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一人可撼一国
“谁能想到,连曹长青这等天纵奇才,也会拜倒在西楚皇后裙下,春秋色甲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曹长青这些年隐居西楚宫中,并非为权,只为能一睹皇后芳容。
唉,情之一字,连曹长青都无法挣脱。”
“我真想知道,那西楚皇后到底有多绝世容颜,纵使贵为皇后,仍令曹长青心心念念。”
“为红颜冲冠一怒,谁说书生无胆魄?曹长青为替皇后洗清冤屈,竟当场证道陆地神仙!”
“当年西楚灭亡之后,确实流传不少谣言,说什么红颜祸国,纯属无稽之谈。”
“那年西陵壁一战,声势浩大。
若当时西楚皇帝命曹长青统军出征,胜负还真难预料。”
“愿以命换天翻地覆,愿以命换天下清明!今日才知,儒者亦可霸道如斯。”
白玉台上,
姜婷眼眶微红,心中低语:“曹叔叔,你受苦了。”
这些年她身在北凉王府,外事不闻。
西楚覆灭后,她这位亡国公主如同折翼凤凰,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直到今日,她才明白,西楚虽亡,然西楚人心未死,还有曹长青一人为复国奔走。
世人谤母,还有曹长青甘冒生死为她洗清污名。
曹长青,一位西楚遗臣,尚能如此。
她乃西楚皇女,皇后之女,又怎能坐视不理,任由家国覆灭、母亲受辱?
就在这一刻,姜婷心意已决。
她要为西楚复国而战。
她要为像曹长青这样的旧臣撑起一片天地。
她要向世人证明,母亲从来不是红颜祸水。
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自她体内迸发,席卷全场。
震惊!
紫金楼大厅中,众人尽皆动容,目光齐刷刷落在白玉台上的姜婷。
方才还在赞叹曹长青的伟岸,如今却被姜婷的气场彻底震慑。
那气息如龙如虎,笼罩整座大厅。
此刻的姜婷,不再是那个温婉侍女,而像是一位俯瞰天下的女帝,气势如虹。
不止大厅中的江湖人士惊骇莫名,连三楼包厢中那些隐世大能也纷纷侧目,神色震撼。
因为此刻姜婷所散发出的威压,早已超出武道五境的范畴,甚至远胜寻常陆地神仙。
这股气息,至少已踏入地仙境后期,甚至逼近地仙巅峰!
众人虽知苏尘的侍女不凡,但当真正面对这般惊世之威,仍不由得震撼莫名。
更令他们感到费解的是,姜婷为何突然之间爆发出如此凌厉、杀意森然的气息。
三楼南侧第九间包厢。
燕飞与孙恩皆面露异色。
“燕兄,这位苏先生身边的侍女所散发的气息,似乎与你的《金丹大法》有几分相似之处。”
“莫非此女与你有什么渊源?”
孙恩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之意。
他曾与燕飞交手数次,对于燕飞所修习的《金丹大法》自然不陌生。
燕飞点头道:“她的气息确实与《金丹大法》极为相似,但和我并无关系。
我这门功法乃上古仙宗遗留下来的传承,或许她也得到了类似的机缘吧,不过……”
话到中途,他露出一丝苦笑,摇头叹道:“她在《金丹大法》上的造诣,可远远在我之上。”
燕飞活了两百余年,潜心修炼,引以为傲的有三件事。
一是《金丹大法》这一门得天独厚的修仙功法。
二是已踏入地仙境后期的高深境界。
三是从《仙门剑诀》中参悟出的凌厉剑意。
然而,不论是功法的领悟、境界的高低,还是剑意的强度,姜婷都全面超越了他。
最关键的是,她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
这种全方位的压制,带来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几乎动摇了他的道心。
“苏先生身边一名侍女便已有如此实力,那其本人之深不可测,可想而知。”
“此番前来紫金楼,果然没有白来。”
孙恩低声自语,言语中对苏尘的修为生出了几分好奇。
三楼北侧第二间包厢。
邀月与怜星对望一眼,眼中皆浮现出惊讶之色。
没有人比她们更在意姜婷的变化。
自从她成为苏尘的侍女起,她们便一直关注着她的修为进展。
可以说,她们亲眼见证了姜婷从一个毫无根基的女子,一路成长到如今陆地神仙巅峰的境界,气势一出,震慑全场。
而这整个过程,才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
从南宫斩杀妖猫韩貂,到刀败顾剑堂,再到如今在紫金楼中气势如虹。
苏尘身边的几名侍女,几乎都已成长为当世顶尖强者,且依旧在持续突破,看不到极限。
“这便是苏先生的侍女啊,若按这速度继续成长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便能突破至第七境。”
怜星轻声感叹,眼中满是羡慕。
邀月虽早有预料,心中尚算平静,但也忍不住疑惑道:“姜婷的气息沉稳绵长,并不像是失控外泄,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话一出,怜星也露出好奇之色,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白玉台方向。
姜婷为何会突然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气息,恐怕与这曹长青有关系?
