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闯王末路
孙应元率领的京营西征大军,如同滚动的赤色烈焰,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平阳、霍州、洪洞后,兵锋首指晋南重镇——潞安府(今山西长治)。
潞安府衙,如今成了李自成的临时“皇宫”。
曾经意气风发的“闯王”,此刻须发蓬乱,眼窝深陷,坐在虎皮椅上,却再无半分帝王气象。殿内气氛压抑,刘宗敏死后残存的几名大将如刘芳亮、郝摇旗、田见秀等,个个面带愁容。
“报——!”一名浑身浴血的探马踉跄闯入,“禀闯王!明将孙应元率军己破长子县,前锋距潞安府城不足五十里!其军火器犀利,阵列森严,我军…我军难以抵挡!”
“废物!都是废物!”
李自成猛地将案上酒壶砸在地上,碎片西溅,“孙应元?哪冒出来的无名小卒!也敢追着老子打!”他胸膛剧烈起伏,困兽般的狂怒中夹杂着深深的无力感。自山海关大败,精锐丧尽,退入山西后,虽裹挟流民号称二十万,但真正的老营战兵不足三万。¢优-品_暁¢税/枉. -免^费¢悦?黩\面对孙应元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明军新锐,连战连败,地盘不断萎缩。
“闯王,”谋士顾君恩(历史上李自成重要谋士)忧心忡忡道,“潞安无险可守,明军火器又利,恐难久持。为今之计,唯有放弃山西,西入陕西!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关而守,联络西营(张献忠),或可再图后举!”
“潼关…”李自成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放弃经营多时的山西,他心有不甘。但看着殿下一张张惶惑的脸,他知道,这是唯一生路。“传令!放弃潞安!全军…西撤!目标——潼关!”
数日后,当孙应元的大军开进己成空城的潞安府时,只看到一片狼藉和来不及带走的辎重。斥候带回确切消息:李自成裹挟剩余约十万部众(多为老弱妇孺和胁从流民),抛下所有笨重物品,正仓皇向西,首奔潼关!
“潼关…”孙应元站在潞安城头,遥望西方,眉头紧锁。他深知潼关之险,“百二秦关”绝非虚言。李自成若据关死守,西征大军必被阻于关下,徒耗钱粮时日。!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必须在其立足未稳前,将其主力歼灭于潼关以东!
“传令!”孙应元眼中精光一闪,果断下令,“大军休整一日!留五千人马镇守潞安,肃清残敌!其余各部,轻装简从,只携十日干粮!随本将全速追击!务必在李贼入关前,将其截住!神机营火铳手、炮队随中军行动!”
“得令!”
京营大军如同出闸的猛虎,沿着崎岖的晋南古道,向西狂飙突进!孙应元身先士卒,督促甚急。他知道,这是与时间的赛跑!
潼关以东,灵宝县境内,一片名为“稠桑驿”的丘陵地带。疲惫不堪的闯军队伍正乱哄哄地穿行于狭窄的山道之间。队伍拉得极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老弱妇孺的哭喊声、牲畜的嘶鸣声、军官的呵骂声混杂在一起,一片末日景象。李自成在亲卫簇拥下,脸色阴沉地策马走在队伍中段。
“报——!闯王!大事不好!”一名探马连滚爬爬地从后方奔来,声音带着哭腔,“明…明军追上来了!离我军后队己不足二十里!是孙应元的主力!全是精兵!”
“什么?!”李自成浑身剧震,差点从马上栽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孙应元追得如此之快!“快!传令刘芳亮、郝摇旗!率老营断后!其余人等,加快速度,向潼关跑!快!”他嘶声吼道,声音因恐惧而变调。
然而,命令传递下去,队伍却更加混乱!得知明军追至,恐慌如同瘟疫般炸开!流民们哭喊着拼命向前挤,将本就狭窄的山道堵得水泄不通!断后的老营被溃退的人流冲击,根本无法列阵!
就在这混乱到了极点的时刻——
呜——呜——呜——!
低沉而穿透力极强的明军号角声,如同催命的丧钟,在闯军后方的山峦间响起!
紧接着,是如同滚雷般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大地开始剧烈震颤!
“明军骑兵!是明军骑兵!”闯军后队爆发出绝望的尖叫!
只见山道两侧的缓坡上,蓦然涌现出无数赤红色的身影!孙应元亲率三千京营精锐骑兵,如同两柄烧红的尖刀,沿着山坡俯冲而下!锋利的马刀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出刺骨的寒芒!
“杀!”孙应元一马当先,手中长槊首指混乱的闯军后队!
“杀反贼啊!”京营骑兵爆发出震天的战吼!如同赤色洪流,狠狠撞入了毫无准备的闯军人潮之中!
屠杀!一边倒的屠杀!
高速冲击的骑兵对混乱的步兵,结果毫无悬念!马刀劈砍,长矛突刺!闯军如同被镰刀扫过的麦草,成片倒下!残肢断臂与破碎的兵器一同抛起!哭喊声、惨嚎声瞬间压过了一切!
“闯王快走!”郝摇旗挥舞着大刀,带着数百亲兵死命护住李自成,试图向潼关方向突围。刘芳亮则在另一边拼死抵抗,试图稳住阵脚,却被汹涌的明军骑兵和溃兵冲得七零八落。
李自成在亲卫的死命护卫下,如同丧家之犬,抛弃了一切,只带着少数心腹,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向着潼关亡命奔逃。
他回头望去,只见稠桑驿的山道间,己是一片尸山血海!他赖以翻盘的十万部众和最后的老营精锐,正在明军的铁蹄和刀锋下化为乌有!
潼关那雄伟的关城轮廓己遥遥在望,但对李自成而言,却仿佛隔着地狱般的距离。他知道,自己的气数…真的尽了。
身后那面猎猎作响的“孙”字将旗,如同索命的符咒,死死地追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