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盐价涨了?
姜如兰指挥着粮油店的伙计卸货。
入了深冬换上棉衣,姜瑜的肚子也慢慢显怀,她近来总觉得腰酸得紧,站着坐着都不舒服。
听到外头的动静,慢慢走出来,扶着门看伙计搬东西。
家里吃的,摊子上用的,送货的伙计费了一番气力才把东西全部卸完,整整齐齐堆在大门内。
伙计一走,姜如兰把门一关,抱怨道“这米面油又涨价了,今日连盐也涨了。”
“盐涨价了?”姜瑜指尖猛的一紧,不安涌上心头。
盐是由官府掌控的,都是统一的官价,官盐铁价,这哪是能说涨就涨的。
她回曲水前,就听姑娘说今上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太子无德,几位皇子又各怀心思,从前朝堂下就暗潮汹涌。
这回,怕是要乱到明面上来了,连盐价都敢插手。
姜如兰毕竟才穿过来几年,又生活在镇上,没想到这一层上去。
“小瑜?你是不是不舒服,怎么脸色那么差。”
“我没事,后头怕是还要涨,娘辛苦些带着二郎,再去买些面,油,萝卜地瓜都不拘,有什么买什么。”
幸好今年收成好,家里秋收上来的稻子姜瑜为了留着做米粉也没卖。$白@马d书d院#?{ $~.首?^\发#??
“买这样多,是不是和盐价有关?”姜如兰再不明白,也回过味来。
“嗯。”姜瑜此刻也忧心忡忡。
“好,我马上带着二郎去。”
幸好今日程翊也没出门去,姜如兰到房间去唤他,程翊也没多问,跟着就走了。
二人出了门,姜瑜就往书房去找程津,开门见山道“郎君,盐涨价了。”
程津毕竟也是个举人,对政治的敏感度不比姜瑜差。
眉头瞬间拧紧,喃喃“知府大人未免也太大胆了些…”
江都知府正是十一皇子的亲舅舅。
姜瑜冷笑一声“怕是等不及了。”
这法子虽风险极大,但粮盐是刚需,这也是短时间能最快敛财的方式。
“他这是拿一府百姓的命在赌啊…”
这盐一涨,前头本来就涨了的粮油怕是还要再涨。
乡下有田地的百姓都还好,家家户户都会留些过冬的粮食,尚有一丝喘息之机。
对县城没有田地的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正是寒冬,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今日过后就不做生意了,娘现在己经去买粮了,先把这段时日熬过去吧。u天′\禧?$¥小/`:说u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瑜娘也别太担心,既然己经到了打粮盐主意的份上,估摸着用不了太久,京都那边就能出个结果了。”
涨价一事瞒不了太久,不到最后关头十一皇子一党绝不敢如此行事。
“我出去一趟。”老宅那边要说一声,还得去县衙探探县令的意思。
“好,郎君路过崔姐姐摊子上,也和她说一嘴。”
程津前脚出了门,姜瑜也到隔壁去了一趟,叮嘱柳絮也买些米面在家里放着。
“妹妹要是做不了饭,就来我家吃。”
“简单的我也是会的,我随便煮些吃就行。”
她平日不做饭是怕粗了手,但姜瑜说后头东西要涨价,再出去吃怕是更费钱了。
“往常太平,你一个人住也不怕什么,这快过年学子也要回家了,甜水巷人少,你多注意着。”
“好。”柳絮心里暖暖的“谢谢姐姐。”
姜如兰动作快,今日盐价刚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她顺利拉了两车回来,姜瑜看着堆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安心了不少。
傍晚王娘子帮着卢妈妈收摊回来,姜瑜才想起来还未与她说,真是一孕傻三年,脑子都不清醒了。
“王娘子,我这怀着孕也不好做点心,眼见着也快过年了,摊子上生意不好做,明日过后我们就不摆摊了。”
“这几天粮价在涨,听说今日盐价也涨了,也不知道后头是个什么情景,等年后要出摊了我再让人去你家寻你。”
姜瑜没说太多,也只是侧面提醒了一下,毕竟一切也只是她和程津的推测。
“哎哟,前些天还说等这几日粮价下去了再囤些过冬的粮食呢,这久久不见降价,连盐价也涨了…明日还是去买些粮囤着才好。”
县里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毕竟年年如此。
可盐价不会变动,老百姓也不都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生活的智慧,这几日肯定都会涌到铺子里去买粮买盐。
如此一来,便更是如了十一皇子一党人的愿。
可又能怎么办呢。
程津久久未归,晚饭姜瑜也没胃口吃,草草扒拉了几口,就到屋里躺着了。
快到宵禁了,程津才踏着夜色回来。
“郎君,你去哪了?怎么这般久。”
“瑜娘对不住,让你担心了,我先是去了老宅一趟,今早大伯娘去买菜也得知盐巴涨价的事情,阿翁当即让堂兄他们都去买了吃的回来。”
程津压低了声音“后头我又去了县衙一趟打探消息,都说县令大人病了,瑜娘怕是不知,县令己连任两回,上一回政绩漂亮却因着后头没人被压在了曲水,这眼见着又要满六年了……”
时下官员不同于前朝,是六年一任,基本上期满都会调任,这位县令是有能力的人,一开始才会被派到江南的县城来任职。
但是毕竟只是个小县城,在这里一守就是十二年,也不知道他是真病了还是装病。
若是装病不管那就是己经站队了十一皇子博一博前程,却还要给自己留条活路。
若是真病,那便只能看二把手的县丞又是如何想的了。
姜瑜叹了口气“如今盐价己涨,现下也只能观望了。”
“他这些年来,也还算廉洁公正。”程津便是希望他真的病了,也不希望他和十一皇子一党成为一丘之貉。
“但愿他还记得他的初心吧。”
可明明有能力的有一个人,被压在曲水这个小县城近十二年,看着同僚们步步高升,就怕他为着那个‘出头之日’,丢掉了他的‘廉洁公正’。
姜瑜除了一开始担忧,其实并不恐慌,这种事情,瞒不了太久,她们底层的百姓,熬过这个冬,便好了。
当年在影梅庵,姑娘要她带着岁岁走,便是要借着师太的手,搭上八皇子的船。
她相信贺南嫣的眼光,这个土生土长的小姑娘,有野心,更有手段。
旁人就是要瞒,也瞒不过八皇子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