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桂花树下
二师兄突然笑了,升起了一股想要作弄人的心思。
他故意凑到萧景墨耳边,压低声音道:翊白,你说她分得清我们两个吗?
萧景墨闻言眼神一沉,声音里带着危险的意味:景文泫,你最好适可而止,别逼我动手!
看着表弟这般紧张的模样,景世子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心想,姑姑这次总算可以放心了。
但转念间,笑意又化作了担忧。
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兄,他太了解小师妹倔强的性子,也深知表弟执拗的脾气。这两人若是抛开身份不谈,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只是这身份真等能抛开吗?
你确定了吗?景世子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始终追随着不远处正大快朵颐的云霓。
萧景墨的视线同样落在云霓身上,语气坚定:当然!
云霓察觉到两人的目光,抬起头来,腮帮子还鼓鼓的: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悄悄话呢?快过来一起吃啊!二师兄,这个羊肉锅子真的绝了!萧景墨,你从哪儿找来这么厉害的大厨?这味道比我在西北吃到的还要正宗!
景世子意味深长地看了萧景墨一眼,笑着打圆场:没什么,就是问你表弟这饼子是谁做的。虽然有点干,但味道还不错,配上羊肉汤应该很搭。是吧,翊白?
萧景墨无奈地点点头:嗯,这饼子泡羊汤确实不错。霓霓,要不要我帮你弄一点?说着就要动手。
云霓连忙摆手,脸上写满嫌弃:不用不用,我最不喜欢吃饼子了!灵雨姑姑,有米饭吗?给我来一碗!这么美味的羊肉锅子,没有米饭相伴实在是太可惜了。
灵雨姑姑早就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听到少主的吩咐后,立即手脚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菜肴一一呈上。
她动作娴熟,显然是对少主的口味了如指掌。
祖母和舅妈她们可曾用膳了?云霓一边接过碗筷,一边关切地问道。
少主尽管放心,灵雨姑姑恭敬地回答,厨房那边已经派人将膳食送过去了”,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接着开口道:“海总管方才还特意差人传话,说是要先回摄政王府处理些事务。
萧景墨微微颔首,多谢姑姑传话。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灵雨姑姑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看着少主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她实在不忍心打断。思忖片刻,她暗自叹了口气:想来老太君她们应该早有对策。日后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还是得多留心照看着些才是。
幸好如今护卫队的备选人员已经到齐,就等着少主亲自挑选赐姓了。按照穆家的规矩,少主的护卫队需要以少主的尾字为姓。
主子姓穆名菱,字锦安,封号锦绣。因为菱与灵同音,所以她们这些贴身侍女都被赐姓灵。
有了这批新护卫,想必摄政王殿下再想接近少主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来,得找个机会与老太君商议一下挑选护卫的具体事宜。
此刻的萧景墨还浑然不知,他的追妻之路将会变得愈发漫长。
而云霓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萧景墨和二师兄面前,她又变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将军模样,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
三碗米饭下肚,云霓终于满足地放下碗筷。太好吃了!萧景墨,你这厨子该不会是从西北特意请来的吧?她半开玩笑地说道。
萧景墨还未答话,一旁的清风就忍不住插嘴:郡主真是慧眼如炬啊!自从上次在您府上尝过西北风味后,殿下就命属下去西北寻访了最好的厨子回来。
云霓闻言一愣,她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转头望向萧景墨,心中暗想:这个傻小子该不会真的只是为了让我吃上可口的饭菜吧?
不必有负担,萧景墨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温声道,只要你喜欢,就不算浪费。
云霓心头一暖,萧景墨,其实你不必为我做这些的。我...我也不是非吃不可!这话倒也不假,她并非贪嘴之人,况且灵竹姑姑的手艺也很不错。
这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你不必有压力。萧景墨话锋一转,对了,你的种植章程写得如何了?可否让我一观?
提到正事,云霓立刻收敛心神。已经完成了一部分,正好请你过目。有些地方还需要实地考察才能确定。她认真地说道。
庆国的地理划分与后世颇为相似,以长江和黄河为界。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分为江东、江北、河南、河西四地八府,再加上西南四府、东北三府、东南五府、西北四府、华西五府、华东五府,以及京城,共计三十五府七十二城。
萧景墨起身走到云霓身旁坐下,二师兄也凑了过来。
云霓手中拿着的是皇上赐予的舆图,但比起后世的地图,这份舆图显得粗糙许多。
她并非没想过绘制更精确的地图,只是担心若这样的地图落入敌国之手,将会给庆国带来灭顶之灾。
不过各地的气候、土壤、地质等详细资料还是需要完整记录的。
听完云霓的要求,萧景墨立即派人去请户部、工部的相关官员,还特意邀请了司农寺的诸位大人。
为了不影响云霓的闺誉,议事地点也从云霓的闺阁改到了外院的正房书房。
一时间,书房内热闹非凡,云霓提出问题,各位官员一一作答,气氛既严肃又热烈。
此刻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司农局诸位官员的远见卓识,他们竟然细心地收集保存了全国各地不同区域的土壤标本以及各类农作物的样本。
这对于正在研究农业发展的云霓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珍贵资料。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时代的农作物品种仍然十分有限,许多极具潜力的野生农作物尚未被发掘并推广到百姓的日常饮食之中。
云霓亲自带领着以灵字命名的贴身侍女们,一丝不苟地记录着这些宝贵的农业资料。
他们埋头苦干,不知不觉间竟连续工作到了次日天明。
如此专注的投入,使得云霓完全错过了当日的殿试大典。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人特意将殿试的详细情况实时转述给了她:徐鹤宁高中状元,被授予户部左侍郎的要职;探花苏贺年被安排到工部任职;而榜眼刘禹则名列前茅。
令人意外的是,原本成绩优异的赵应冬在殿试中竟然得了零分,彻底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