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谁强谁弱,一眼便知

此次道家与儒家皆现第七境强者,朝廷必须重视。

等说书结束,朝廷便当有所动作。”

房中众人闻言,皆心下一凛。

嬴政言语平静,但他们却听出了其中的杀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秦绝不容许任何势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

三楼南侧第二间包房。

雷无桀一脸惊奇:“这大秦小圣贤庄竟如此厉害?居然出了两位儒圣,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萧瑟瞥了他一眼,语气不悦:“你那点见识,就别拿出来丢人了。

小圣贤庄虽不及大唐书院和东离上阴学宫,但也是一方儒门圣地,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

“啊?真的假的?”

雷无桀眨了眨眼,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唐莲微微一笑,道:“小圣贤庄的名头的确不小,与雪月城相比毫不逊色。

只是我也没料到,这等儒家重地竟能走出两位儒圣,还有一位修为达儒家第七境的高人。”

“截至目前,东离上阴学宫出了翻书人黄龙仕,大唐书院则有儒武兼修、双六境巅峰的君默,而大秦小圣贤庄更是诞生了伏念与荀子两位儒圣。”

“表面上看,小圣贤庄似乎略胜一筹,但大唐书院与东离上阴学宫尚未完全展现实力。”

“谁才是真正的儒家第一学府,还得看接下来的榜单点评。”

司空长风缓缓开口,对这个排名颇感兴趣。

不仅他一人对此关注,许多江湖人士也对此议论纷纷。

苏尘点评天下英豪,除了各路高手争锋外,最受人关注的便是哪家皇朝实力最强,哪派高人最多。

毕竟以往的强弱高低,只能靠猜测;如今却是拿出真本事,谁强谁弱,一眼便知。

就像之前评出的陆地剑仙榜,大宋、大秦、东离、北离、大汉等江湖中拥有三名以上剑仙的势力,一时风光无限。

各地武林豪杰也为谁是天下第一剑道圣地争论不休。

结果柯浩然一出,直接让所有人闭嘴——大唐之下,再无人敢称第一。

刚点评完的佛门世尊榜,两禅寺一度风头正劲,但悬空寺讲经首座与佛陀现身之后,立刻将“天下第一佛门”的名号夺了回来。

如今儒家圣人榜也初现格局,大唐书院、东离上阴学宫与大秦小圣贤庄三家鼎立。

至于谁家为尊,还得看儒圣榜前三名的归属。

几人心中这般想着,目光齐齐投向白玉台,等待苏尘继续点评。

白玉台上,

苏尘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

“接下来,点评下一位儒圣。”

“儒圣榜第三位,李曼曼。”

“这个名字,恐怕在座诸位都未曾听过。”

“但他身份非同寻常,乃是夫子的首徒,大唐书院的大先生。”

“这位书院的大弟子一向低调,长年随夫子游历江湖,因此鲜有人知。”

“但他这个首席弟子,却是当之无愧,是所有书院弟子中的第一人。”

“这里所说的第一,是样样皆第一,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阵法之道。”

“他平日里也极为朴素,一瓢一袄,一卷旧书,便是他全部的行囊。”

“但没人知道,那卷他从不离身的古旧书册,正是七卷天书之一的‘明字卷’。”

“即便如李曼曼这般儒圣,参悟此卷长达二十年,仍难窥其奥妙,足见此书之玄妙深奥。”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一片哗然。

儒圣榜第三名——李曼曼!

众人面面相觑,确实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

直到苏尘揭晓其身份,众人脸上才浮现出恍然神色。

大唐书院的大先生!

此名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心中释然。

先前苏尘点评君默时,许多人便已好奇——二先生君默与三先生余莲已如此不凡,那书院大先生又该是何等人物?

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大唐书院的大先生果然藏而不露。

不仅儒圣榜排名远超君默,甚至压过了儒家第七境后期的荀子。

大唐书院,如今已堪称恐怖。

一个书院,竟汇聚了剑仙榜榜首、真魔榜第七境的魔宗宗主、以及两位儒圣。

如此阵容,哪怕横扫一个皇朝也不在话下,天下谁人能敌?

更令人惊讶的是苏尘后续的点评——

那卷天书明字卷,竟不在三先生余莲手中,而是藏在李曼曼身上。

这可是知守观观主陈谋完成天机布局的关键之物。

一时之间,整个大厅议论纷纷:

“果然不出所料,书院大先生果然深藏不露。”

“大唐书院真是可怕,除了有柯浩然这般逆天人物外,夫子的三位弟子,竟个个都是当世绝顶高手。”

“我在此声明,大汉笑家乃天下第一世家,大唐书院则是天下第一门派,谁支持,谁反对?”

