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兵发济南府(2)

当天下午,日头刚偏西,县衙乃至整个莒县便忙碌起来。

命令传下,猛虎团迅速集结。士兵们检查枪械,备足弹药,将有限的轻重装备捆扎妥当,炊事班埋锅造饭,让大伙儿吃了一顿扎实的出发饭。

整个营地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肃杀和急促。

未时末(约下午三点),一切准备就绪。

牛天赐换上了一身利落的军装,腰间配枪,在一众军官的簇拥下走出指挥部。

他没有多做停留,翻身上了一匹健壮的黑色战马。

李猛早已骑在马上,在团部门口等候。

见牛天赐到来,他猛地一挥手。号兵立刻吹响了集结号。

“嘀嘀哒——嘀——”

嘹亮的军号声中,早已列队完毕的猛虎团官兵们精神一振。各级军官的口令声此起彼伏:

“全体都有!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稍息!”

队伍鸦雀无声,只有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牛天赐策马来到队伍前方,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紧张、或兴奋、或坚定的面孔。

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动员,只是拔出佩刀,向前用力一挥,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出发!”

命令简洁有力。

李猛紧接着大吼:“猛虎团!目标济南!跑步——走!”

队伍动了起来。以步兵为先导,骑兵护卫两翼,辎重紧随其后,这支近千人的队伍如同一股灰色的铁流,浩浩荡荡地开出了莒县南门。

马蹄踏在黄土路上,发出沉闷而整齐的隆隆声响。

士兵们沉重的脚步声汇聚在一起,踏得地面仿佛都在微微震动。

枪械碰撞发出轻微的金属声,士兵们背负的行囊有节奏地晃动着。

牛天赐骑在马上,走在队伍中段,面色沉静地观察着行军的队伍。

他看着这些虽然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纪律严谨的士兵,心中盘算着进入济南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城东门的驻防权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那鱼龙混杂的省城立足、扩张,才是真正的考验。

队伍蜿蜒前行,扬起一路尘土。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低声议论着。

有好奇,有畏惧,也有几分期盼。

经过四天紧赶慢赶的路程,猛虎团上下虽然都带着些疲沓,但队伍依旧齐整,总算在这天擦黑的时候,瞧见了济南城高耸的城墙影子。

夕阳余光给老城墙勾了道金边,城楼上旗帜飘着,哨兵的身影隐约能看见,省城的威严气象一下就扑面而来了。

越往前走,那股子压迫感就越重。

队伍在离城门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住,迅速拉出警戒的架势。

尘土慢慢落定,露出这支赶了远路却依旧透着股狠劲的队伍。

牛天赐一磕马肚子,带着几个军官,从队伍里出来,直接来到护城河外边。

他勒住马,抬头朝城楼上喊话。楼上那些守军明显紧张起来,枪口若有若无地朝下指着。

一个当官模样的从垛口后头探出身子,厉声问:“下头是哪部分的?聚在这儿想干啥?”

牛天赐提了口气,声音又亮又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清清楚楚送上了城头:

“城上的听着!”

“我是莒县县防司令,牛天赐!”

他稍微顿了一下,让名头砸实在了,随即从怀里摸出那份盖着大红关防的公文,高高举起来,让夕阳照着那显眼的印章。

“奉的是张大帅——直鲁联军总司令、山东督办张宗昌的亲笔手令和司令部调令,”他特意把“张宗昌”和“亲笔手令”这几个字咬得很重,“奉命带着我的猛虎团,从现在起,接手济南城东门的所有防务!”

“你们赶紧开门,验看公文,办理交接!动作快点!”

他的声音在城墙底下荡开,带着一股理所当然的劲儿。

城楼上的守军显然被这突然冒出来的命令和“张大帅手令”的名头给唬住了,一阵低低的骚动和议论。

那当官的愣了一瞬,好像有点不敢相信,又不敢耽搁,连忙喊:“请……请司令稍等!容我们验看公文!”

