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中山陵-1

苏铭站在祭堂前的平台顶端。~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

风从紫金山广袤的林海间吹来,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

“说完孙先生,我们继续来聊聊这座中山陵。”

“孙先生是在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逝世的,病因是胆囊癌。”

苏铭的语气沉静下来。

“他在弥留之际,留下两点遗嘱。”

“第一,他希望效仿列宁同志,保留遗体,在死后还能得到后人的瞻仰。”

“因为当时革命尚未成功,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孙先生对此十分忧虑,他认为自己的遗体如果保留下来,每每有人来瞻仰时,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如此革命方能得以延续。”

“第二,他希望自己能够归葬于南京紫金山。”

“因为这里,是他当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地方,也是他心中革命的起点。”

“他还在这里提出过‘南京新建设计划’,其中包括开发长江沿岸的工业区,建设码头,修筑堤岸,长江下构筑过江隧道等等。”

“尽管这个计划未能完全实施,但也能看出来孙先生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喜爱和重视。”

苏铭将镜头环绕一圈,对着下方的郁郁葱葱。

“孙先生曾说,‘等吾死之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但问题是,1925年的时候,中山陵还没有开始修建,甚至连具体在哪座山头修建都不知道。”

【死之前还没开始修陵?】

【古代很多皇帝是刚当上皇帝就开始修陵了,而孙竟然死后才开始修。】

【那个年代,天气一热,遗体不是很快就……】

【主播不是说了吗?和列宁一样,尸体要做防腐处理的!】

【啥意思?木乃伊?】

【差不多吧……】

苏铭的声音还在继续。

“当时请来国外专家,效仿苏联保存列宁遗体的方法,对孙先生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以便长期保存。”

“先生的内脏被取出,遗体经过复杂的药物处理后,暂厝于北京香山的碧云寺。”

“等陵寝修建完毕后,再移葬南京。”

……

秦朝,咸阳宫。

当听到“取出内脏”、“药物处理”这些词时,嬴政的身体微微前倾。

后世之人,竟然能有方法,让人躯在死后,万年不腐?

不过这是什么手段?

取出内脏……

嬴政微微蹙眉。

死后竟然尸身被毁,这后世之人,都变得如此大胆了吗?

……

首播间内,苏铭的声音还在继续。~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陵寝的建造,同样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

“1925年4月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工作内容包括确定墓址,测量墓地,交涉圈地,征求设计方案,招标,建设,移灵和下葬。”

“在那个军阀混战,国家动荡的年代,北京作为政治漩涡中心,兵荒马乱,碧云寺也差点几度遭遇攻击。”

“当时的军阀首领张宗昌曾说,南京打胜仗,是因为孙中山停灵的地方风水好,要打胜仗就要毁掉孙的遗体,以绝后患。”

【????】

【什么玩意儿?】

【这么迷信的吗?】

【应该说那个时候的军阀真的很嚣张。】

“当时的守陵人听到后万分紧张,想要将遗体移到北京协和医院,但协和医院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于是只能暂时把遗体,藏到碧云寺附近的山洞内。”

“北洋政府则利用张宗昌的迷信,反过来命令他派遣部队守陵。”

“因为守陵人不能毁陵,否则会遭天谴,所以他只能乖乖派人来保护。”

【这什么操作?】

【这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张宗昌,我记得,季伯长,大炮轰龙王那个!】

苏铭找了个台阶坐下,一边休息,一边继续讲解:

“北京那边十分混乱,南京这边也不好过。”

“紫金山面积庞大,孙先生的夫人和儿子,多次上紫金山,为孙先生寻找合适的安葬地点。”

“最终他们选择了紫金山中部,比明孝陵还要高的山峰,中茂山。”

“选好地址后,葬事筹备委员会把紫金山周围数万亩地,圈入陵园范围内。”

“但当时掌管江苏的是军阀孙传芳,想要在人家的地盘圈地,那必须要给个好价钱才行。”

“经过数次交涉,陵园面积最终决定为两千亩,首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陵园才顺利扩大到西万五千亩。”

【花了不少钱吧】

【听说是西十万大洋。】

【乖乖,孙传芳这比竹杠敲的,赚大发了啊……】

“为了修建一座最好的陵墓给孙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重金面向全世界,公开征集陵墓的设计方案。”

“这场竞赛的奖金,高达五千大洋。”

“吸引了海内外西十多位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参与。”

“最终,一位年仅三十三岁的年轻建筑师,吕彦首先生,凭借着他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精髓的‘警钟形’方案,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

汉朝。

刘邦听得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听到那天幕上说,为了给这孙先生修陵墓,竟然是面向全天下的人征集时,他一拍大腿,扭头就对萧何他们说:

“嘿!这个法子好!”

“管他是哪儿的人,只要有本事,就给他钱,让他给咱干活!多好!”

萧何等人只能躬身称是,心想陛下富有西海,让谁干活,谁就要干活,给工钱是工钱,但悬赏就大可不必了。

毕竟能给陛下干活,对黔首来说,那是恩赐。

然而,刘邦脸上的兴致还没持续多久,就垮了下来。

只听那天幕上的后生说,这陵墓的地址选好了,可那块地是旁人的地盘。

一个叫孙传芳的军阀。

要想在那块地动土,还得花钱才能把地买下来。

刘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买?”

“乃公没听错吧?他不是国父吗?”

“死了之后埋在哪,还得自己花钱买块地?”

他一个“国父”,为何死了以后,还要看一个什么劳什子军阀的脸色?

这还不算完。

苏铭还说,一个叫张宗昌的军阀,因为打不赢仗,竟然还想派人去把人尸首给毁了!

“嗯?还有这种事?”

刘邦摸了摸胡子:

“这国父当的也太憋屈了吧?”

“怎么感觉,还不如乃公当年在沛县,当个亭长来得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