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改进生产流程

“还是你小子考虑的周全,这年轻人就是脑子活,你比老哥强多了”

“刘哥,我要是有你这技术水平,我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零-点+墈·书- -庚′芯?醉?快¨以您这水平,到什么单位都得把你供起来,谁敢挑你的毛病,高兴不高兴都得让他憋着。”

贾东旭恭维的话张嘴就来,根本不用打草稿。

“你小子还是这么会说话,别拍马屁了,赶紧说需要我怎么配合你”刘科长笑着说道。

“是这么回事,刘哥这个工件我准备分段式加工。让低级技术工人,把能干的活提前干出来。减少高级技工加工工件的步骤和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让他们只负责最后的精加工,这样能提高不少的工作效率。为了减少低级技术工人识图时间,减少出错率。

我想让你帮我出几张分段式加工的图纸,规范一下初加工的工件数据。这样等老师傅精加工的时候,会更加方便快捷”贾东旭解释道。

“行啊老弟,你这个想法好,什么能力干什么能力的活,各司其职,所有工人都充分的利用了起来,这么一来,效率可是能提高不少”刘科长夸奖道。

“我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这次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靠老师傅加班加点,肯定要出问题。^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这才想着改进一下生产流程,能够在不增加工人劳动量的情况下,把任务给完成了。”

“这是好事儿,不就是多画几张图纸吗,我这就安排人手给你制图,等图纸出来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好嘞,那我回去等着了”

“快走吧你”

……

技术科加急办理,很快分段式的工件图纸就给贾东旭送来了。

图纸一到位,车间里立刻按计划开始生产。这没有什么可难的,加工的难度和工人平时的工作难度一样。只不过把一道工序,变成了三道工序罢了。

很快工人们就熟悉了加工流程,相互衔接的越来越流畅。工作效率相比于从前足足提高了50%以上,按照这个工作进度,车间里的工人根本用不着加班加点,就能够提前完成任务。这也让贾东旭,松了一口气。

贾东旭在车间里足足忙活了两天,发现工人们确实己经适应了新的加工流程。不再出现问题 之后,才安心的回到办公室,研究怎么来写工作报告。

毕竟杨厂长对这个事情也很关注,他可马虎不得。?y^o?u!s,h/u/l\o^u`./c~o\m/虽然杨厂长和贾东旭的靠山李怀德副厂长,己经开始别苗头。但是斗争是斗争,工作是工作,孰轻孰重必须要分得清。

其实斗争是无处不在的,不管在任何的单位或是集体,都会存在竞争。

人类社会就好比一座金字塔,越往下基数越大,竞争越少,生存空间越大。越往上基数越小,竞争越激烈,生存的空间越小。

最后能够站在金字塔顶上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

人人都想爬到金字塔的顶端,看到更美的风景。

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处不胜寒,可不是说说而己。

贾东旭的工作报告,初稿己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等这次任务完成之后,经过前后对比,进行工作效率总结了。

杨厂长也知道这个事情急不得,必须有真实的案例,长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够向上级汇报。

没有经过实践的,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如果出现了问题,会给领导留下很不好的印象。若是被扣上一个好大喜功的帽子,这辈子基本也就没什么进步空间了。

车间里的工人,对贾东旭的这次改革,也很满意,毕竟不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了。

加班加点消耗的是工人的精力,身体潜能。这时候的加班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补助,可是没有加班费的,更没有200%,300%一说,和付出根本不成正比。

每一个工人,基本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把家里最有营养的东西,留给干活挣钱的人吃,不是为了彰显他在家里的地位。是因为不给他补充营养,怕他撑不住了倒下。

顶梁柱如果倒了,那么房子还能撑几天?房屋如果坍塌了,就没有东西可以遮风挡雨了。

轧钢厂工人正常的工作,都需要家里在饮食方面对他们特殊照。如果要是加班,消耗的粮食肯定更多。加班一回两回问题还不大,如果长期加班,营养在供应不上,后果可想而知。

像贾东旭这样,为工人着想,体恤下属的领导,也会得到工人们的拥护,受到他们的爱戴。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车间提前完成了这次任务。贾东旭的工作报告经过了润色也递交了上去,同时他也为车间的工人申请了特殊补助。

车间这两个月,虽然没有让工人加班加点,但是工人们自发的,为这次任务赶进度,贾东旭都看在了眼里。

不能让工人们流汗又流泪,必须给他们争取点福利,补充一下身体亏空。

就连冰冷的机器都不能不停的运转,还需要保养呢,何况有血有肉的工人。若是一味地榨取他们的劳动价值,只会让他们提前报废或者退役转行。

这么使用工人,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国家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这个年代,高级技工的缺失,人才培养周期之漫长,更是损失不起。

还好这个年代的干部,思想觉悟与工作能力都实至名归。贾东旭给车间工人申请的福利,很快就批了下来。

车间工人听到了厂里的广播,知道主任给大家申请的福利下来了,一个个都喜上眉梢。不只是因为额外获得的物资,主要还是工作被认可,努力没有白费,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这个荣誉大于一切的年代,没有什么比被人认可,更值得骄傲的了。这是一个以奉献为主流思想的年代。

宣传的是不求名,不求利的无私奉献,可是如果你奉献了,没有任何人知道,那么奉献的动力何在。

圣母毕竟还是少数,最多的还是普通人,付出可以不求回报,但是却需要被人认可,物质的匮乏是可以用精神食粮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