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撼动天下的大手笔

“难怪李曼曼的排名比荀子还高,他可是儒武双修,两个七境加身,翻遍各大榜单也没几个能做到。”

“苏先生曾讲过,武夫七境是战斗神通,若再搭配任意一个七境法门,战力就会大幅提升,可见李曼曼有多恐怖。”

“夫子门下真是英才辈出,李曼曼的实力,绝对属于当世顶尖那一档。”

三楼南侧第二间包厢。

雷无桀掰着手指,一脸疑惑:“我有点算不过来了,李曼曼一开始明明还是宗师境,怎么突然就成了武夫第七境,还是儒武双修的七境?”

萧瑟缓缓道:“简单来说,就是李曼曼用了三个月,从第三境宗师一路冲到了儒、武两个七境。”

“更夸张的是,他其实只用了三天,从第四境大宗师,直接跃升到儒武双七境。”

“这种速度,就算不是历史上第一,也绝对算得上罕见。”

无心摇头感叹,他还是头一回听说有人天赋如此恐怖。

唐莲点头道:“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概就是如此。

从大唐书院人才济济就能看出,夫子的眼光果然非凡,能收李曼曼为大di子,定有其独到之处。”

“现在的大唐书院,毫无疑问已是儒家第一圣地,天下第一门派。”

“只是不知道,这儒圣榜最后两位儒圣,会落入谁手?”

司空长风低声说道,眼中透着好奇。

此话一出,包间里的几人都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白玉台,满怀期待。

儒圣榜第四荀子是儒家七境后期,第三李曼曼是儒武双七境,那第二名该有多强?

白玉台上。

苏尘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炽热目光,也不做多余铺垫,直接开口:

“接下来,我将点评下一位儒圣。”

“儒圣榜第二名,张扶遥。”

“相比起前面几位儒圣,这位的身份就格外引人注目。”

“他正是东离张家的第一位圣人,儒家上阴学宫的开派祖师,已在世间存活八百年。”

“作为儒家最早的圣人之一,张扶遥早已被传为神话,据说早已飞sheng登仙。”

“但其实,他从未离开人间,而是一直隐居在上阴学宫之中。”

“这位活了八百年的老儒圣,可谓阅尽人间万象。”

“他看过新谷初生,看过棉桔高挂,看过渔人披蓑,看过老农荷锄,妇人采桑,孩童放牛,老妪捣衣。”

“他也看过铁甲森然,剑气如霜,战鼓雷鸣,骑兵突袭,箭雨如织,烽火连天,尸横遍野。”

“他曾见证大秦王朝从无到有,也目睹过大丰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

“就连东离天花板吕祖吕洞泫,当年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个年轻后生。”

“此前我说过吕祖天资卓绝,通晓所有第七境修炼法,并且每一门都登峰造极。”

“而吕祖所修的儒家之法,正是亲赴上阴学宫求学于张扶遥。”

“翻书人黄龙仕天不怕地不怕,却唯独尊崇张家圣人张扶遥,自认其门下弟子。”

“甚至那高高在上的天上仙人,也曾亲自为张扶遥打开天门,请他飞sheng登天。”

“纵观东离千年历史,得天上仙人亲开天门邀请的,不过两人。”

“一个是七百年前的吕祖吕洞泫,另一个便是八百年前的张家圣人张扶遥。”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对那天界都不太感兴趣。”

“吕祖上天转了一圈,觉得天上不如人间热闹,便又回来了。”

而张扶遥自始至终未曾动过飞升的念头,更是干脆利落地将天门轰得粉碎,连请他升天的路都断了个干净。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如沸水翻腾,喧闹声此起彼伏,前所未有地炸开了锅。

张家的圣人——张扶遥!

这可是位真正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他一手创立的上阴学宫,绵延八百年,其思想学说流传数十王朝,深刻影响后世儒学的发展。

他不仅是上阴学宫的开山鼻祖,更是万千儒生顶礼膜拜的精神宗师。

即便在他归隐之后,历代王朝对他依旧推崇备至,不断追封。

张家也因此被历代皇室尊为圣人世家,荣华富贵延续至今,已传至第八十二代。

从学派地位来看,张扶遥足以与少林禅宗初祖达摩老祖并肩。

然而,儒家讲究入世济民,历代学子在朝堂上影响力深远,对张扶遥这位祖师自然格外尊崇。

因此,从民间声望而言,张扶遥甚至还要更胜达摩一筹。

不过,张扶遥毕竟是八百年前的人物,和千年之前的达摩一样,早已被视为历史长河中的传奇。

如今苏尘却说他从未飞升,而是隐居在上阴学宫长达八百年,谁能不为之震惊?

