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老蒋初见端倪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机要员将译好的电文恭敬地放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另一头,蒋介石正批阅着其他文件,眉头微蹙,似乎对各地的战事和政务感到烦忧。

他瞥见“牛天赐”和“邢台”字样,暂时放下手中的笔,拿起那份电文仔细阅读。

起初,看到“克复邢台”四个字时,他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

北方取得进展,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宣传的“胜利”,有助于稳固他刚刚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权威,尤其是在面对武汉方面和其他军阀的压力时。

然而,随着他继续往下看,那刚刚舒缓的眉头再次紧紧锁住,而且比之前蹙得更深。

他的目光在“血战数日”、“伤亡极重”、“阵亡官兵逾两千余,伤者倍之”、“弹药消耗尤为巨大,库存几近告罄”这些字句上来回扫视。

他没有立刻说话,也没有像往常收到捷报那样露出喜悦之色或立即批示嘉奖。

而是将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陷入了沉思。

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座钟指针走动的滴答声和蒋介石手指敲击桌面的轻响。

一旁的侍从官屏息凝神,不敢打扰。

‘不对劲……’蒋介石的心底,一个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响。

‘邢台,不是无名小城。那是平汉线上的重镇,北洋军阀即便再腐朽,再散漫,守备一个师的力量总是有的,凭借城防工事,怎么如此轻易就被攻破?’

‘牛天赐的电报里说“血战数日”,但从他北上出发到发来捷报,满打满算才几天?

这点时间,恐怕刚够部队行军到邢台城下吧?难道他一到就发动总攻,并且一举攻克?’

‘还有这伤亡……’蒋介石的目光再次落到那触目惊心的数字上,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阵亡两千,伤者倍之,那就是总伤亡近六千?他牛天赐部经过南昌“苦战”,上报的损失是“伤亡过半”,这才休整补充了多久?就算我给他补充了一些,他哪来这么多可战之兵,经得起邢台巷战如此消耗?’

一个个疑点串联起来,在他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推论:

牛天赐部的真实战斗力,恐怕远远超过他之前的汇报!

攻打南昌所谓的“伤亡过半”,极有可能是在谎报、在哭穷!

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中央的补给和抚恤,同时隐藏自己的真实实力,避免引起中央的忌惮!

想到这里,蒋介石的后背微微感到一丝凉意。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这个牛天赐就绝不仅仅是一个能打仗的莽夫,而是一个极富心机、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的野心家。

他手握如此强兵,却表现得恭顺听话,其志必然不小。

‘此人……可用,但更需严加防范。’蒋介石得出了结论。

他现在需要北方的胜利,所以牛天赐这枚棋子还不能丢,甚至还要继续笼络。

但绝不能让他如此轻易地膨胀下去。

他停止敲击桌面,坐直了身体。侍从官立刻上前一步等候指示。

蒋介石没有立刻回复电文,而是沉声对侍从官吩咐道:“去,把关于第五路军南昌战役后休整情况的报告,还有关于邢台守军实力的评估,都给我调过来。”

“是!”侍从官领命,立刻转身出去。

蒋介石再次拿起牛天赐的电报,眼神冰冷。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印证自己的猜测。

嘉奖和补充肯定会给,但不能完全按照牛天赐狮子大开口的数额给。

他必须把握好这个度,既要让牛天赐继续为自己卖命攻打北洋军阀,又不能让他过于强大以至于失去控制。

‘牛天赐啊牛天赐,’蒋介石心中暗道,‘你想跟我要花样,还嫩了点。

你想借此机会扩充实力,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大胃口,又有多大本事!’

