既然诸位感兴趣,那我便多讲几句。”
“若追溯本源,《慈航剑典》与《天魔策》之间确实渊源颇深。”
“但并非诸位所想的地尼借鉴了《天魔策》,她所参考的是更根本的《魔道随想录》。”
“这件事还得从头讲起。”
“之前苏某提过,魔帝谢眺早年误入一处远古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