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想便宜就有当上

躲过风头后,刘根带着他的部下,又去了南方。

那时手机已经普及了,他们的骗术也跟着与时俱进,不再只局限于用寄“中奖卡片”和利用QQ发布“中奖信息”。

刘根指使手下用群发“中奖”短信来广撒网,吸引那些幻想着能靠“中大奖”一夜暴富的人。

他们一旦咬钩,就会被刘根团伙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骗干所有的钱。

有几个刚加入的年轻人觉得干这事有点缺德,心里不安,就找到刘根。

刘根却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想便宜就有当上!你们有没有想过,为啥别人不上当,上当的只有他们?咱教训教训他们,也省得他们以后上更大的当!”

当时网上流传两个段子。

“钱财是下山的猛虎,无钱寸步难行。”

“美色是惹祸的根源,无美不分高低。”

刘根从中总结出:是个男人都过不了金钱和美色这两关!

他在一家私人印刷厂里印了一批彩色小广告——年轻富婆因丈夫无法生育,万贯家产无人继承,想花十万高薪寻一名健康男士,生一子继承家业。

标题是“重金求子”,并配有面容姣好、眼神妩媚的美女照片做诱饵,专骗那些想着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男人!

刘根安排手下到处张贴“重金求子”的彩色小广告,同时还让刘大鹏用QQ在网上发布“重金求子”的信息。

为稳妥起见,他特意让刘大鹏写好要说的词,把手下分成两人一组,配备魔音手机,让他们分别扮演“富婆”和“律师”。

只要有人打电话询问“重金求子”的事,就说明“鱼上钩”了!

扮演“富婆”的其实也是大男人,一用魔音手机,接电话时就能拥有甜美女声。

“我老公那方面不行,万贯家产无人继承!十万只是定金,你只要身体健康,再能让我生个男孩,我另外给你100万酬金!”

用刘根的话说:“谁跟钱有仇呀!送到手的钱,不要不是憨吗?送到嘴边的肉能不吃吗?”

那些幻想一夜暴富的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已经落入刘根精心设计的骗局中。

刘根太了解底层的男人了!

别说一百万,一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笔不小的数目。

大多数男人都会被一百万这个天文数字所诱惑,有了这些钱,他们就可以换个媳妇、在老家盖上新房子、还能再买辆好车!就算走路再找两个人扶着都花不完!

扮演富婆的人通常会先跟“上钩鱼”假装谈恋爱,等谈得差不多,富婆会主动告诉对方,打算买飞机票去他所在的城市见面。

然后就以见面为诱饵,向“上钩鱼”索要路费、住宿费、健康检查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要这些钱时也会有个说辞:“找我的人很多,总要先看看你的诚意和人品。”

富婆都是男人假扮,肯定不会见面!所以总能找出各种理由。

当他们付了前期费用,满心欢喜地等着收钱时,一位自称律师的人就会登场,告诉那些“上钩鱼”,这些大额转账需要支付一笔小几万的手续费。

面对手续费,他们不是不曾犹豫,但一想到100万正向他们招手,竞争的人又那么多,稍加犹豫,机会就跟他彻底无缘了!这么一想,几万块的手续费就显得不算钱了。

当受害者付完手续费,再联系“富婆”或“律师”时,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刘根带来的人中有胆小的,背地里问刘根,“那些人发现上当了,会不会报警?”

刘根得意地说:“放心,他们不敢报警!他们大多都有老婆孩子,就算发现上当了,怕媳妇知道不跟他过了,也不敢去报警呀!那些没结婚的就更不敢报警了,要是让庄上人知道了,他以后连媳妇都说不上!他们亏死、屈死都没地方说去,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

刘根说得的确没错,那些上当者就算发现被骗,也不好意思去报警,因为不是啥光彩事。

特别是那些有家室的,怕老婆知道不跟他过了,更怕亲戚、邻居知道了,他在庄上抬不起头!

刘根正是抓住受害者的这种心理,才能屡屡得逞!

就这样,他带领着庄上的年轻人一步步走向发家致富的歪路,走进犯罪的深渊。

随着刘根的行骗队伍不断扩大,骗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当时用“重金求子”骗人的不止刘根这一伙人,全国各地都有!

这些骗子近乎疯狂,把印好的带美女的卡片到处张贴,甚至撒在公园的地面上。

因为上面印有联系电话,被市民举报,公安机关按照这些电话号码顺藤摸瓜,严厉打击。

刘根感觉到情况不妙,安排手下扔掉行骗用的手机卡,逃回老家躲避。

这两年,刘根带领庄上的年轻人在外边不停地变换骗术骗钱,成为前刘庄真正腰缠万贯的有钱人。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们的观念在悄悄变化,开始向钱看,认为只要是能挣到大钱的,就是有本事的人,不再问钱的来路正不正。

自从刘根带着庄上的年轻人实现了“发家致富”后,他就成了前刘庄人人羡慕的大能人。

刘根骗到钱后,吸着软中华,穿着千元以上的品牌服装,走路昂头挺胸,三天两头去许志刚厂里,跟食堂里的赵师傅吹嘘他现在手里有几百万,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并故意放话:“我准备在市里开家公司,干大生意!”