更令人震撼的是苏尘随后的讲述,众人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位儒家圣贤的风采。

八百年前那个书生意气的青年,阅尽人间冷暖,以文证道,开创了儒门盛世。

武道登顶的吕祖吕洞泫亲自登门求学。

翻书人黄龙仕更以弟子身份自居。

就连天界也为他大开天门,礼敬有加。

这样的张扶遥,哪个儒者不心生向往,敬仰万分?

一时间,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老天!张家初代圣人张扶遥竟然还活在世上?整整八百年啊?”

“我不是儒家弟子,但也知道张扶遥的名号,他的地位绝不在达摩老祖之下。”

“当年他创建上阴学宫,儒学传遍数十皇朝,各大王朝争相加封,谁曾想张扶遥竟未飞升?”

“我是不是听错了?吕祖竟然曾拜入他门下?看来张扶遥的学问确实惊世骇俗。”

“早听说张扶遥游历列国,讲学四方,才有后世儒门的鼎盛,听苏先生一说,才知道他比传闻中还要伟大。”

“黄龙仕身为翻书人,知过去未来,却也甘愿自称其徒,足见张扶遥实乃人中龙凤。”

“我很好奇,他是怎么活这么久的?莫非真有延年益寿的秘法?”

“唉,人比人气死人,谁都想飞升成仙,可张扶遥偏偏把送上门的天门给砸了。”

“吕祖过门不入,张扶遥直接砸门而去,看来人间自有逍遥,未必输那天界。”

“我要是也能在人间长生不老,我才不稀罕什么飞升呢。”

三楼北侧第五间包厢。

花满楼叹道:“果然越往后越精彩,谁能想到张家初代圣人张扶遥竟仍在人间?”

“是啊,这张扶遥可是一位足以比肩达摩老祖的开山宗师。”

“历代王朝为他立庙祭祀,谁不以为他早已羽化登仙。”

“我已经能料到,这番话传出去后,定会在各朝掀起轩然大波。

张扶遥的影响力,远非那些儒圣可比。”

陆小凤摇头晃脑地说道。

他最爱看这等热闹,如今这般空前盛况,怎能不让他心痒难耐。

西门吹雪虽未出声,但双眼中神采闪烁,对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一次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这也让他内心战意愈发昂扬,天地广阔,前路才真正值得纵横驰骋。

……

三楼北侧第三间包厢。

柳柏低声感慨:“张家初代圣人张扶遥,那可是儒门祖师级的人物,没想到他还活在世上。”

李纯罡与邓泰阿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惊骇。

因为张扶遥就藏身于上阴学宫之中,与他们共处同一片天地。

李纯罡连连叹息,回想起自己年少轻狂时,目空一切,仗剑走遍西蜀,甚至挑战佛门,做过不少荒唐事。

如今听了苏尘的分析,他才明白,自己当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不知道这世上隐藏着多少深不可测的高手。

像斩魔台上的齐玄真、上阴学宫的张扶遥,这些人眼中,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恐怕只能用“稚嫩”来形容了。

而邓泰阿则目光如炬,凝视着白玉台,想看看这位张家初代圣人、儒家道统的奠基者,如今究竟到了何种境界。

……

三楼临窗的栏杆旁。

一道身影悄然现身,正是徐奉年,他开口问道:

“请问苏先生,张扶遥是依靠何种法门,才得以在世间存活八百年?”

“他为何不愿飞升而去,选择留在尘世?”

“如今的他,又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他话音刚落,便引来无数江湖人士的附和,众人皆盼苏尘继续详解。

自苏尘开榜点评以来,儒圣榜中尚未出现一位长生者。

众人自然对张扶遥能活八百年之事极为好奇。

在已知的几种长生手段中,修炼修仙功法最为常见,难道张扶遥也是一位修仙者?

更令人费解的是,他为何迟迟不愿飞升,甘愿隐于人间。

毕竟他在儒家的地位极高,与陈谋、吕祖、佛陀等人齐名。

陈谋与佛陀皆曾为对抗昊天布下惊天大局。

便是吕祖也与真武大帝联手布局武当,为将来仙人入世做好准备。

张扶遥既与他们并列,必然也有所谋划。

而他这样的人物,一旦出手,定是撼动天下的大手笔。

至于他的修为,更是众人关心的话题。

毕竟在他之前,已有荀子达到儒家第七境后期,李曼曼更是儒武双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