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将军说的
一队三四百的队伍正沿着山间小路拖拖拉拉的向北行军。
阿史那德是泾州监牧,今天终于是满足了。
作为生在泾州的草原三代,仿佛觉醒了祖先抢掠的血脉一般,对于这次洗劫汉人村落很是满意,
嗯,部下也很是满意。
多少年了,爷爷那一辈说抢掠,狩猎才是真正勇士的生活,现在他真的感觉这句话是真理了。
作为内迁的阿史那部(东突厥),王族都带着贵人去长安享福去了,只有自己这些人需要在牧场给唐人养马,每一年还需要规定的马匹。
不达标还被那些唐官用皮鞭抽打,还要被抢去自家的羊羔,这次终于是品尝到了抢掠的滋味了。
也果然如长安城贵人传信所说的那一般,泾川县的官府还真的不管,汉人村落的那些人也果然如绵羊一般.....
刚开始抢掠,还严令不能杀人,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避免,抢掠不杀人,他们能把粮食,铁锅,铜钱,物品给自己吗?
不管是哪个部族,小时候还有一个长安梦,梦想到长安就都好了,
有天可汗庇护,他是所有人的可汗........可他是去过长安的,长安很看不起自己这些胡人,更看不起穷人,那些所有能住的,能玩的,能吃的都需要钱,
而自己没有钱......是的,唯一阻碍实现的就是没有钱,而如今.....
他看向身后三四百人的队伍跟着自己,他们大多身上披着绢,一个个拴在马上的铁锅,甚至菜刀等等铁制品,除此之外,还有一袋袋粮食,被带在马上,一个个喜笑颜开.......
又看了身后两匹马上,四个大羊皮口袋里面带血的开元通宝,波斯萨珊银币,银钗、银碗,还有铜镜.......听着随着马往前走,传出悦耳的哗哗声,这简直就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阿史那德对此次的收获无比满意,这种不花钱的购物,真的非常让人舒爽,回去之后还要再次进行才是!
···
“小毛哥,整个泾州我不晓得,光咱安定县北就有六处牧场,不下于五千突厥人,就是百年前内迁的阿史那部,他们平常替官府养马,自己也养羊!”
“您也是知道的,小时候他们把牛马赶到村子吃庄稼,我们村还与其他村组织与他们械斗,官府当时还算公平......而现在根本就是不管不顾,家中老人去找县里,打听到县令说朔州叛乱,所有兵马不得出城!”
“但根本不是......他们不但抢村里,县里很多商户还被胡人打砸抢......县里抓住后没两天就放了,说是咱们汉人要宽宏大量,他们为我们牧马,他们生活也很苦了。”
“除了这些,还有大量的粟特商人,他们与那些胡人联起手来,杀人强买强卖,根本没人管!”
张小毛牵着马与二河等七八个人向一处山谷中走去,二河咬牙切齿的说着,
刚刚知道他大哥没死,还在如今名震天下大将军麾下的时候,此时说到伤心处,再也忍耐不住了,接着问:
“小毛哥.....我们都知道冠军大将军最恨胡人,村里吴先生经常让客商从长安给他捎旧报纸,他是一个不出门便知道天下事的人!”
“他说,报纸上说安西大将军就快回长安了,我哥也要杀回来了,对吗?”
他满脸希望的望着张小毛。
满脸阴沉,想着怎么报仇的张小毛一听到这里顿时停住脚步,看向张二河,
他真的不清楚,从伊犁城回来时候还是春天,刚刚冰雪消融,他在伊犁又是一个不怎么关心外事的人,只是听说大将军还在天竺呢,
他为镇公所所长那几个月自然也去过伊犁城公干,也看到过镇守使大堂中的地图......
他看着张二河满脸的希望,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想打击他的信心,边走边语重心长的说:
“你大兄在大将军麾下八大金刚之一的范小二将军麾下,范将军性烈如火,不过.....他应该在天竺......”
“这个仇,我来报,不过需从长计议!”
张小毛自然不想骗乡亲们,他要组织一支杀胡队,招收附近村子深受其害的青壮,如今官府也不能相信了,
他在安西军中学了很多东西,也算是一个公所所长最基本的素质,如何组织一支兵马,如何简易的打造武器,如何进行游击战,如何把一群没有经验的民兵训练成一直能打仗的民兵!
甚至,如何创建一块民众自己的根据地也学过,伊犁军当初如何改造突骑施他也不是没参与,
只不过这次,不用改造了,也不用五抽一了!
胡人敢称兵者,戮之!
大将军说的!
我张小毛既然归队,自然就要遵守军令!
他腿瘸了,但是脑袋不瘸,
自然不可能单打独斗,先组织起来安定县民兵营才是如今最先要的,
话说,
安西有很多珈蓝寺,虽然官府发布强硬政令,让全部的尼姑和尚还俗,但这种佛门什么金刚护法的说法在安西还是很流行的。
所以就有好事者给李牧麾下的将领排了序。
从在大宛镇时期四个守捉使的四大金刚说法,又加了八大金刚的说法,又因为军校毕业了好几期,渐渐又有了十三太保的说法,
不过说的都是李牧麾下立功大的,以讹传讹,很多人就信了。
当然,很多人对排名都有异议,比如萧规因为名声不显,如果不是有个老爹,以及和大将军的关系,直接都能从八大金刚里除名......
名声鹊起的高仙芝,天天跟着大将军的封长清,安西军武力第一的陌刀将李嗣业,为护节使团杀穿整个天竺,在天竺名声响亮的范小二和卜天寿二人也被列入其中.....
“可......吴先生说是报纸上说的,那报纸还是大将军弟弟李太白和如今丞相张九龄张相合力弄出的报舍!”
“现在,好像改名叫什么......《科举学报》?”
张二河还是不死心的问。
张小毛知道二河报仇心切,他更心切!
不过事情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就像自己从家乡走到安西一万里,是一步一步走的,回来也是一步步回来的,
不能心急,
不过这二河一直说的吴先生很有学问的,一直是村子里的先生,
他当年也是因为他读的报纸,这才和小伙伴一起闯安西,
这位吴先生,是他要组建民兵营第一个要争取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