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兵破清河,直指邢台
济南府,牛天赐司令部
就在牛天赐的意念隔海操控着东洋战局,享受着“皇道远征总军”势如破竹的推进快感时,一份来自南京国民政府的加密电文,通过现实的电报线路,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机要秘书神色恭敬地呈上电文:“司令,南京急电。”
牛天赐微微皱眉,从对东瀛战局的关注中暂时抽离出来。
他接过电文,快速浏览起来。电文是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出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司令牛天赐勋鉴: 据悉,北洋叛军于邢台一带兵力空虚,布防紊乱。
着令你部即刻挥师北上,克日攻占邢台,扼守平汉线要冲,震慑北疆,以彰显中央权威,不得有误, 蒋中正。”
看完电文,牛天赐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随手将电文扔在了桌上。
“呵,老蒋倒是会挑时候。”他自语道。此刻他的心思大半都在隔海的那场大戏上,对国内北洋军阀这些“小打小闹”原本已不太上心。
更何况,邢台地处要冲,但并非他的核心利益所在,打下之后还需分兵把守,难免要牵扯一部分精力。
但他转念一想,此刻正是自己需要极力扮演“忠诚听话的部下”的时候。自己在日本搞出这么大动静(虽然外界以为是内乱),难保不会引起某些猜疑。
老蒋此刻命令北上,未尝不是一种试探,看看他牛天赐是否还听话,兵力是否真的如战报所说“损失过半”。
“正好,”牛天赐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正好把拉出去动一动筋骨,也让他看看,我虽然‘伤了元气’,但打硬仗的决心和能力还在!顺便……也能借此机会,再光明正大地向他要些补给。”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幌子。
他将大军派往北方“作战”,那么他本人和司令部“深居简出”、专注于“恢复休整”就合情合理,更能掩盖他暗中操控东洋战局的真实活动。
想到这里,他立刻有了决断。
“来人!”
“到!”副官应声而入。
“传我命令!”牛天赐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瞬间恢复了那个叱咤风云的军阀本色,“命第一师、第三师即刻集结,由李副军长(原野战一师师长李牧)统率,即日北上,目标——邢台!
告诉弟兄们,打出我第五路军的威风来,让南京看看,咱们依旧是那个啃不动的硬骨头!”
“是!”副官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问,“司令,那您……”
“我?”牛天赐摆摆手,坐回椅子上,露出一副“疲惫”又“强撑”的样子,“我就在济南坐镇,统筹后勤,还要继续整补其他部队。
前线具体战术,让李副军长他们自行决断,有重大情况再向我汇报。快去!”
“是!”副官不再多问,敬礼后转身离去,安排调兵事宜。
很快,济南城外再次响起了军队开拔的号角和嘈杂声。
两个师的部队沿着北上的道路逶迤而行,看起来也是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打发走了北上的部队,牛天赐的书房再次安静下来。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去的队伍,脸上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
“邢台?小菜一碟。正好让部队见见血,保持战斗力。”他轻声哼着,目光仿佛再次穿透了时空,投向了那片隔海的热土,“至于真正的盛宴……还是在东边啊。
‘一叶八次郎’,可别让老子失望。”
他转身,再次将心神沉入系统界面,继续关注并微调着东洋本土那场规模空前的“征服游戏”。
李牧接到命令后,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尤其是攻打邢台这种要地,必须趁对方尚未完全反应过来之前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他并未让部队在济南过多停留,直接下令: “全军轻装疾进!辎重后勤梯队拉开距离跟进!
第一师为前锋,第三师紧随其后,侦察连前出二十里,遇敌勿缠,速报敌情!”
两个师的部队立刻甩开膀子,沿着北上的大道快速行军。
士兵们都知道这是司令在南京面前露脸的机会,打好了必有重赏,加之刚刚补充了粮饷弹药,士气颇为高昂。
队伍如同一条灰色的长龙,卷起漫天尘土,以每日近百里(约50公里)的强行军速度,直扑河北方向。
沿途的地方小股武装或保安团,见到如此庞大的正规军开过,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要么望风而逃,要么紧闭城门自保,根本不敢阻拦。
王雷严令部队不得与这些地方武装纠缠,目标直指清河——这个进入邢台地区的南大门。
不过两三日,第五路军先头部队便已抵达清河县境外。
侦察兵回报:清河县守军约有一个混成团(实际可能不足额),外加部分保安队,总兵力约两千人。
听闻我军北上,正在紧急加固城防,征集壮丁,但显然仓促之间,准备不足。
李牧勒住马,举起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清河县城墙。
城墙不算高大,但护城河引了水,显得有些麻烦。
他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
“哼,土鸡瓦狗,也敢挡路?传令,炮兵营立刻寻找阵地,瞄准城门楼和城墙垛口!
第一师一团、二团左右展开,伴攻东西两翼,吸引火力!
师属突击队和第三师抽调的精锐营,集中到南门,炮火一停,立刻给我强攻南门!”
命令迅速下达。部队高效运转起来。
炮兵营的克式山炮和迫击炮迅速架设完毕,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清河县。
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城外黑压压的军队和那一片片的炮口,早已吓得面无人色,乱作一团。
“开炮!”李牧毫不犹豫地下令。
轰!轰!轰! 炮弹呼啸着砸向城墙,顿时砖石飞溅,硝烟弥漫。
城头上的守军被炸得哭爹喊娘,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一轮急促的炮火覆盖后,南门附近的城墙已被炸出数个缺口,门楼也燃起大火。
“吹冲锋号!突击队,上!”李牧拔出配枪,向前一指。
嘀嘀哒哒——!
激昂的冲锋号响彻原野!
早已等待多时的突击队官兵,如同猛虎出闸,在轻机枪的火力掩护下,扛着云梯,抱着炸药包,吼叫着冲向护城河和城墙缺口。
守军试图用稀疏的步枪射击阻挡,但在绝对优势的火力和突击气势面前,这点抵抗如同螳臂当车。
突击队迅速渡过护城河(有的地段河水不深直接被趟过),架起云梯,或是用炸药包炸开破损的城门。
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不到一个小时,第五路军的旗帜就插上了清河县的南门楼。
城门既破,大军涌入城内。
守军残部见大势已去,要么跪地投降,要么弃城向北逃窜。
李牧入城后,立刻下令: “一团肃清城内残敌,维持秩序!
二团、三团及第三师部队,不许停留!
立刻出北门,追击溃兵,向邢台方向攻击前进!
骑兵连前出侦察,遇敌即扰!”
他甚至没有在清河县多做停留,只留下了必要的守备部队和后勤人员,主力大军毫不停歇,紧咬着溃兵的尾巴,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向着邢台方向汹涌而去。
这种闪电般的攻势,完全打乱了北洋军阀在邢台地区的部署。
他们原本以为牛天赐部经过“南昌苦战”必然需要休整,北上速度不会太快,更没想到对方一来就如此凶悍,一日破城,并且毫不休整地继续猛攻。
溃兵带来的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沿途的据点、村镇几乎望风而降,稍作抵抗的也被第五路军摧枯拉朽般粉碎。
李牧的部队以战养战,挟大胜之威,一路势如破竹,兵锋锐不可当,直指此次行动的最终目标——邢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