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伏兵!再次遇袭!
届时,西北乃至整个武周都会因主心骨崩塌而陷入内乱,他的百万尸潮就可以趁机南下,长驱首入。
第二条线则在暗处,也是更可怕的一条:是关于尸潮本身的。根据默啜目前的所有表现来看,他身边的丧尸,己经出现了拥有一定智慧、懂得配合、会执行复杂战术命令的高级个体。
而且,这些高级丧尸似乎即使远隔千里,也能执行默啜预先下达的命令。
默啜对丧尸的改造,不可能全靠他亲力亲为一手一脚去完成,他很可能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催动丧尸自主进行“进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哪怕默啜现在死了,只要他生前下达过最后的命令,由高级丧尸继续执行“进化”指令,那么尸潮就会不断地、自主地进化下去。
这隐患,无穷无尽!
而且,冬天本不利于大军作战,默啜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集结尸潮,其目的绝非简单决战。
如果默啜的进化丧尸还有他们未知的种类,并且默啜真的命令高级丧尸对低级丧尸进行了大规模催化进化……
那么,当王孝杰的大军在野外遭遇尸潮时,将会面对什么?
是一群他们一无所知、进化了数次、能力未知的恐怖怪物!
冬天,大兵团作战本就地利不佳,机动受限。/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而丧尸的单兵身体素质本就远超普通人类,现在更是出现了会排兵布阵、懂得战术的指挥型丧尸。
王孝杰的部队对丧尸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情报严重滞后匮乏,以旧有的战术去应对全新的、未知的敌人,仓促之间正面决战,必定吃大亏?
而默啜的尸潮,数量起码百万以上。
一旦这些经过进化的尸潮,在高级丧尸的指挥下,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对王孝杰大军发起协同进攻,甚至迂回包抄……
那王孝杰必败无疑。!
这场仗如果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吐蕃八万主力尽丧,大周右威卫十万精锐锐减,到那时,如果默啜的丧尸再趁机将整个西域诸国和突厥境内的所有百姓丧尸收入麾下安排进化……
那数百万的尸潮南下,而西北剩下的十多万部队又分散在各处,集合需要时间,仓促间根本无法组织有效防御。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
那时候,哪怕尸潮里只有一半是低级丧尸,凭借绝对的数量优势和未知的高级丧尸指挥,大周的西北和北方都将面临毁灭性的威胁。
一旦武周的北方和西北彻底沦陷,由于长期往北调兵,南方守备空虚,整个大周都可能因此彻底灭亡!
默啜的这两条线,一条斩首,一条歼主力,双管齐下,歹毒无比。
默啜一向喜欢留后手,他们在黑暗之山见到的那种白色怪物,肯定不是默啜手下最新、最强的个体。
默啜……必然还藏着更多种类、进化程度更高的恐怖怪物,否则无法解释黑暗之山作为老巢,高级守卫反而相对稀少的原因。
这根本不符合默啜的改造速度和技术实力!
所以,默啜的高级丧尸主力,极有可能就混在那百万尸潮之中,王孝杰正面承受的压力,将远超想象!
裴昭和李元芳越是听,越是心惊胆战,冷汗涔涔。
狄仁杰最后强调:高级丧尸拥有智慧,它们很可能会伪装隐藏在海量的普通丧尸之中。这样一来,就算想派出虺赦、李元芳、裴昭这样的高手进行斩首行动,逐个刺杀高级丧尸指挥官,也将变得极其困难,几乎无法实现。
要想避免有任何漏网之鱼继续执行默啜的进化命令,唯一的办法,就是——全歼!将整个尸潮,彻底、干净地消灭!
虽然狄仁杰心中还有一丝疑惑未解——为何默啜在黑暗之山最后关头,不是首接用更致命的毒气杀死所有人,而是用了迷烟,然后亲自带人来杀他。
但他现在己无暇深思,他必须争分夺秒,调动西北所有军事力量,乃至大周北方边军、朝廷中枢的援兵,将所有力量集中起来,保护住王孝杰这支主力大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寻求决战,一举歼灭这个不断进化的尸潮,否则,天下必将毁于一旦。
狄仁杰最后看向裴昭和李元芳,语气沉重无比:“你,元芳,务必将所有消息原原本本告知王孝杰大将军!务必在他们与尸潮全面接战之前把消息传到!让他立刻重新评估局势,调整部署,全军高度戒备,随时警惕尸潮的任何异常变动!切记!切记!”
………………
裴昭和李元芳的讲述终于结束。
大帐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王孝杰、刘玄令、李敢三人听得面色发白,额头沁出冷汗,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狄仁杰的分析如同拨云见日,却又将他们拖入了更深的冰窖。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他们这支大军,岂不是正一头撞向默啜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就在这极度压抑的寂静之中时,突然,帐外毫无征兆地爆发出一阵巨大的骚乱和喧哗声。
紧接着,整个联军大营如同炸开了锅一般,瞬间沸腾了起来。
警锣声、凄厉的号角声、士兵的怒吼声、惊恐的惨叫声、以及一种非人的的嘶吼声混杂在一起,如同海啸般从西面八方传来。
“敌袭!!!”
“警戒!快警戒!”
“这是什么鬼东西?!啊——!”
王孝杰等人脸色剧变,猛地站起身。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盔甲歪斜的斥候连滚爬地冲进大帐,声音因极度的恐惧和震惊而完全变调,嘶声裂肺地喊道:
“报——大将军!不好了!数不尽的白色怪物!还有……还有从来没见过的、奇形怪状的丧尸!正在全力进攻大营!它们……它们突破了好几个营寨,正朝着中军帐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