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笔记
“程夫子,来送女儿?”
“是,小女年纪还小,劳徐夫子费心了。”
徐清沅没说话,不管她的学生是谁的女儿,她都不会破例,皆一视同仁。
见她不吭声,程津拱了拱手“我先过去了。”
程津走远了,徐清沅才抱着书进了斋堂,学子们纷纷起身,等到徐清沅站到了前头,才一齐行礼。
“见过夫子。”
徐清沅还是多看了第一排的小豆丁一眼,嗯,礼数周全,并无差错。
“坐吧。”待众人坐好,徐清沅清了清嗓子。
“我姓徐,大家以后唤我徐夫子便好,你们入了启云书院,想必也都清楚了,启云书院教授的是什么。”
“世人常说,女子读书,是为了相夫教子,又或是为了在闲暇之余,闺阁之中添几分雅趣。”
“但是在我这里,读书是为着让你们辨是非,明事理,不是听旁人说女子该如何,而是你们自己能想明白‘我该如何’。”
这些姑娘们未必就能等到女子科举那日,更不是人人都会选择走上考场。
但是徐清沅希望教会她们的是有做自己的底气,选择做什么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做旁人要求的贞静淑女。¢e~8¢z`w?.¢n.e~t^
“是。”底下的学子们齐齐应声。
现在或许她们还不太明白徐夫子所说。
但总有一日,她们会有自己的思想,长成不同的花,想往哪处开,便往哪处开,无论是做空谷幽兰,又或是做后院娇花,亦或是崖边劲草,皆由她们自己选择。
岁岁跟着懵懂的翻开书籍,一手执笔,一手点在书本上的字间,耳朵认真的听徐夫子所说。
徐夫子讲课不同于其他私塾里的夫子,只拿着书本注解照本宣科,而是每说一句,便会拆开逐词逐句给她们讲透。
还会翻出旁的笺注来,指着大儒留下的批注句句说明,然后再让她们结合在一块进行思考。
待到休息时间,岁岁捧起书本,跑到徐清沅面前。
“夫子~这句的释义,我没有记住,能不能辛苦夫子再同我说说?”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夫子刚刚说得这般明白,若是去问了,岂不是让夫子觉着她没认真听吗?
只见徐清沅接过岁岁的书本,原文旁边记着她刚刚逐字逐句拆解的要点,连她刚刚随口所做的批注也没漏下。
“你叫什么名字?”徐清沅问她。3?我;¤?的;°e书?城¥ +无|?错′内?±容?:2
“回夫子,学生名姜岁安。”
这般做细致注解的,多是高阶学子,像她们这种年纪的孩子,只需要背诵默写便算合格。
岁岁的这份认真,倒是让徐清沅高看了她一眼。
“岁安,你为何要把刚刚夫子所说全数记下来?”
“因为娘亲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若是没记下来,说不定回到家就忘记了,但是记下来了,日后忘记了,再看看总能想起来。”
徐清沅点点头“你娘亲说的是,这纸张本就是造出来替脑袋记东西的。”
说罢她又扬声道“往后大家都动起笔来,把批注记在旁边。”
“是。”
等到众人应声结束,岁岁才抬起头“夫子还没同我说这句的释义呢。”
她只记了一半,后头夫子说的,她都忘记了。
徐清沅又与她说了一遍,见她认认真真把要点记好,暗自赞叹。
这字虽然写得慢些,但是胜在端正。
岁岁写完退回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自己密密麻麻的笔记,感叹娘亲真是聪明。
要是没写下来,那么多东西,岁岁的脑瓜肯定不能完全记住的。
中午吃饭,书院里头有饭堂,大家对这个小妹妹印象都特别好,亲亲热热拉着她一同前去。
还是那个黄衣小娘子“你叫岁安是吗?我叫郁雾,待会吃完饭了,你的书能借我看看吗?”
郁雾也想记下来。
“好呀。”
旁边的几位小娘子纷纷与岁岁互通姓名,也道“我们也想看看,行吗?”
“可以的!一起看!”
岁岁年纪小些,大家都很照顾她,帮着她打了饭,端到桌子,吃完午食,一行人又回到斋堂借岁岁的书本。
她没了书本,趴在书桌小憩,郁雾拿出自己的小披风,轻轻盖在她身上。
众人都放低了声音,伏案抄写。
徐清沅站在屏风后头,若是她有胡子,现下肯定学着那些老夫子们抚抚长须点点头,然后赞道孺子可教也。
岁岁的学堂生涯步入正轨,家里的老母亲却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
茶味酥都不当心烤糊了一盘子。
也不知道岁岁在学堂如何了,她年纪又小些,偏偏又到了小学班里头。
在姜瑜看来,她们那启蒙斋可不就是幼儿园,岁岁去的知远斋可不就是小学嘛。
静了静,又重新烤了一盘,这回倒是没糊,她回到房间。
“怎么今天这样久?”姜如兰问她。
“不小心烤糊了。”
“担心岁岁?”
姜瑜点点头,宁宁听见姐姐的名字,丢下手里的玩具,拉着娘亲“要姐姐,姐姐!”
澈澈听到妹妹叫姐姐,也丢开玩具“姐姐!”
姜瑜按住两个躁动的小家伙“姐姐去学堂了,要散学了才回来。”
宁宁哪里听得懂,只知道一首都没看见姐姐,继续拉着娘亲的袖子“姐姐姐姐!”
“姐姐待会就回来了。”
宁宁小嘴一瘪,要哭不哭的,姜瑜只得抱起她,拿了拨浪鼓转移她的注意力。
澈澈就好打发多了,姜如兰拿了块糕点塞进他手里,也不记得什么姐姐妹妹了。
姜瑜没带过小时候的晚玉,成一家人的时候她都己经十三了,自是乖得不行,岁岁和澈澈两姐弟一个样,有吃的有玩的就好带。
宁宁和哥哥姐姐们都不一样,不爱吃,就是玩具也打发不了。
她也不要拨浪鼓,小手推开,眼泪己经流了下来,一张小脸委屈巴巴的对着姜瑜“要姐姐。”
姜瑜又是给她讲故事又是陪着她玩,折腾了好一会,宁宁哭累了,才在娘亲怀里睡着。
姜如兰见她睡了,才敢开口提岁岁。
“怪不得我带着她俩在屋里玩,宁宁就一首往门口看,原来是在找姐姐。”
姜瑜轻轻把她放到床上。
“哪晓得这孩子那么黏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