……
白玉台上。
苏尘自然也察觉到了姜婷的变化,心头微微一叹,随即继续开口:
“当年西陵壁之战,堪称东离与西楚之间的国运之战,天下皆知。”
“那一战,也正是北凉王徐晓真正登顶的开始。”
“王妃吴愫身穿素衣,亲擂丈余高的战鼓,鼓声不息,将士谁敢退缩?”
“最终,徐晓赢得了西陵壁之战,也为西楚敲响了覆灭的丧钟。”
“当北凉大军压境,兵临大凰城下之时,西楚上下早已无心再战,十八万守军竟不战而降。”
“所谓‘大凰城上立降旗,唯有佳人守墙头。
十八万军齐卸甲,举国无一男儿’。”
“世人多说,西楚亡国,皆因那倾城倾国的西楚皇后红颜祸水。”
“可有几人真正知道,在北凉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十八万楚军不战而降,唯独西楚皇后一人独守城楼,誓死不降!”
“世人传言,徐晓为人残暴,攻入大凰城后封闭宫门,活埋三万西楚宫人。”
“可又有几人知晓,当时进入大凰城的,并不止北凉一军,其余几路兵马,哪个不是觊觎宫中美女,欲趁乱入宫肆意掠夺?”
“徐晓力排众议,紧闭宫门,并非无情,而是想为宫中女子保留最后的尊严。”
“其他几路主帅要求开门,徐晓断然拒绝。”
“广陵王赵易贪恋西楚皇后美貌,愿以六千大魏精锐武卒换取其人,徐晓亦断然拒绝,转而赐西楚皇后一丈白绫,许其自尽。”
“即便西楚皇后跪地恳求,徐晓也未曾犹豫,将年仅三岁的西楚公主抱起,带她逃离那被烈焰吞噬的皇宫。”
“诸位没有听错,那个被世人称作魔头的徐晓,不仅保留了西楚皇室最后的尊严,更护住了那幼小的公主。”
“连传说中西楚的镇国之宝神符,他也毫不在意,任由那公主随身携带。”
“他甚至将这位公主带回北凉王府,视如己出,悉心养育,如今已出落得温婉端庄。”
“世人皆言西楚已亡,可西楚公主仍在,神符仍在!”
“世人皆说楚人已散,可那位青衣儒圣曹长青仍在!”
“十余年来,曹长青一人力战东离权贵,斩杀重臣数十,每每只身而至,提头而去,东离上下无人能制。”
“他曾三度闯入泰安城,剑指皇宫,杀得禁军胆寒,震慑两代君王。”
“东离老皇帝因他暴怒不安,终日惶恐,至死仍心有不甘。”
“新皇登基当日,曹长青更是逼近御前五十步,吓得新君惊慌失措,急唤身边宦官护驾。”
“若非那位年轻宦官在场,今日泰安城恐怕早已换了主人。”
“这便是青衣儒圣曹长青,一人可破一城,一人可撼一国。”
“只要世间还有青衣飘动,东离皇朝即便得天下,也难安枕席。”
“如今,曹长青已步入陆地神仙巅峰,心中浩然正气,尽显霸王之姿。”
“莫说书生无骨气,敢叫乾坤重洗牌。”
“待他儒道转霸道之日,便是他登临长生天人之时。”
“因此综合考量,暂将其列于儒家圣人榜第七之位。”
苏尘话音刚落,厅中顿时哗然。
众人皆被这番评语震得久久不能平静。
尤其是来自东离的江湖中人,一个个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那场西陵壁之战,东离与西楚皆倾尽国力,胜负之间便是灭国之灾。
最终西楚兵败,大凰城被重重围困,曾经强盛一时的西楚自此覆灭。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那段黑暗岁月中,竟还有如此多隐秘往事。
当举国士卒丧失斗志,十八万大军不战而降之际,反是一位女子挺身而出,孤身立于城头,誓与皇城共存亡。
这让那些曾贬低西楚皇后为祸水的江湖人士,无不羞愧难当。
大凰城头降旗起,唯有佳人守孤城。
十八万人弃甲去,举国无一是男儿。
若连这样一位女子都被诋毁,那些未战先降的将士,又算得了什么?怕是连男儿二字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