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以命换天,以身换命

“怀柔?”赵高阴冷一笑,“诸子百家个个心机深沉,若不施以雷霆手段,焉知他们在暗中搞什么动作?”

扶苏缓缓说道:“就算如此,也该先礼后兵。

我大秦威严赫赫,纵然有人心怀异志,难道还能掀起滔天巨浪不成?”

此言一出,包间中的几人纷纷点头。

虽觉得扶苏语气略显宽仁,但事实确实如此。

即便这伏念真有异心,甚至整个儒家都站在朝廷对立面,也不足以造成真正威胁。

尤其在众人得知东皇太一的深不可测之后,对江湖诸子百家便更添几分俯瞰之心。

一番议论过后,众人目光再次聚焦于白玉台,期待下一位上榜的大儒。

台上,苏尘也不多作铺垫,目光一扫全场,继续道:

“接下来,公布下一位儒圣榜单之人。”

“儒圣榜第八名,谢宣。”

“此人出自北离江湖,相信在座诸位听来都颇为陌生。”

“他既无谢观映那般显赫出身,也非伏念那般师承天下儒门圣地。”

“他只是一个寻常读书人,只是读过万卷书,走过万里路罢了。”

“某种程度上,他与道门高人黄裳颇为相似。”

“黄裳著《万寿道藏》,书成之日便证道为道门陆地神仙,后转修武道,再度成就武夫陆地神仙。”

“而谢宣则正好相反,他以读书养儒气,数十年积累终成儒家地仙,某日随手挥剑,竟一剑踏入陆地剑仙之境!”

“诸位没听错,谢宣从未练过剑法,他那一剑,便是地仙一剑。”

“因此他既是儒圣,亦是剑仙,堪称儒剑仙,战力更在大秦儒家掌门伏念之上。”

“故此,暂列第八。”

苏尘话音刚落,整个大厅便陷入一片寂静。

儒剑仙——谢宣!

除却北离本地少数江湖人士,其余人几乎从未听闻此人名号。

若说他靠读书成儒圣,众人虽惊叹,却也能理解。

但听到后面,众人便彻底坐不住了。

一生未曾习剑的谢宣,随手一剑,竟就成就陆地剑仙?

这彻底颠覆了众人对剑仙、对武夫的固有认知。

在此之前,谁不认为武道修炼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可谢宣偏偏用事实告诉大家,在真正的天骄面前,什么境界门槛、积累苦练,都形同虚设。

剑仙?不过一念之间罢了!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逆天、更离奇之人吗?

尤其是那些剑修,一个个脸色铁青。

他们日夜苦练,钻研剑法,磨砺剑意,到头来却比不上一个从未练剑的读书人?

那还练什么剑?干脆去读书好了!

当然,这不过是众人一时情绪激动的牢骚。

谁都清楚,像谢宣这样的天才,放眼天下也是寥寥无几,寻常人若妄图效仿,怕是只会自取其辱。

一时之间,大厅中议论声再起:

“儒剑仙谢宣?没想到北离竟还藏着这样一位儒圣,还身兼剑仙,实在玄妙。”

“我虽听过谢宣其名,但也只知其才华卓绝,却不知竟已达此境界,真是闻所未闻。”

“人比人气死人,我练剑练了几十年,竟抵不上人家随手一挥,这还有天理吗?”

“既能为儒圣,又能为剑仙,这般成就,恐怕已与道门黄裳、佛门扫地僧比肩,难怪能压伏念一头。”

“好一个儒剑仙谢宣,万卷书证儒道,一剑出便成地仙,今日之后,定将名震天下。”

“幸好苏先生未将其列入剑仙榜,否则我第一个不服!”

“没错!谢宣虽有剑仙之技,但我绝不认他是剑仙。

像赵玉真那般真正苦练剑术之人,才配得上剑仙之名。”

三楼南侧第二间包厢中,萧瑟、无心、雷无桀等人皆露出震惊神色。

本以为北离已无剑仙,没想到继李长生、洛青阳、赵玉真、李寒衣之后,竟又冒出第五位——儒剑仙谢宣!

但这位剑仙,显然与前几位风格迥异,这一剑仙之名,来得太轻松了些。

只见司空长风神色平静,低声喃喃:“这谢宣果然不是泛泛之辈,难怪寒衣每次见他都要手痒比试一番。

他的真正实力,恐怕已经与我相差无几。”

一旁的萧瑟微微叹息,语气中满是遗憾:“只可惜,大唐出了个逆天的柯浩然。

否则,这剑道第一的名号,怎会轮得到他们?咱们北离江湖,早就独占鳌头了。”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皆是无奈之色。

虽说大唐只有一位剑仙,但柯浩然的威名足以压过万千剑客。

只要他还在一天,天下便无人敢称剑道第一。

紫金楼内,议论声依旧此起彼伏,但更多的目光已投向白玉台,静静等待苏尘的下一段点评。

谢宣已是儒圣榜第八,儒武双修、地仙境界,那更靠前的圣人,又该是何等风采?儒家圣人榜是否会再添几位第七境的贤者?

