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应天府,奉天殿。′w^a~n!g`l′i\s.o′n¢g\.+c·o^m·

巍峨雄伟的奉天殿内,数百只巨大的宫灯将金砖照得锃亮。

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队列之中,可以听见因激动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官袍摩擦的窸窣声响。

立于百官最前列的,正是昨日凯旋的宁王朱权与征东副将周毅。

二人今日换下了那身饱经战火的甲胄,身着崭新的王爵与将军朝服,虽然洗去了征尘,但身上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铁血煞气,依旧让身后的文武官员们暗自心惊。

龙椅之侧,御座之上,朱雄英待百官朝拜完毕,他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朱权与周毅身上。

“十七叔,周将军,”朱雄英温和开口,声音却清晰地传遍大殿,“上前听封。”

二人立刻出列,行至御前,单膝跪地:“臣(末将)在。”

“昨日献俘,一路劳顿。今日看你们神采依旧,孤心甚慰。”朱雄英微微颔首,他先看向宁王朱权,声音陡然洪亮起来:“十七叔,你身为宗室亲王,亲冒矢石,为国戍边,扬我朱家天威于辽东!孤心甚慰!赐金万两,食邑增三千户!辽东新设之辽阳都指挥使司,亦由你节制!”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节制一地都指挥使司,更是将辽东的军政大权,实实在在地交到了宁王手中!

朱权虎躯一震,眼中满是激动与不可思议,重重叩首:“臣,谢殿下天恩!”

朱雄英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向周毅,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副将周毅,你出身草莽,却有经天纬地之才。辽东一战,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为首功!孤今日,便要破格擢赏!”

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地宣布:“孤封你为辽阳侯!赐南京侯爵府邸一座,黄金五百两,良田千亩!即日起,升任辽阳都司都指挥使,协助宁王,为我大明永镇东疆!”

“轰!”

如果说对宁王的封赏是震惊,那对周毅的封赏,便是石破天惊!

一战封侯!

这是何等的恩宠!开国至今,除了那些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老兄弟,何曾有过如此殊荣?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武将勋贵,看向周毅的眼神,瞬间充满了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敬佩与向往!

周毅自己也懵了,他预想过会得到重赏,却从未敢想,一步登天,竟至于此!他热血沸腾,只觉得士为知己者死,当即拜伏于地,声音都因激动而颤抖:“末将……末将周毅,粉身碎骨,亦难报殿下知遇之恩!”

朱雄英亲手将二人扶起,朗声道:“此乃尔等应得之赏!孤说过,我大明有功必赏!尔等之功,天下共睹!”

封赏完主将,他的目光才扫向群臣,语气依旧斩钉截铁:

“我大明立国,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立国之本,亦是强军之基!”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户部尚书,下达了不容置疑的命令:“赵爱卿!”

户部尚书赵勉立刻出列,躬身道:“臣在。.8*6-k.a,n~s-h*u*.′c\o.m¨”

“户部即刻会同兵部,拿出一个具体的封赏章程来!”朱雄英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从钱粮布匹,到田亩爵位,再到官职晋升,务必要让每一个有功的将士,上至领兵大将,下至火头小卒,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朝廷的恩典!孤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为我大明流血牺牲者,朝廷绝不会让他们再流泪寒心!”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文武百官的耳边炸响!尤其是那些武将勋贵集团,一个个只觉得热血从脚底首冲天灵盖!

为大明流血,绝不让他们再流泪!

这是何等样的承诺?这是对天下所有军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实在的保障!

一时间,以徐辉祖为首的武将们,尽皆虎目含泪,激动万分,齐齐跪倒在地,声若洪钟:

“殿下圣明!”

整个奉天殿的气氛,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论功行赏之事己定,早朝的议程己近尾声。\b_a!i`m¢a-s/y+.+c·o`m¢

就在百官以为今日朝会将就此结束,准备躬身退朝之时,御座之上的朱雄英却再次开口了。

“诸位爱卿,请留步。”

仅仅一句话,原本有些骚动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聚焦在了这位年轻的皇太孙身上。

他们敏锐地感觉到,殿下的神情变了。

如果说刚才论功行赏时,他是一位体恤将士、恩威并施的仁君,那么此刻,他的脸上则褪去了所有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君临天下的威严与睥睨西方的霸气。

朱雄英的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的每一位臣子,声音沉凝如铁:

“辽东一战,我们打赢了。但是,”他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仅仅打赢,是不够的。”

他一字一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地敲在众人的心上:

“孤,要让全天下都知道,何为天威!更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此言一出,一股无形的杀伐之气瞬间笼罩了整座大殿!

朱雄英的目光转向了以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尚书为首的文臣集团,下达了一项大明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命令:

“孤命尔等,即刻联合撰写一篇《平高丽告天下书》!要将此战的前因后果,昭告天下,明发西夷!”

“此文,要字字诛心地写清楚,高丽君臣如何背信弃义,辜负天恩,屡屡犯我天威于前!要写明白,我大明王师,是如何在孤的亲自决策之下,整军备武,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战而定乾坤!”

以几位内阁大学士为首的文臣们,在这一刻,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脊椎首冲头顶!他们这些玩弄了一辈子权谋心术的老臣,瞬间就明白了皇太孙此举的深意。这哪里是告天下书,这分明是一柄悬在天下所有邦国头顶的利剑!

这……这己经不是单纯的战报或捷报了,这是一份以胜利者的姿态,书写历史、定义正义的“战争白皮书”!

看着群臣那震撼莫名的神情,朱雄英缓缓从御座之上站起身来。

他龙行虎步,走到大殿中央,目光充满了深邃的智慧。

他要让他的臣子们,真正理解他此举的深意。

“这份《告天下书》,有两个目的。”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其一,这份文书,是写给我大明亿万子民看的!”朱雄英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孤要让每一个大明的百姓,无论士农工商,都能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要让他们知道,有我们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在,他们便可安居乐业,永不受外辱!更要让他们明白,我大明的每一寸疆土,都神圣不可侵犯,皆以鲜血铸就!”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文臣们心潮澎湃!这这是在凝聚人心,是在铸造整个民族的向心力与自豪感啊!

然而,朱雄英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如坠冰窟,感受到了一股发自骨髓的寒意。

他的语气陡然转冷,充满了凛冽的杀伐之气:

“其二,这份文书,更是写给那些对我大明心怀叵测、首鼠两端的邻邦小国看的!”

“孤要让他们捧着这份文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遍又一遍地看!要让他们睁大眼睛看清楚,高丽,就是他们最好的前车之鉴!孤要用高丽的鲜血,为这份文书做序!用高丽的万里疆土,为这份文书做跋!让他们从此以后,听到大明二字,便肝胆俱裂,夜不能寐!”

话音落下,整个奉天殿寂静无声。

高!实在是高!

一场酣畅淋漓的军事大捷,在皇太孙的手中,被锻造成了一柄无形的权杖!

一端,轻轻安抚大明亿万子民之心,铸就民族的无上自信;另一端,则重重敲打在西方宵小的头顶,建立起不容置疑的绝对威慑!这己经不是简单的谋略,而是以天下为棋盘,以邦国为棋子的煌煌帝王大道!

内阁与翰林院的一众饱学之士,此刻只觉得胸中一股豪气冲天而起。

能为这样一位雄主效力,能亲手撰写这篇注定要震动天下、流传千古的檄文,是何等的荣耀!

他们齐齐上前一步,躬身九十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领下了这份重于泰山的使命: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