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上朝

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之所以能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后人不断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云霓正在讲解的正是二十年前那场惨烈的战役——当时胡二叔亲历的漠北与吴国联军夹击之战。

虽然敌军最终惨胜,但穆家军确实败了。

那场战役中,敌军挟持贤王为人质,致使穆家军处处受制。若是当年能运用云霓此刻讲解的战术,或许就能既救出贤王,又保全主力。

也正是那场战役,让大舅和大表哥永远留在了战场上,大舅母不得不承受丧夫丧子之痛。

幸而当时还有三哥和六哥陪伴左右,否则大舅母怕是难以支撑下去。

自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世上从无绝对的胜利。云霓笃定地说道。当然,历史上也有例外,比如秦朝那位战无不胜的杀神白起。

林二叔听得眼眶发红,不禁暗想:若是少主能早些降生,是不是就能挽救那么多兄弟的性命了?

穆九叔见状,轻轻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他完全理解林二叔的心情,但生死有命,岂是人力可改?

很快,这群老兵就投入到热烈的沙盘推演中。

夜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穿过祠堂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恍若逝去的英灵们也加入了这场跨越时空的战术研讨。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清风才上前轻声提醒:王爷,该准备上朝了。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穆九叔脸上堆满笑容,拱手作揖道:今夜承蒙王爷不吝赐教,我等受益匪浅,实在感激不尽。二哥,还不快送送王爷。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刻意为之的恭敬,眼神却闪烁着防备的光芒。

萧景墨望着眼前这群人,方才还对他毕恭毕敬,转眼间却如临大敌般戒备森严,不禁哑然失笑。

他原本盘算着能与小霓儿独处片刻,谁曾想被这群不识趣的家伙搅了局,更可笑的是他还不能表露出半分不满。

郡主,时辰不早了,你是不是也该准备上朝了?萧景墨故意提高声调问道。

云霓这才恍然惊觉,自己确实许久未上朝了,上一次上朝仿佛还是很久以前的事。

啊,我好像确实该去上朝了。她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穆九叔无奈地扶额叹息,这位摄政王当真是防不胜防,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接近少主。

王爷,您先行一步吧,少主稍后会骑马前往。他不动声色地挡在两人之间。

听到这话,林二叔等人脸上露出笑容。

云霓则假装没看见身后暗流涌动的局面。

这种时候当然要赶紧开溜,至于萧景墨会遭遇什么,她才懒得操心。

且不说九叔他们向来有分寸,就算真没轻没重地教训他一顿也无妨,她巴不得看这小子吃瘪。

毕竟自己这辈子受的责罚,桩桩件件都跟这个人脱不了干系。想到此处,她就气得牙痒痒。

走到院子拱门处时,她突然灵机一动,转身笑道:九叔、二叔,如今外面流言四起,我觉得以后出门还是多带些人手比较妥当。

九叔先是一怔,随即会意地笑了:少主所言极是,我这就给您多安排几个得力人手。正好沈翀和裴让他们也快到了,这两个小子听说您获封郡主,还能组建私兵,都打算留下来追随您。这次来的大多是当年跟着您出生入死的旧部。

云霓满意地点点头。那些都是配合默契的老部下,确实是最佳人选。

萧景墨闻言却黑了脸。沈翀和裴让这两个人,他可是记忆犹新。从小就像跟屁虫似的黏着云霓,还总爱找他麻烦,甚至暗地里威胁过他。

如今他们竟敢来京城,这可是他的地盘,在他的地盘上跟他抢人,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此时正快马加鞭赶往京城的两人突然同时打了个寒颤,后背一阵发凉,鼻子发痒,却不知自己已经被某人惦记上了。

皇宫大殿内,今日是放榜之日,举国上下都在关注,就连皇帝也翘首以待。

陛下,臣等幸不辱命,此次春闱参考的三百六十八名举子中,除却舞弊、倒卖试题的十二人外,其余考生的成绩均已评定完毕。

孔大儒满面红光地禀报,显然对此次考试结果十分满意。

小顺子恭敬地接过奏章呈给萧逸。

萧逸仔细浏览名单后,龙颜大悦:即刻张榜公布,明日举行殿试。

科举之事圆满结束,萧逸心情大好。如今六部缺员严重,尤其是户部。现在有了这批新鲜血液注入,朝政运转必将更加顺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刑部尚书张大人出列奏道:臣有本奏。陛下,火莲教余孽沈莲安现已缉拿归案,经查证,此人与江南势力有所勾结......

又是江南!萧逸虽然早已知晓此事,此刻仍难掩愤怒。江南本是富庶之地,却接连爆出问题。无论是大丰钱庄案还是沈莲安一案,都与江南脱不了干系。

陛下,臣以为江南三省必须严加审查。张大人义正言辞地建议。

张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群臣纷纷表态。萧逸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萧景墨和云霓身上。诸位爱卿以为派何人前往最为妥当?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各成一派。自户部大清洗后,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众人都盯着户部尚书这个肥缺,若能妥善处理沈莲安一案,说不定就能......

陛下,臣推举霓裳郡主担此重任。礼部尚书郑大人突然发声,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齐刷刷看向说话之人,又转向云霓。

云霓抬眼望去,正好对上郑大人意味深长的目光,那眼神让她浑身不自在。

她何时得罪这位郑大人了?云霓疑惑地看向萧景墨。

萧景墨压低声音解释道:你父亲曾将先皇御赐的玉如意和金丝珐琅琉璃盏赠予他,本意是换取推举名额。谁知这位郑大人转手就将礼物送给了八王叔,所以......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