很快,城楼上放下个小吊篮。

牛天赐使个眼色,一个士兵上前,把那份要紧的公文小心放进篮子里。

篮子很快被拉了上去。

城楼上一下子没了动静,只剩风声和旗子呼啦啦的响。

牛天赐端坐在马背上,脸色平静,眼神锐利地盯着城头。

他身后的队伍鸦雀无声,却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压力散开。

时间好像过得特别慢。

终于,那个当官的又出现在垛口后面,脸上的表情立马变了,堆满了恭敬,甚至还有点慌。

“验看了!没错!确实是张大帅的手令和司令部的调令!”他高声回话,接着扭头朝身后喊,“快!开城门!请牛司令进城接防!”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吱呀呀的响动中,慢慢朝里打开,露出了门洞后面济南城的街景。

牛天赐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一下,一挥手。

“李猛!”

“到!”

“按商量好的,接防!”

“是!”李猛吼应一声,转身对着队伍吼道,“猛虎团!进城!”

李猛一马当先,率领着猛虎团先头部队,步伐整齐地开进城门洞。

他脸上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收敛了不少,换上了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先前城楼上那名军官早已小跑着迎了下来,脸上堆着笑,手里捧着刚才验看过的公文和一些账簿名册。

“辛苦辛苦!这是东门防务的值守记录、人员名册、军械物资清单,请您查验。”那军官语气恭敬,甚至带着点讨好。

张大帅的手谕就是最高的命令,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刁难。

李猛粗声应着,接过那摞东西,随手递给身后的副官,自己则带着几个连长,雷厉风行地开始实地交接。

他一边听着原守军军官的介绍,一边锐利的目光扫过城头垛口、藏兵洞、弹药存放点等关键位置,不时发出简短的指令,让自己带来的士兵迅速接管哨位、清点物资。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透着一股专业和不容置疑的气势,让原本还有些观望心思的原守军彻底收了声,配合度极高。

与此同时,牛天赐并未在城门处多作停留。

他深知,拿下城门只是第一步,及时向那位“狗肉将军”报到,把礼节做足,才是稳住局面的关键。

他对着李猛的方向微微颔首,随即一抖缰绳,带着几名贴身卫兵,骑马径直穿过了城门洞。

进了城,他并未放缓速度,而是按照早已打听好的路线,催马朝着位于城中的直鲁联军司令部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铁敲打在济南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嗒嗒声,引得两旁的路人纷纷侧目。

不多时,一座戒备森严、门口站着双岗卫兵的大院出现在眼前,门口悬挂着直鲁联军司令部的牌匾。

牛天赐在离大门尚有十余步的地方便勒住马,利落地翻身下鞍。

他整了整军装风纪扣,大步走到门前。

守门的卫兵显然早已得到通知或有内部规矩,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拦阻,目光警惕。

牛天赐停下脚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军官证和那份调令副本,神色平静地递了过去:“莒县县防司令牛天赐,奉大帅手令前来报到。”

卫兵仔细查验了证件和公文上的印章,又抬头打量了一下牛天赐及其身后的卫兵,确认无误后,猛地收起枪,退后一步,“啪”地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长官请!”

牛天赐收回证件,微微点头,便带着两名卫兵,目不斜视地大步走进了司令部大院。

他穿过几重院落,对沿途的岗哨查验均配合但脚步不停,径直朝着最深处那间灯火通明、不时有人进出的作战指挥室走去。

到了指挥室门口,他再次被卫兵拦下。

通报之后,卫兵侧身让开。

牛天赐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让自己显得既恭敬又带着几分武人的耿直。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屋内。

屋内烟雾缭绕,张宗昌正叼着雪茄,和几个高级参谋围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说着什么,声音粗犷。

牛天赐目光迅速锁定主位,几步上前,在离张宗昌约莫五步远的地方站定,挺胸收腹,抬起右手,“啪”地敬了一个极其标准有力的军礼,声音洪亮:

“报告大帅!莒县县防司令牛天赐,奉您的命令,已率部抵达济南,并完成东门防务接管!特来向大帅报到!卑职听候大帅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