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偷羊贼
李牧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去北上的队伍,脑子还在思考着对张九龄说的话。
他给张九龄写了悯农二首。
又通过他传递给李三郎自己的政治主张,觉得还算是符合自己的人设。
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现在可不比以前,如今田地每一亩只能产一百斤到三百斤的粮食,可不比后世亩产一千斤到两千斤。
相差了七八倍,大唐开元九年,官方的官方统计的人口是七百五十万户,口数四千六百多万。
按照均田制,五口之家的‘课户’(丁男+妻+2老+1中男)总计需要授田160亩(现代125亩)。
七百五十万户如果全部都授田的话,需12亿亩.......
再加上世家大族的隐户,按照百分之二十算的话.......已经没有算的必要了。
而如今大唐官方总共统计的总田亩数,总共六亿亩左右。
好吧,李牧其实只是稍微算一下,就感觉头都要麻了。
不算交税中的府兵户,工匠户,商户,还有不课户(免税户)中的:官僚贵族户,僧道户,还有特殊户籍中的羁縻户等等,就算普通课户占据整个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450万户,也是需要7.2亿亩。
而事实上呢,李牧拿到马三刀给的数据,每一个县的世家地主占据土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朝廷还控制着百分之二十五的公田(每个官员都有职田),实际授予纳税主力,也就是真正交税的,仅仅四成。
所以,整个大唐百姓在关中等土地有限的狭乡,土地仅有三五十亩土地。
在江南等宽乡,土地达到六七十亩。
再加上赋税,运输徭役,地方摊派,关中和中原丰年要是无加征赋税的话,还算勉强糊口,要是遇到灾年,加征赋税,那么全年都要在饥饿状态。
所以,在正常年景,授田50亩的课户是可勉强糊口,至于饱饭,想都不要想,而且无丝毫抗风险能力(灾荒、加征即破产)。
而江南与自己这边的岭南,算是宽乡,倒还算是能勉强糊口状态。
他这些年一直在开疆扩土,光安西的大宛所在的两河流域,他便给朝廷上报了三百万亩的田地,再加上碎叶,伊犁等地,总共有五百万亩的可耕种土地。
但怎么说呢,他这么多年辛苦打下来的地盘,可能仅比的上一两个河北世家所持有的田地。
他所说的让天下百姓温饱,怎么也得让他们每一户有个七八十亩田地甚至是百亩以上。
这关中和河北另外万民另外的三五十亩地.......该找谁要呢?
移民关外确实是能够减缓关中的压力,打击河北士族自然也能减轻河北的压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一首诗,便是他专门写给李隆基的。
表示自己天天在外杀人,疯狂的为大唐占有土地,甚至全家出动想要移民,想要搞河北士家的真正用意就是想要百姓吃饱.....
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臣。
他,也总该......对我放心了一点吧。
功高震主.......就是李牧对自己现在状态的认知。
要是一举平灭世家,并饮马瀚海之后,李隆基估计就要开始对自己有戒心了。
要是全部把吐蕃拿下,李三郎.......我到底怎么才能表现的像一个忠臣呢?
还好如今白居易还没出生,
还没那一句‘王莽谦恭未篡时......’
毕竟教员说,王莽代表了农民利益,秀儿代表了地主阶级利益。
所以才失败的,
我以后,会不会遇到大魔法师......
靠!
我特么在想啥?
李牧一拍脑门,向地上吐了口唾沫,向身后的范小二吩咐道:
“范小二,派人向安南,巴蜀,大理,天竺,安西等诸镇守府传信,选派精锐来安西。此次,本帅要亲自练兵.......”
···
夏日的斜阳将博陵城的夯土城墙晒的热气腾腾,崔字大旗挂在城楼耷拉着,绢布的边缘已磨出絮丝。
崔玄暐扶着一柄包浆竹杖,被两个含苞待放的侍女扶下牛车,进了崔氏五进的大祠堂。
柏木梁上的七颗镇宅铜铃被风吹的叮叮当当作响,还能听见祠堂隐隐约约的惨叫声。
“.....宗主,乾佑无能,令崔家蒙羞!”
“......真没想到李牧如此奸诈,真没想到一个被灭国的色粟特人竟是他的内应,也没想到他竟能藏的如此之深......”
祠堂院子中,崔乾佑被打的遍体鳞伤,蜷缩在青砖地面解释着。
整个去刺杀的人员中,几乎就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回来。
李牧那一拳的恐惧,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
此时的他,只能是向宗主据实禀报刺杀的情形。
不过宗主亲自来了,看来自己这一条命算是保住了。
在他面前,没几根头发,老人斑布满全身,已经很老了的崔氏宗主崔玄暐半躺在摇椅上,浑浊的目光盯着面前的族孙。
在不远的西跨院,药童正在扇火,小银釜里煮着波斯来的底野迦(唐代进口鸦片)。
他曾经在武则天时期,受到过索元礼的酷刑,落下了病根,全靠这东西镇痛。
作为整个山东士族的精神领袖,博陵崔的当代宗主,上一代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刚开始,他是支持武则天称帝的,成了中书侍郎......后来武则天疯狂的拿山东士族开刀,他自然也成了神龙政变的核心人物,联结禁军,主导士族联盟,塑造‘女主祸国’的舆论。
最后与张柬之率羽林军入宫,恒彦范控制玄武门,持玺绶逼武则天退位。
当然,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通过神龙政变,山东士族重建了“郡望—科举—仕宦”的闭环。
他被封博陵郡王,崔氏获授5个刺史职位,神龙政变前,山东士族在朝五品以上官仅37人,神龙后三年内便增至百人,其后更一发不可收拾。
其反对韦后、安乐公主的事迹被士族传颂成为‘崔氏铁骨’,还被打造成‘匡复李唐’的典范。
现在,他已经老了,却失去了一个最宠爱的孙子。
他浑浊的目光望着西斜的红日,思索着从长安传回来的消息。
这次李隆基一口气罢免了朝堂上三个士族三品大员,给李牧做交代,如今又传出消息,张九龄回京为相,甚至听说要进行科举改革。
此次对李牧的刺杀失败,确实是彻底激怒了李三郎啊。
科举改革.......
“去范阳去找卢焕吧,听他的安排。”
崔玄暐嘴里露出只剩三颗发黑的残齿,点了点手中的竹杖道。
接着,他蜷缩在豹皮褥子上,恍惚间,似乎又回到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他捧着禅位诏书,站在则天门下,雪花落进衣领都不觉得冷。
现在,他就算晒着太阳,骨髓里似乎也在发寒。
李牧........还有这个似乎有些英明神武过分的李三郎,让他心里真的是有些发寒。
也许,该提前做一做准备了。
离崔氏祠堂向东北六百里的一个山谷中,两个青年正快速驱赶着羊群。
突然,远处窜出来十几个骑马的少年边追边骂,
“那两个偷羊贼,给我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