这话很快就传到许志刚的耳朵里,当时他的食品加工厂效益不好,濒临倒闭,他听说刘根准备开公司,既羡慕又嫉妒。

刘根看时机已到,大着胆子来到许志刚的办公室,主动找到他。

“大哥,我准备成立一家公司干大生意,公司名是找算命先生起的,叫皖北易发种植有限公司。我没文化,长相也不压阵,谈生意、签合同我都不照气,所以想请大哥去公司当董事长,只要你去,我立马给你配个车!”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许志刚很高兴地答应了。

他关了经营十多年的食品加工厂,意气风发地去皖北易发种植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上任之前,许志刚特意打电话告诉了许志高和许志远,两人闻讯买了卤菜,带着媳妇来到大哥家道贺。

许志远提醒刘根,“开公司可不是简单的事,得有注册资金。”

“俺哥,百八十万我还是有的。”

其实刘根根本没那么多钱,他故意吹嘘,借此抬高身价。

他还侃侃而谈,“我准备租一百亩地,用来种植灵芝草,带动家乡人致富,让他们投资,我从中赚点,不过放心,我给的利息高,他们也不亏。”

许志远夸赞道:“用别人的钱赚钱,你这招高,叫借鸡生蛋。”

刘根得意地笑了,接着讲起他的长远规划,许志刚两口子听得十分认真。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喝得畅快淋漓,许志刚也对刘根格外客气。

刘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干生意就得用自己人。”

秦招娣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做事还特别像个当嫂子的样!

她叫着贾春玲妹妹,不停地让她多吃菜,别放下筷子。

刘根显得特别活跃,“大哥当过厂长就是不一样,往那一坐,不吭声都看着像董事长!等到了公司里,我就不能再叫大哥了,得叫董事长!”

他说这话时,特意把“董事长”三个字说得特别响亮。

许志刚在刘根的刻意奉承下,一脸春风得意,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等公司走上正轨,志远、志高你们俩都过去跟着我干,保准让你们都发财!赵燕、郑晓红你们俩也过去……”

秦招娣在一旁趁着:“没错,挣钱的生意,咱不能用外人。”

许志远笑着补充,“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刘根接话,“我是大老粗,说不到点子上,还是俺志远哥说得好。”

许志刚也一改往日的傲慢,对刘根和颜悦色,饭桌上的气氛空前和谐。

酒场散了,刘根在路边叫了辆三轮车,跟贾春玲一块先走,没走多远,贾春玲说:“咱这趟来得值!你可发现吗?许志刚两口子,从没像今天这样对待过咱。”

刘根得意地笑着,嘴里哼着小曲,那滋润劲就别提了。

许志远骑着摩托车带着郑晓红,一加油门,便把骑着自行车的许志高撇在身后。

郑晓红悄悄对许志远说:“我总感觉好像哪地方不对劲,你想想,大哥、大嫂当年对刘根那样,刘根一直耿耿于怀。如今他开公司,不让二哥去当董事长,也不让你去,而是找大哥,你不觉得很反常吗?”

“那有啥?大哥当了那么多年厂长,有经验,也有那个范!我跟二哥哪有那本事?”

“他总不会是想让大哥去给他当替罪羊吧?”

“你咋有这样的想法!人家刘根这次开的可是正规公司,咋能会……”

“志远!你慌恁很干啥去?”

许志远的话没说完,就被许志高的喊声打断了。

他停下摩托车,在原地等着。

许志高骑着自行车,从后面急急忙忙赶过来。

坐在自行车后拖上的赵燕余兴未消地感慨道:“刘根大字不识几个,想不到他能混那么好!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许志远却不这么认为,“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靠的不是有文化,是有胆识。”

许志高也说出自己的见解,“别看刘根大字不识几个,但他聪明,一眨眼一个鬼点子!一般人都精过他。”

郑晓红笑着接话,“还真让二哥说对了!”

他们说着话,慢慢前行,来到岔路口,在这里分开,各自回了家。

没过几天,刘根就在市里的闹市区,租了三间底上两层的临街门面,装修后,在门口挂上白底黑字招牌:皖北易发种植有限公司。

各个办公室门口都挂着科室牌,有董事长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业务股、财务处、会议室,看上去非常正规。

皖北易发种植有限公司成立后,许志刚每天悠闲地坐在董事长办公室里,喝着秘书给他泡的茶,看着报纸。

公司里所有事都有刘根一手策划,啥事都不用操心,还能跟着分钱,简直过着神仙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