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唐惫懒的西瓜

第二百零一章 达者为师

许安此刻则在一旁打量着张延朗。

之前一路逃亡,文臣基本上无事可干只能做点杂事,而如今随着朝廷在关中稳定下来,文臣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这个张延朗也不是一个只会嘴炮不干事的主。

明宗时期他就被任命为三司使,随即便进行大刀阔斧的财政改革,一手建立了三司制度,在他多年努力下,明宗时期的国库一度充盈,史称小康之局。

后来李从珂上位,他再度被任命他为三司使,虽然当时国家的财政已经再次陷入危机,但张延朗就在这种时候临危受命,帮李从珂筹集大量钱款供军队、朝廷使用,支撑着当时岌岌可危的大唐朝廷。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是那种欺软怕硬只敢对底层老百姓下手的官,他主持的财政改革直接触及世家门阀以及地方豪强利益。

而精简官僚机构,裁撤冗员减少俸禄支出则是得罪了大批官僚,甚至他还敢向地方藩镇动手去夺藩镇的财权,可谓是“胆大包天”。

但也正是因为此他得罪了太多人,在原本历史上后唐灭亡后,张延朗直接被石敬瑭下令处死。

不过后来石敬瑭想找一个人代替张延朗管理国家财政,竟然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不经哀叹杀错了人,可见张延朗的能力。

而这样的人无疑是如今大唐朝廷所需的。

而张延朗在上一次中央财政会议上面提出了五点策略。

第一清理欠税以及招抚流民,减轻民众负担恢复生产。

第二,清理户籍、整顿田赋,这一条就是直接向着地方豪强下手,避免地方豪强隐匿人口和田产。

第三,加强盐铁专卖和酒榷,增加垄断性收入。同时在关中开辟新的产盐地。

同州卤泊滩在前唐时就利用当地的卤水资源进行食盐生产,虽然质量差一点但运输成本低。

只是后来随着政治中心东移加上解池盐产量足够,卤泊滩在本朝就荒废了,而如今政治中心重回关中,朝廷又丢掉了外围的盐产地,自然要重新开发卤泊滩。

而在卤泊滩未恢复生产前,关中用盐就只能用钱粮去交换蜀国的井盐与盐州花马池生产的青白盐。

第四则是统一漕运与物资调配。

第五,压缩宫廷与官僚开支。

这几个建议无疑都是切中要害,许安看过之后那是双手赞同,毕竟在财政问题上人家才是专业的。

不过张延朗这次也很识相的没有打藩镇财权,毕竟朝廷势弱,如今和各藩镇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也明白不能轻易触及,免的打破平衡出现不可测的情况。

闻听张延朗所言,李幼澄当即开口道“张相之策,孤自是认同,不过今日叫张相前来主要许都使对于当前税制有些见解,所以特请张相前来商议。”

“税制见解?那臣倒是要听听。”张延朗眉头微微一皱,开口道。

税制乃是财政之事,其中之复杂,张延朗显然不认为许安一个武将能有什么好的建议,他心里已经把此事判定为外行指挥内行,武将干涉侵夺文臣权力的行为。

许安打仗是厉害,但是这和理财是两码事,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张延朗还是有足够的自傲的。

若不是顾及李幼澄的面子以及和许安盟友的关系,他恐怕已经开口表达不满了。

不过他心里已经暗暗决定,若是监国和许安真的要胡乱干涉财政事务,那他绝对要据理力争,绝不妥协。

李幼澄则是向着许安使了个眼色,许安早有准备,随即拿出一本册子道“张相,此乃我根据如今税制之问题所写的关于一点税制的改进之法,可能有些地方还不成熟,张相乃国家财政第一人,还望张相斧正一二。”

说罢他便把小册子递了过去,这是他根据自己后世的知识总结出来然后交给卢季青进行整理,初步将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税制改革制定成册。

对于许安这一记小小的马屁张延朗还是非常受用的,心中的不快散去了些,接过册子之后便认真看了起来。

很快,从一开始嘴角隐藏着的一丝不屑,渐渐的他的神情凝重了起来,最后更是快速翻阅着这本册子,还时不时来回翻看比照,神情专注,一时竟然把一旁的李幼澄和许安都给忽视了,显然是彻底沉浸入这本册子之中的内容。

李幼澄和许安不经对视一笑,也没有出声打扰就这么静静等待。

治国就是花钱,没钱神仙难救。这是李幼澄和许安两人这段时间领悟的大道理。

但花钱也得先能够挣钱,像许安这次通过扫荡商州豪强获得的横财可一不可二,最终还是得建立一套良好的赚钱花钱财政系统。

而朝廷财政之事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位负责三司事务的帝国财政大管家,两人经过商议,在研究了张延朗的过往履历之后,觉得可以将此人拉进他们的核心圈子。

片刻之后,张延朗合上册子闭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等再睁开眼神之中已经是神采奕奕。

“看样子,张卿是颇有所得啊。”李幼澄见状在一旁微笑开口道。

张延朗这才反应过来如今是什么场合,连忙起身请罪道“臣失礼,一时激动忘了场合,御前失仪,还请殿下降罪。”

李幼澄笑着摇了摇头道“张卿为国家社稷殚精竭虑,孤哪有治罪之理,张卿以后切不可再说此言。”

等张延朗重新落座,许安这才开口道“不知张相认为这册子里的内容可否对帝国税制有所帮助。”

“有,非常有,只要略做调整,按此册之法施行,朝廷的收入必将增加,同时百姓的负担也将减轻。

而唯一受到损失的就是那些地方豪强与世家门阀。”

张延朗点头十分确定的说道,他作为帝国财政第一人自然能够看懂这些政策施行之后的利弊以及影响。

随即张延朗便看向许安道“刚刚殿下说,比册中内容皆是许都使所想,许都使真乃大才,正所谓达者为师,请受张某一拜。”

说罢,张延朗竟然起身对着许安深施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