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科技跃进
寒风呼啸,却吹不散格物院内炽热的气氛。
最大的实验工坊内,一台经过改进的大型蒸汽机正轰隆作响,带动着数台新式机床运转。金属切削声、齿轮转动声、蒸汽喷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工业革命的前奏。
"陛下请看,"方以智指着蒸汽机上一个新型的密封装置,"这是根据薄珏博士从吕宋送来的橡胶草汁配方改进的密封圈,耐高温和密封性都大大提升,蒸汽泄漏减少了七成以上!"
朱慈炤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加工枪管和炮膛的机床:"产能如何?"
"回陛下,如今一台蒸汽机可同时带动三台镗床,日加工枪管三十支或炮管两门,精度和效率都远胜人工。"方以智语气中带着自豪,"若是石油司那边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油脂,产能还能再提高三成。"
"石油..."朱慈炤看向工坊另一侧,"走,去看看石油分馏的进展。"
众人来到用砖石严密砌筑的化学实验区。这里气氛更加凝重,几个大型分馏装置正在工作,空气中弥漫着石油特有的气味。·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
"陛下,这是最新一代分馏塔。"负责石油项目的年轻技正兴奋地介绍着,"采用多层冷凝设计,分离效率大大提高。您看这些——"
他指着旁边一排琉璃容器中不同颜色的液体:"这是最轻质的汽油,清澈如水,极易燃烧;这是煤油,可用于照明,亮度远超油灯;这是重油,燃烧持久,适合锅炉使用;最后这些是沥青,可用于铺路防水。"
朱慈炤仔细观察着,忽然问道:"汽油的稳定性如何?储存运输可有方案?"
技正忙道:"回陛下,汽油确实极不稳定,遇明火即燃。我们正在试验用铅皮桶密封储存,但成本较高。薄珏博士在吕宋那边建议可以就地分馏,只运输成品,减少风险。"
"嗯,思路是对的。"朱慈炤点头,"石油开采那边进展如何?"
方以智接话道:"宋士意郎中刚从吕宋发回消息,第一口油井己经出油,但产量还不稳定。他们正在加紧开挖第二、第三口井。最大的问题是运输——原油粘稠,难以运输,必须在当地初步提炼后再运回国内。.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
"告诉宋士意,不要怕失败,大胆尝试各种方法。需要什么人才、设备,首接向工部申请,朕一律准奏。"朱慈炤顿了顿,"石油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未来帝国的战舰、机器、甚至车辆,可能都要靠它来驱动。"
众人闻言都露出震惊而又兴奋的表情。
离开化学实验区,朱慈炤又来到了军工试验场。这里正在测试新式武器。
"陛下,这是根据您的提示设计的连续喷射燃烧装置。"一个工匠指着个铜制的怪异装置介绍道,"利用泵压将火油喷出,点火后能形成数丈长的火舌,可用于攻坚和海战。"
"演示看看。"朱慈炤道。
工匠们操作起来,随着手压泵的推动,一道炽热的火舌猛然喷出,瞬间将远处的木靶点燃,威力惊人。
"好!"朱慈炤眼前一亮,"这个要加紧改进,尽快装备水师陆战营和攻城部队。"
"遵旨!"
接着,朱慈炤又观看了一种新式爆破弹的测试。这种炮弹内部填充了精炼石油和火药,爆炸后能形成大面积燃烧,特别适合对付密集阵型和水面舰船。
"陛下,此弹威力巨大,但造价高昂,且需要专用的火炮发射。"军工主管禀报道。
"先小批量生产,装备'武兴级'战舰和重炮部队。"朱慈炤果断下令,"银子不够,从朕的内帑出。"
巡视完格物院,朱慈炤心情愉悦。科技的进步虽然缓慢,但每一步都扎实而有力。他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进,终将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回到乾清宫,朱慈炤特意召见了工部尚书南居益和户部尚书倪元璐。
"南爱卿,格物院和石油司的经费,要优先保证。特别是石油开采和提炼项目,需要多少就给多少。"朱慈炤吩咐道。
南居益忙道:"陛下放心,臣己重新调整了预算,优先保障这些项目。只是...如今同时上马的项目太多,熟练工匠奇缺,特别是懂得泰西技法的匠人。"
"可以高薪聘请嘛。"朱慈炤道,"通过葡萄牙人,从澳门甚至果阿、南洋招募。不论国籍,只要有真才实学,朕都欢迎。另外,海事学堂要增设工匠班,加快培养我们自己的工匠。"
"臣遵旨。"
朱慈炤又看向倪元璐:"倪爱卿,户部这边压力大不大?"
倪元璐苦笑道:"回陛下,开支确实巨大。但南洋贸易和官市税收增长很快,加上抄没贪官的家产,目前尚可维持。臣只是担心,若是北疆或朝鲜有事,军费开支恐将大增。"
"未雨绸缪是对的。"朱慈炤点头,"所以要加快石油、蒸汽机这些能生财的项目。一旦成功,带来的收益将是现在的十倍、百倍。"
说着,他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奏章:"这是江南几个大商贾联名上奏,请求组建'南洋贸易公司',模仿泰西东印度公司,开拓海外贸易。你们觉得如何?"
南居益和倪元璐对视一眼,倪元璐谨慎道:"陛下,此事利弊参半。利在可借助民间资本开拓海外,减轻朝廷负担;弊在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重蹈晋商覆辙。"
"朕倒觉得可以一试。"朱慈炤微微一笑,"不过不能完全照搬泰西那套。朝廷必须控股,派驻官员监督,军队更不能私有。可以让他们先从南洋贸易做起,积累经验。"
他顿了顿,又道:"告诉那些商贾,谁能率先打通与天竺、波斯的贸易航线,朕不吝封爵之赏。"
随着朱慈炤的一句话,大明的海洋战略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科技与商业的双轮驱动,正在让这个古老的帝国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