“从眼下的形势看,大唐书院的确堪称天下第一势力,底蕴之深厚,比起一座帝朝还要可怕。”

“我原以为儒家的至高圣地是东离境内的上阴学宫,现在看来,真正承载儒家根基的,应该是大唐书院。”

“什么?那本天书明字卷居然在李曼曼手里?我还以为已经被魔宗余莲带走了。”

“陈谋若想实现‘代天而立’的宏愿,天书明字卷是关键。

看来昊天道门与大唐书院终有一战。”

“昊天道门实力强大,又有陈谋这等绝世高人坐镇,但我还真不认为他们能敌得过大唐书院。”

“没错!柯浩然已经踏入武夫第八境,光他一人便可抗衡陈谋,更何况书院还有李曼曼、君默、余莲这些高手。”

白玉台上,苏尘轻摇折扇,语气淡然地继续说道:

“李曼曼能排在儒圣榜第三,他的修为自然不容小觑。”

“而他的修炼之路,更是与众不同。”

“他十三岁那年被夫子收为亲传弟子,整整用了十七年,直到三十岁才迈入宗师之境。”

“这个修炼速度比起其他天才,可以说是慢如蜗牛。”

“但随后他的进展却快得惊人——踏入宗师后,仅仅三个月,便突破至大宗师。”

“而在成为大宗师的当天傍晚,他望着晚霞,竟直接迈入陆地神仙之境。”

“就连夫子都曾高度评价,说他是‘朝闻道而夕入道’,连自己都望尘莫及!”

“但这还没结束。”

“他证道陆地神仙仅三天,便再度突破,踏入儒家第七境。”

“而就在突破儒家第七境之后三炷香时间,他再度顿悟,成就武夫第七境!”

“这就是李曼曼——儒道、武道双修,双双达到第七境!”

“因此,他位列儒圣榜第三,实至名归。”

苏尘话音刚落,整个大厅却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准确来说,是被李曼曼那逆天的修行历程惊得无以复加。

十三岁才开始修炼,三十岁才踏入宗师——

这速度,说慢也慢,毕竟宗师已经是江湖上的高手,多少人一生苦修也难达此境。

但若与剑仙榜、真魔榜、道仙榜、佛尊榜上的那些人物相比,这速度确实慢得离谱。

不少人甚至露出不解之色,心想这样的人怎么会被列入儒圣榜前三?

但当听到后面的经历,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三个月从宗师到大宗师!

虽然惊人,但众人尚能接受,毕竟那是儒圣榜第三的高手。

然而更离谱的是——他在成为大宗师的当天傍晚,仅凭观云,便一步登天,踏入陆地神仙?

这话若不是出自苏尘之口,恐怕没人敢信。

而这还不是最惊人的!

从陆地神仙到儒家第七境,他只用了三天;

而在证道儒家第七境后三炷香内,他竟然再进一步,登临武夫第七境!

听到这里,连三楼包厢的那些大人物都忍不住动容。

要知道,陆地神仙迈向天人大长生这一步,乃是天堑!

神州大地,万宗林立,皇朝无数,但能跨越这道门槛的,不过寥寥二三十人!

而李曼曼,不仅跨越,还儒武双七境!

李曼曼!

夫子的首徒,大唐书院的大先生!

这一刻,众人终于明白,为何他能位列儒圣榜第三。

什么叫厚积薄发?什么叫大器晚成?李曼曼就是最好的例子!

短暂的沉默过后,整个大厅彻底沸腾。

无数江湖豪杰激动地议论:

“我没听错吧?李曼曼从宗师到大宗师只用了三个月?”

“三个月跨两境虽快,但许多陆地神仙也能做到。

真正可怕的是,他当天晚上就直接突破到陆地神仙!”

“对啊!这相当于他直接跳过了大宗师到陆地神仙的所有过程,简直太逆天了!”

“谁说李曼曼‘慢’?我看他快得离谱,这名字怕是取反了,该叫李飞才对。”

“我先前还觉得李曼曼修炼挺慢的,没想到真正的小丑是我自己。”

“李曼曼刚开始修炼确实慢了些,或许正是因为他把根基打得特别牢固,后来才会突飞猛进。”

“我一直觉得儒剑仙谢宣已经够惊人了,随手一剑便成剑仙,没想到李曼曼更夸张,三天就证得天人大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