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冷屋冷灶

那日程翊虽然给他搬了高椅来,可他觉得坐在柜台后头也不好看,还是站着居多。/优?品′小¢说.网_ \更?新?最*全·

头两日站下来双腿酸软,连晚间睡觉,都会被酸胀感弄醒。

后知后觉心疼程翊的同时,现下也心疼姜瑜,不想她去吃这个苦。

“那就听瑜娘的,明儿不去了,不过百味鲜这两日生意稳定了许多,我看二郎一个人也能忙得过来。”

“瑜娘也别去忙了,在家陪陪我。”

“好。”姜瑜应下,“明儿给郎君做一桌子好菜补补。”

程津还没忘了重要事,他先是提了几句听来的八卦。

“小莫大夫也说好吃,可百味鲜除了小炒外,招牌菜临波楼同样,都是出自阮家。”

土生土长的小莫大夫,竟然“头一回”夸赞阮家的招牌菜?

又道出心中疑惑,“难不成小莫大夫那么多年,竟从未去过临波楼吃饭吗?”

这十来日的功夫,姜瑜早把莫陵游的底细打听了个清清楚楚。

不是她效率高,而是小莫大夫此人实在是太好打听了些。

家风清正,医术过硬,公公婆婆都在府城。

除了这些,最让姜瑜满意的是,在小娘子们间,小莫大夫还有个“曲水冷面圣手”的称号。

据说是因为他性子冷,从不对着哪家小娘子露出过半分笑脸,眼里只有诊脉和药材。

听闻有小娘子借着看病去医馆堵他,反倒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通,半点没给人家留面子。¨咸`鱼_看¨书-网. ^首-发,

姜瑜在晚玉面前见到的莫陵游,可不是传闻中的模样。

她觉得,晚玉也是有些苗头的。

“郎君觉得,小莫大夫如何?”

姜瑜话题跳跃得太快,程津愣了愣,抬起头,坐首身子,扭头问姜瑜,“什么如何。”

姜瑜眼含笑意,“就是为人、家世,如何呀。”

程津总算是明白了,“瑜娘看上小莫大夫了?”说完又觉得不对,改口道:“瑜娘替晚玉瞧上小莫大夫了?”

姜瑜点点头,去年两人就说今年给晚玉相看的,现在提起小莫大夫,也不算很突兀。

“只是认得,也不算了解。”他也只是知晓些莫家的情况。

“可总归是要看晚玉的心意,瑜娘可还有旁的人选?”

先不论晚玉是不是喜欢莫陵游,姜瑜本就打着慢慢给晚玉相看的主意。

好让晚玉完全长开,心性定了再嫁,自然不会急急的去找什么别的人选。

“没有旁的郎君了,我就瞧着小莫大夫不错,前些二郎成亲,小莫大夫不是也来了嘛,瞧着是个勤快的,还帮着晚玉端干果”

姜瑜试探着问程津,“先让孩子们自己先接触着?看看晚玉的意思,不成再说。”

二人既然己开始接触,那就先观望观望。?\小;e#说}宅¢?= ]-=最.新a,章(节§更¤新^=?快2

她就怕程津对“儿子”和闺女的态度不一样,不让晚玉多和外男接触。

程津没听出姜瑜话里的试探,只点点头。

他不喜父母之命,包办婚事那一套,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儿。

瑜娘是他自个相中的,弟妹也是二郎自己瞧上的。

同样的,晚玉要嫁谁,也该由她自己选。

不过该打听,该考验的,还是要做。

姜瑜程津夫妻俩窝在一块说着家长里短,只觉得满屋子都是温情。

而累了一天的程翊和阮尝欢回到家,推开院门,迎接他们的,是冷屋冷灶。

程翊先是生了火,烧好水,两人洗完脸,并排坐着泡脚,脚下的木盆冒着热气,面前堆着小山似的脏衣服。

两个人早出晚归,连衣服也没时间洗,程翊叹气,“明儿我找个时间,去找个浆洗衣物的阿婆来吧。”

阮尝欢也不想洗,“可找阿婆的话,家里的钥匙总得给她?寻不着熟人,白天家里没人,总归是不放心。”

“那买个人?”程翊提议。

卢妈妈就是嫂嫂买来的,也真心处成一家子了,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嫂嫂那般好运了。

阮尝欢家里没有“下人”,她不太习惯家里突然多个陌生人,更何况,饭馆目前也不缺人了。

“翊郎是说,我们去饭馆上工,买个人在家里坐着,洗衣服吗?”

西目相对,两人同时泄下气来。

“哎……”

好想娘,从前在家里时,哪操过这些心,从临波楼回家,她娘早就备好了热水,换下来的衣物也不用管。

“哎……”

好想家,虽然里衣也是自己休息时洗,可现在自己做着掌柜,本钱还没挣回来,怎么好意思休息。

自程津成婚后,程翊就没过过这种“苦日子”。

两个小苦瓜倒了水,躺到床上,明明是做惯了的事,身子不累,心累。

两人并肩躺在床上,望着床幔放空,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子苦味。

“冬天可怎么办。”一想到入了冬回来,屋里,被褥都是冷冰冰的,他就难受。

阮尝欢克服着心里的异样,她想了想,“那不行还是买个人吧。”

她还是比较务实。

“白日跟着我们去百味鲜,帮着摘菜洗碗,下午让她早些回来烧水灌汤婆子。”

“不去百味鲜时,就在家洗洗衣服,扫扫地。”

这确实是眼下最妥帖的办法。

“好,听尝欢的。”

话毕,两人又继续躺着放空,阮尝欢眼皮越来越重,困意渐渐涌上来。

这时,程翊轻声问道:“尝欢,你想回甜水巷住吗?”

阮尝欢没了困意,眼睛一亮,“可以吗?”

她虽然只在那边住了三日,可家里人人都好相处,没有半点儿生分,若是回去住,她当然是愿意的。

“当然可以了,兄长和嫂嫂肯定会同意的,就是家里人多,可能会有点挤,不如这边自在。”

他原来的屋子没有这边宽敞,堂屋两侧的正房,兄长和嫂嫂占了一间,倒还有一间空着,就是不好开这个口住进去。

“这倒无事,况且我们日日在饭馆里忙着,也就是晚上回去歇息,要那么大地方做什么。”

阮尝欢干脆转过身去,“不过,既然要回去住,当时为何搬出来呢。”

她娘说了,有不明白的就问,万万不能再自己瞎猜了,这样夫妻之间才不会生了没必要的嫌隙。

“我也不知道,这个小院是我爹给我留的,当时定下亲事,嫂嫂就开始修葺,我还以为,成了亲就必须得分出来。”

他又举例大房和自家二房,举例大房的两位哥哥。

阮尝欢眨眨眼,“翊郎,你说,会不会是因为住不下呢?”

阮尝欢哪里知道大房的“官司”,只觉得老宅确实小,住不下很正常。

“甜水巷那头,肯定是住的下的。”

两个院子打通一处,中间又建了新正屋,原来两个院子的堂屋早改成了房间。

大大小小十多间屋子呢,便是澈澈宁宁再大些,一人一间也够住。

“明儿我们就回去!”

一锤定音,两人觉也不急着睡了,起来就打包了衣物,也不叠好,胡乱塞在一块,明儿马车一拉就能走,真缺了什么,再回来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