白玉台上,苏尘轻抿一口清茶,也不等众人议论停歇,便缓缓开口:

“接下来,点评第七位上榜儒圣。”

“这位大贤,东离的江湖朋友应当不陌生。”

“自他出道以来,始终稳居东离武评前三,无人能撼动其地位,早已名扬天下。”

“但少有人知他的过往。”

“他并非东离人,而是故国已亡的西楚旧臣。”

“曹长青幼年时体弱多病,却极擅棋道,七岁便以棋艺惊艳京城。”

“九岁那年,他奉诏入宫,与西楚皇帝对谈,言辞从容,被赐号‘曹家小得意’。”

“此后他入翰林院,受帝师李密亲自教导,学识渊博、才情出众,十二岁便已名动翰林院,令一众前辈自叹不如。”

“忘忧天人高树路定一品四境,其中儒门天象境才情满溢,而其中十成中,长青独占八斗!”

“但他不慕名利,也不恋权势,只愿长伴君王身侧,只为博得一人一笑。”

“没错,诸位没有听错——曹长青心中所念,从来不是君王,而是那西楚皇后。”

“当年文评天下十三甲,从天下绝色中选出色甲一人。”

“佳人无数,最终却唯西楚皇后力压群芳,夺下色甲之名。”

“由此可见,她之绝色,冠绝天下。”

“世人皆以为曹长青忠于西楚皇室,其实不然,他心中唯有一人,便是那位皇后。”

“西楚皇常与曹长青对弈,奈何棋艺不精,每每落败。”

“每当局势将败,皇后便抱着白猫前来打断棋局,曹长青也总是一笑置之。”

“此事传开,众人皆赞曹长青深通伴君之道。”

“却不知,他眼中只看得见那位计谋得逞、嘴角含笑的西楚皇后。”

“后来西陵壁一战,西楚皇帝未听曹长青谏言,国运之战惨败,西楚自此覆灭。”

“西陵壁战败,曹长青未怒。”

“西楚亡国,君王自尽,宫中三万忠臣殉国,曹长青亦未怒。”

“可当天下传言,说西楚灭亡皆因色甲皇后红颜祸水时,曹长青怒了!”

“那一日,他在西陵壁上振臂长啸,誓言以命换天,以身换命!”

“那一天,昔日西楚旧臣曹长青一举踏入陆地神仙境!”

“他要为西楚复国,不是为了江山社稷,只为向世人证明:西楚之亡,非因红颜!”

苏尘话音刚落,大厅顿时炸开锅来。

青衣儒圣曹长青!

这个名号在东离武林中,响彻了几十年!

数十年前,东离武评几经更迭,唯有两人屹立不倒,任你群雄并起,我自岿然不动。

一位是镇守东海武帝城,纵横天下六十载的武道神话——王仙枝。

另一位,正是这位亡国之后,青衣不染尘、儒武双修的——曹长青!

天象璀璨,世间奇才如繁星,但世人皆言:曹长青一人独揽八斗风华。

他的名声炽烈,连东离儒家首府、素有圣地之称的上阴学宫,也在他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然而直到今日,人们才真正看清这位誉满天下的曹官子。

七岁名动京师,九岁面见皇帝,十二岁便在翰林院中无人可及——

这些,是世人对曹长青的认知。

却无人知晓,这般惊世之才的曹长青,也曾为情所困。

这情缘不知起于何时,不知栖于何处,不知终归何方,无迹可寻,无迹可循。

这是一段注定没有归宿的情愫。

因为他心中所念之人,是倾动天下的春秋色甲,早已母仪天下的西楚皇后。

以曹长青的睿智,他怎会不懂,这不过是一场注定无果的单恋?

可他仍旧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只为能常常望见那道身影,他舍弃了名扬四海的前程,放弃了权势富贵。

只为博她一笑,他甘愿一局又一局与西楚皇帝弈棋对峙。

甚至,为了替那被称作“祸水”的西楚皇后正名,他毫不犹豫踏上了一条最艰难的征途。

曹长青甘愿以命换天翻地覆,愿以命换世间清明,愿以命昭告天下:西楚之亡,从不是因红颜祸水!

如此深情刚烈的青衣儒圣,谁能不动容?

短暂的沉默后,厅中人声鼎沸,众江湖豪客议论纷纷:

“好一位青衣儒圣曹长青,久闻其名,没想到竟也如此情深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