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给你站台
“我那逆子最近还好吧?”
夜深了,范小二与李嗣业已经走了,海上升明月,终是问到了心中最想问的问题。
这小子自小就是个不孝子,他根本管不住,估计也就李牧能管一管。
这些年他写了不少家信回去但都杳无音讯,又问自己这兄弟,他说在军中挺好的。
他虽也有了老二,但对这老大总是感觉亏欠良多.......基本没怎么管过。
“挺好的,”李牧扫了一眼等他回答萧武,继续道:“真挺好的,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萧武皱眉问。
李牧顿时无语了,你儿子都封侯了你都不知道,李三郎没告诉你?
他看萧武模样,估计是真的不知道。
他当初给萧武报功劳的时候就言明。
说为了他的安全,最好还是不要公之于众。
没想到李隆基直接就给封了承影侯,还连孩子他爹都没告诉?
这李三郎会不会有什么病?
天天看着他爹人五人六的在面前,以为老大养废了,天天把老二当个宝,还一副逆子的模样。
这是在暗中看他笑话?
我要不要告诉他?
“没什么,最近立了些功劳,我准备给他加个担子。”
李牧还是决定不告诉他,你自己问你儿子去。
“那就好,我一直担心因为我的关系在你手下桀骜不驯,这小子没脑子还性子轴,你该打打,该骂骂,”,萧武喜笑颜开,接着说:
“这些年我利用职务之便偷偷给他攒了点钱,在长安给他弄了套三进院子,又给他找了几门清白人家的亲事,他就是没个信!”
萧武想到给婆娘天天勾栏听曲拿钱的借口.......全攒钱了,马三刀开的勾栏院给个屁钱,谁见过金吾卫中郎将喝花酒给钱的?
李家的产业就更不能给了。
李牧就算知道这金吾卫油水多,也没想到这厮能贪这么多,三进院子就算不靠近皇城,怎么也得有上千贯钱了。
他也懒的问是怎么贪的,把他放在长安本身就是为李家保驾护航,他与马三刀一明一暗,搜集大唐中心的情报,保证关中向安西移民路的畅通,这次能够提前发现日本人的异动并打入内奸已算是意外之喜和立有功勋了。
他敲了敲桌子,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李隆基既想要调张九龄回去改革科举,那么基本上已经算是下定了部分决心了。
毕竟,向世家动手还是需要时间的,自己只要一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那么世家马上就会炸了。
大唐这么多士族官吏切割?
你总不能把他家的祖坟掀了,然后这些士族子弟还好好的给你李家当官吧?
所以,向世家开战,顺利的话肯定还需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
一是储备大量寒门官吏,以防意外。
二是自己也必须给李隆基一个定心丸,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吸血鬼。
他下不了这个大决心,那自己就用一场‘大阅兵’,帮他下定这个决心。
“你此次回去替我禀告圣人,说我愿意回京任职,至于圣人让你问我的问题!”
“你就说,”
“牧,恭请圣人校阅安西兵!”
···
翌日,广州城北门。
上千人列队,李牧送张九龄从城门出来。
“节帅,陛下此次让我回京改革科举,你可有教我的?”
张九龄并不知道李牧秘密与皇帝说了什么。
但此次一回去便是一个副宰相,让他有些心中发麻。
出京的时候,他为正五品中书舍人,如今回去中央直接成为副相之一,参与国家最高层决策,这官升的像是飞的一般。
要知道,四十三岁的宰相从大唐开国以来极少极少,需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或有殊勋。
他这是属于搭了李牧的顺风车,除了去天竺第一两年辛苦一些,剩下的几乎就是躺着赚功劳。
这次回去直接任礼部侍郎,肯定是与李牧被刺杀脱不了关系.....所以,他认为先要了解一些情况,好让心里有点底。
李牧自然就等着他问这句话呢。
难不成给人家说,你这个宰相要怎么怎么做?
现在人家已经算是大唐最有权力的那几个人了好不好。
“公平!”李牧最终想了想道。
“还有呢?”张九龄再问。
“人数要多,三五百人不嫌少,上千人不嫌多!”
“这.....这如何还能显得进士的含金量?”张九龄瞪大眼睛。
不是,科举一次也就三五十人,你直接给我说最少三五百,还要上千?
咋安排官职啊?这么多?
不过李牧如此做,应该就是想要稀释世家子在其中的占比。
以前可能占一半,这人多了十倍就只有十分之一了。
“含金量?”
李牧摇头接着道:
“为国选材,人数少全都递行卷了,如何能让天下所有读书人服气?”
“不服气,如何又有公平可言?”
李牧挥了挥手,让侍卫赵虎把周围人隔开。
张九龄思索片刻,觉得李牧说的也确实不错。
国家大政,需要的是真正能办事,有能力的人才,人数少了确实有失公允。
“我们大唐三百二十八个州(地级市),65个镇守府(军府),州有州学,各个都护府还有府学。”
“我不相信一个州还出了一个人才?”
“人数多可以分级别嘛,可以先让各个州府先考一次,可称之为‘举人’,选出十几个人,然后一起聚集京师统一进行公平考核。”
“然后几万人联考,百中挑一,选三五百人总是没有问题的,这三五百人自然就可以称之为进士!”
“而且三五百人也可以进行考试嘛......可以直接让陛下亲自考核,可以叫殿试!”
“再从这三五百人中选出三五十人,这三五十个人尖子的含金量.....”
李牧笑着看向这个二十四岁中的进士,意味不言而明。
张九龄顿时头皮发麻。
自己要是一路从州学开始考,考到殿试,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出头。
这厮杀可太惨烈了。
“还......还有吗?”张九龄之前算是试探性的问了一波,李牧似乎就在等自己问。
他这是早有腹稿了。
先不说这样搞行不行,就算能搞,那些河北世家估计就会疯了。
这直接是要撅他们的根啊。
“......这样会不会.....会不会让他们狗急跳墙?”张九龄看了周围只有两人能听到,小声问道。
“怕什么.....”李牧轻笑,接着道:“这种改制光要进行便需要大量时间。”
“你在京先筹备........等我....为你站台!”
李牧把手搭在张九龄身上,轻轻拍了拍道。
闹的越凶越好,这样不就能让他看清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了么?
李三郎也可以好好看看.....这大唐天下,还到底在不在他手中掌控?
不然光一个阅兵只是震慑他们,岂不是太显得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