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扩建
“混乱?怎么回事?”许安面色一下就凝重了起来。
他确实让宁允儿有空帮他收集一些关于民间底层的情况,宁允儿给穷苦百姓治病,能够接触底层的渠道比较多。
许安知道,这个人只要身居高位久了,就算心里没这个想法,但你的周围人群和活动环境都会让你逐渐和底层脱节,然后不自觉间越拉越远。
这个时候如果不想和底层隔绝,就需要一条纽带维系住他与底层的关系,这也是为了防止他被周围之人给信息隔绝,被欺上瞒下,自以为民间安居乐业,殊不知早已是水深火热。
当然,他肯定不只有这么一条纽带,类似还有,只不过对他来说信息渠道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此刻听宁允儿说长安民间有混乱的迹象,这不经让他如临大敌。
先不说在先帝丧仪期间若是京师出现混乱,这绝对极为严重的政治事件,他更担心这是有心人在幕后操纵趁机搞事。
宁允儿说道“这段时间京城之内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只能在城内流浪无处可去,所以导致城内最近的治安越来越差。”
“无家可归,怎么会这样?”许安问道。
“主要是官府为了修衙署,还有那些外来的官员需要住宅,所以征用了很多百姓的房子,那些百姓没了房子就只能成为流民。”宁允儿说道。
“不是有补偿吗。”许安问道。
“官府给的那点钱粮根本就不够补偿损失的,而且很多还打白条,官府的白条官府要是不给百姓根本拿不到,这不等于没给吗。
这段时间我这里来了很多因为冻饿来看病的病人,他们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医术能解决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们,几次前往你府邸想找你帮忙,但你家门子都说你去了商州还没回来。”宁允儿说道。
许安听罢不经眉头一皱,这倒是件麻烦事,随着长安重新成为京城,衙署的修建肯定是必要的。
还有官员的住处,高级官员还好,都有人主动送钱送房,就算没人送,朝廷也会帮忙解决。
就比如许安,他的住宅就是李幼澄特批的,就在行宫的不远处。
但那些中低级官员就没这个待遇了,但到了京城总不能没有住的地方,那就必然会想方设法给自己搞套住宅。
不过说句实话,许安这套住宅虽然是李幼澄特批的,但内侍省那帮人到底是怎么帮他搞来的,以前许安没注意,但现在一细想,大概率不会是啥合理合法的办法,也就说他也间接成了剥削欺压百姓的人。
对此许安只能摇头苦笑。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急需解决,否则任由这些百姓继续在外流浪,冻饿之下走投无路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想而知。
“多谢你告知我这么重要的情况,我还有急事,就先走了。”许安急着处理流民之事,匆匆向宁允儿告辞之后就离开了宁氏医馆。
来到了侍卫司衙门,许安第一时间召来郑冲,让他想办法从军营腾出一批营房,用来收纳流民,而他自己则开始写奏折。
奏折的内容主要是上表朝廷尽快重建长安城。
随着长安重新履行京师的职能,如今的长安城是原长安城的皇城改造的,肯定难以承受。
毕竟各部门衙署是必须要修的,百官的住宅肯定也是要有的,既然原有蛋糕不够分,那就只有扩大蛋糕。
扩建长安城,让长安城恢复曾经的规模则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如果想要凭空扩建城池,如今的朝廷肯定做不到,但长安城当初的外郭只是被放弃,外墙什么的虽然残破但还在,如果只是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修补一下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不用一下子恢复整个外郭城,可以分区域重建,慢慢来。
正好如今朝廷的钱粮还算充足,到时让工部和将作监主持重建,以工代赈,并且许诺参与重建长安外郭的百姓能够得到一块房屋地契,那么流民的问题差不多就能解决了。
不过这样一来,这钱粮必然如水一样花出去,这刚得的这笔钱粮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钱钱钱,真是到处都缺钱,没了钱真是完全办不了事,许安不经叹了一口气,不过随即他便猛地抬头“等等,我又不是三司使,给朝廷弄钱的事不应该只有我操心啊。
看来得尽快和张延朗谈谈了。”
……
城郊,威陵
这座陵墓是京兆韦家捐给皇室的,对于皇帝的身份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寒酸。
但没办法,现在朝廷既没时间也没钱财帮李从珂修建陵墓,在由工部和将作监派人简单修缮改造了一下之后就这么将就用着。
随着三日暂厝结束,由皇太子李重瑞主持下葬仪式,率众人行叩拜送葬礼并待梓宫入地宫后亲手封闭了墓门,接下来就只需要回京再守制二十七日(三品以下朝臣守制十五日),这场丧仪就算结束了。
随着队伍回京,期间倒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如此风平浪静的结束皆大欢喜。
而随着先帝下葬,接下来该办的就是新帝登基仪式了。
按照礼制,为避丧仪期间夺哀之嫌,太子登基需在先帝下葬十日以后。
不过在此之前群臣需要劝进,虽然三辞三让早就成了一场谁都看的出来的作秀,但该做还是得做啊,谁让这是礼制呢。
不过登基归登基,政务也不能闲着,此时行宫的一间侧厅之内,李幼澄正在主持一场规格颇高但却不为外人所知的保密会议。
参会的人只有四个,分别是李幼澄、许安和张延朗。
另外还有唐俊这个内侍少监兼武德使陪同会议,便再没有其他人,包括伺候的宫女太监也被屏退了出去。
为了保证会议内容不外泄,秦继旻亲自带着人在厅外守着,可见这场会议内容非同一般。
作为与会者,张延朗当然明白这场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虽然吃惊于会议的保密程度,但还是神情不变的开口道“监国殿下,许都使,关于国家财政问题,前段时间的财政会议老臣已经详细说了办法,只要殿下支持,老臣立马就可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