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草原博弈
枯黄的草伏地,露出底下灰黑的泥土。
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缓慢移动,旌旗招展,矛戟如林。正是大明副总兵李辅明率领的五千明军精锐与科尔沁部首领巴达礼亲率的五千蒙古骑兵组成的联军。
队伍中军,李辅明顶盔贯甲,外罩厚棉披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西周辽阔而荒凉的地平线。
他身旁,科尔沁首领巴达礼则是一身传统的蒙古皮袍,腰间挂着弯刀,脸上带着几分期盼,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忐忑。
“李将军,根据探马回报,阿布鼐的前锋营地,就在前方五十里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巴达礼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那里水草尚可,是他冬季的重要牧场之一。”
李辅明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巴达礼首领,我军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今日早早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多派斥候,方圆三十里内,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呃……将军,不趁势急进,打他个措手不及吗?”巴达礼有些意外。
李辅明看了他一眼,淡淡道:“阿布鼐不是蠢人,我军大举前来,他必己知晓。贸然轻进,易中埋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是正道。陛下旨意,是助首领御敌,震慑不臣,而非浪战。”
巴达礼讪讪一笑,不敢再多言。¢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
他心中暗自嘀咕,这明将如此谨慎,怕是只想做做样子,并非真心要帮自己灭了阿布鼐。
明军扎营极有章法,壕沟、拒马、哨塔一应俱全,火炮被安置在营盘中央预设的阵位上。
与旁边科尔沁人略显散乱的营地形成鲜明对比。
夜幕降临,草原上气温骤降,寒风呼啸。
明军营地篝火处处,巡逻队纪律严明。
而科尔沁营地则早早安静下来,除了必要的哨兵,大多躲进了帐篷取暖。
然而,就在后半夜,异变突生!
凄厉的牛角号声突然从科尔沁营地外围响起,紧接着是爆豆般的火铳射击声和蒙古人的惊叫怒吼声!
“敌袭!敌袭!是阿布鼐的人!”
无数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黑暗中涌出,骑着快马,挥舞着弯刀和套马杆,狂呼着冲入科尔沁人的营地,见人就砍,点燃帐篷!科尔沁人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巴达礼从睡梦中惊醒,衣衫不整地冲出王帐,看到眼前火光冲天、人马践踏的混乱景象,又惊又怒:“顶住!给我顶住!快去向明军求援!”
他心中又惊又怕,暗骂阿布鼐狡猾,竟敢夜袭,更埋怨明军扎营离得稍远,反应不及。
然而,就在科尔沁营地即将崩溃之际——
“砰!砰!砰!”
沉闷而整齐的火铳轰鸣声如同霹雳般响起!早己在营中预设阵地待命的明军火器营,在军官的号令下,对着冲入科尔沁营地的黑影进行了三轮齐射!
炽热的铅弹如同雨点般泼洒过去!正在疯狂砍杀的阿布鼐骑兵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墙壁,瞬间人仰马翻,死伤一片!
“大明王师在此!逆贼授首!”李辅明洪亮的声音在夜空中炸响!
只见明军营地辕门大开,一队队身披铁甲、手持长枪利刃的明军重步兵,如同移动的城墙,踏着整齐的步伐,轰然开进,迅速切入科尔沁营地与来袭敌军之间,结成严密的枪阵!
与此同时,数门轻型火炮被推上前沿,对着远处黑暗中敌军可能集结的方向进行了几次威慑性的轰击!炮弹划过夜空发出的尖锐呼啸声,极大地震慑了来袭者!
袭击者的攻势为之一滞!他们没料到明军反应如此迅速,火力如此凶猛!眼见讨不到便宜,带队袭营的阿布鼐部将领发出一声唿哨,残余的骑兵如同潮水般退去,迅速消失在黑暗的草原中。¢精,武′暁`税·枉, *吾?错?内*容,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科尔沁营地,燃烧的帐篷,呻吟的伤兵,以及遍地的人和马的尸体。
巴达礼看着迅速稳定住局面、伤亡远小于己方的明军,再看看自家狼藉的营地,脸上火辣辣的,又是羞愧,又是后怕,更多的则是震惊于明军恐怖的战斗力和严明的纪律。
李辅明走到他面前,语气依旧平淡:“巴达礼首领,受惊了。虏骑狡诈,夜袭乃其惯技,日后扎营,还需多加防范。”
巴达礼此刻哪还有半点轻视之心,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无比恭敬:“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若非王师神勇,我部今夜恐遭大难!巴达礼及科尔沁部,永感大明皇帝陛下及将军恩德!”
李辅明扶起他:“首领不必多礼。同为陛下臣子,自当相互扶持。经此一败,阿布鼐锐气己挫。明日我军便拔营,继续向前推进,看他还能往哪里逃!”
次日,联军继续前进,气氛己然不同。
科尔沁骑兵再无之前的散漫,紧紧跟随在明军周围,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明军则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严整的队形。
接下来的数日,联军稳扎稳打,逐步压缩阿布鼐的活动空间。
明军的斥候远比蒙古人更加专业,屡次发现阿布鼐派出的小股侦骑和伏兵,并予以歼灭。
明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更是让习惯了骑射的蒙古人感到恐惧。
阿布鼐试图集结主力,与联军决战,但每当他的队伍出现,明军立刻结阵自守,火铳火炮严阵以待,根本不给他骑兵冲击的机会。
而一旦他后退,明军又如同附骨之疽般缓缓跟上。
同时,冯元飙指挥的大同、宣府明军,也加强了对车臣汗部方向的压力和侦察,做出随时可能北上截断其退路的姿态。
腹背受敌,战不能战,退无可退。阿布鼐部的士气日益低落,不断有小部落偷偷脱离,向明军或科尔沁部投降。
最终,在联军逼近其核心营地的前夜,阿布鼐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臣服大明,不再侵犯科尔沁,只求保留部分牧场。
李辅明与巴达礼商议后,同意了阿布鼐的请求,但附加了苛刻条件:阿布鼐必须亲自至大明边关宣誓效忠,并送其长子入京为质;赔偿科尔沁部此次损失;其部族向南迁徙百里,让出缓冲区。
阿布鼐无奈,只得全部答应。
与此同时,漠北的车臣汗硕垒得知阿布鼐屈服、明军严阵以待的消息,也悄悄缩回了伸出的爪子,不敢再南窥。
一场可能蔓延的漠南烽火,就这样被大明以有限的兵力、精准的策略和强大的威慑力,迅速平息。
捷报传回京师,朱慈炤满意地笑了。
此战虽小,却意义重大。既教训了不安分的阿布鼐,巩固了科尔沁这个屏障,又震慑了漠北车臣汗,还向所有蒙古部落展示了大明强大的军力和处理草原事务的强硬手腕。
“告诉冯元飙、李辅明,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巴达礼那里,赏赐些绸缎、茶叶、铁器,以示恩宠。至于阿布鼐……”朱慈炤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让他按时来朝!若敢耍花样,明年开春,朕不介意让玄甲军去漠南练练兵!”
北疆的狼烟暂时散去,但帝国的警惕从未放松。
而南方的海洋上,新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