他决定,先晾一晾牛天赐,等情报汇总过来仔细研判之后,再发出一份经过精心计算、既褒奖又制约的回电。

侍从官很快将几份文件轻轻放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一份是关于第五路军南昌战役后休整状况的初步观察报告,另一份则是参谋本部对邢台地区北洋守军兵力及防御工事的评估。

蒋介石拿起报告,摒退左右,仔细翻阅起来。

他看得极快,但关键的数据和结论都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并印入脑海。

“第五路军自南昌撤回济南后,并未呈现大战后极度疲敝之态,部队建制保持相对完整,官兵士气尚可。”

“观察到有大量补充新兵及物资运入其驻地,但其接收整顿速度异乎寻常之快,不似受损严重之部队。”

“牛部在济南周边活动频繁,军事训练未见松懈,甚至偶有大规模实弹演习,其后勤保障能力似乎未受南昌‘巨大损失’之影响。”

“邢台为直南重镇,守军系北洋陆军第x师及大量保安部队,总兵力约八千人至一万人,虽非顶尖精锐,但依托城墙及多年经营之工事,绝非易与之敌。”

“预估其弹药粮草储备,足以支撑半月以上之固守待援。”

“若无一至两个满编甲种师之兵力及充足炮火,短期内强行攻克邢台,几无可能。”

啪!

蒋介石将报告合上,重重地拍在桌上。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之前的猜测得到了冰冷的证实。

“好一个牛天赐!好一个‘伤亡过半’!好一个‘血战数日’!”他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声音冰冷彻骨。

军统的报告虽然含糊,但指向性很明显:牛天赐部根本不像一支刚刚经历“惨胜”、元气大伤的队伍。

而参谋本部的评估更是铁证:以邢台的防御力量和预计的抵抗强度,牛天赐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攻克,其投入的兵力、火力以及部队的战斗力,绝对远超他之前向中央汇报的水平!

“他在南昌,肯定藏了力,谎报了战损!他从一开始就在欺瞒中央!”蒋介石得出了确切的结论,一股被欺骗、被愚弄的怒火在胸中翻腾。

牛天赐不仅骗了他的补给,更关键的是,他隐藏了一支强大的、不受控制的军事力量在自己的侧翼。

此人手握重兵,又如此工于心计,能诈能战,现在盘踞山东,北控邢台,南望徐州……其威胁程度,在蒋介石心中瞬间超过了那些明面上的北洋宿敌。

必须遏制!必须制约!

蒋介石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立刻发作的冲动。

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北方局势未稳,武汉方面亦未彻底解决,此刻问责牛天赐,无异于逼反一员悍将,凭空树一强敌。

他重新拿起笔,铺开一张电报纸。眼神闪烁,心中已有了决断。

嘉奖要给,否则寒了前方将士之心,也会让牛天赐警觉。

补充也要给,但不能足额给,要卡住他的脖子,让他知道离不开中央的输血。

更重要的是,要埋下制约的钉子。

他沉吟片刻,开始口述回电,语气拿捏得极其精准:

“天赐老弟勋鉴: 邢台捷报欣悉,你部用兵神速,将士忠勇,克复名城,扬我国威,可喜可贺!

你部辛苦! 前线将士之浴血奋战,牺牲奉献,中正与中央均感念于心,铭记不忘。

所请抚恤及补充,乃题中应有之义。

然目前中央财政支绌,各处战事均需挹注,一时难以全额满足。

特先拨付抚恤金拾伍万元、步机枪弹壹佰伍拾万发、手榴弹两万枚、七五炮弹两千发,即日启运。

另,准予你部就地招募兵员三千,以补缺额。

望你体谅中央艰难,善用此批物资,稳固邢台防务,并伺机继续向北洋残余施压。

此外,为加强联系与协调后续作战,兹派军政部参谋次长李文彬率督导组前往邢台劳军,并协助你部处理善后及与友军联络事宜。

望老弟再接再厉,再建殊勋! 蒋中正。”

这封回电,嘉奖之词给足,但实际补给大幅缩水(几乎砍半),准予招募的兵员数量也打了折扣。

更重要的是,最后看似不经意地提出要派遣一个“督导组”前往“劳军”并“协助”,实则是明目张胆地安插耳目,监视牛天赐部的真实情况、消耗以及动向。

“哼,”蒋介石放下笔,冷哼一声,“牛天赐,你要玩花样,我就陪你玩。

看看是你的瞒天过海厉害,还是我的帝王心术高明!”

他吩咐侍从官:“立刻将此电发出。另外,让李文彬来见我,我要亲自交代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