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墨兰12

二人收拾好,就一起进宫了,今日还是要给官家和皇后见礼。

皇后就不是赵易的亲娘,自他长成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拿捏住他。

眼看着官家身体不好,她日后若是还想在后宫里有好日子,那就必须不能得罪赵易。

对于这个赵易亲自求来,又放在心尖上的太子妃,她是非常客气的,赏赐给的也不少。

官家身体不好,见的人赏赐了东西,他们就离开了。

盛墨兰:“官家可真是不喜欢我啊。”

赵易:“我喜欢就是了,再说,父皇身体不好,没有精力而已。”

盛墨兰:“明日回门。”

赵易:“嗯,我给岳母请了诰命。”

盛墨兰:“也罢,这样我阿娘日后也不用困在后宅了。”

......

盛纮带着家眷等在门口,见到马车上下来的人,赶紧上前:“下官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娘娘。”

赵易:“不必多礼,孤也是陪墨儿一道回来。”

说完又抬一抬手,天使上前宣旨,赐了林噙霜一个五品令人的诰命。

也就意味着这个家里,如今除了盛纮,她的品级最高,再也不用见到人就行礼了。

盛家这一顿饭吃的才是痛快,看着这些想把自己压在脚下的人,最后是她站在了最高处。

华兰在饭桌上是巴结得很,如兰也不敢出言不逊,明兰浑身感觉那口心气儿都快散了。

这些年她一直都认为,卫小娘母子当初出事儿和葳蕤轩,林栖阁脱不了关系。

但是,葳蕤轩有盛长柏,那是盛家未来的当家人,她不论什么时候想要有依靠,就不敢对葳蕤轩做什么。

本来,林栖阁在盛长柏中探花之后她就觉得有些难办,但却还没放弃。

如今,四姐姐已经是东宫的太子妃娘娘了,她这辈子怕是不能替她弟弟报仇了。

唯一撑着她的,大概就是还有如兰,如兰比她还不如,那些年把四姐姐得罪死了,怕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她平日里,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其实也被盛长枫兄妹看在眼里,对她也没有什么好感。

成婚三月,盛墨兰就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实在是好命。

就连官家,本来不待见她,如今也有了不少的转圜。

官家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她如今正好有了身孕,到时候肚子大了起来,也就不用去跪灵了。

她这个孩子直接就是跟天道沟通,要来的一个能够挽救弱宋的天命之子。

等他来了,自然能够带领宋朝避免靖康之耻,她也能攒下一些功德。

嘉祐八年,仁宗皇帝赵祯在东京福宁殿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太子赵易灵前继位,成为新一任帝王。

新帝登基,第一道圣旨就是加封嫡妻盛墨兰为皇后,将整个皇宫都交到皇后手中,从不过问宫中事宜。

前朝后宫,都要为先帝守孝,汴京也算是冷清了几个月。

直到七月,皇后生产,诞下新帝长子,气氛才热络起来。

盛墨兰给孩子取名为赵景琰,新帝大赦天下,封其为太子。

没等多久,国丧过了,汴京城从吴大娘子的一场马球会开始,又热闹了起来。

各家有适龄孩子的,都又开始了相看,盛家两个女儿也参加了不少宴会。

盛家出了一个皇后娘娘,新帝登基之后,给盛纮赏赐了一个宁安伯的爵位。

盛家也算是已经改换门第了,自然各家的宴会都不会少了他们家。

盛明兰是没人管,卫小娘一心就想着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她认为,盛明兰也是盛家的女儿,盛纮自然也会为她打算。

虽然出去参加宴会,但是从来都嘱咐盛明兰,不许她掐尖要强,要她安分守己。

盛明兰眼瞧着,大姐姐可以嫁进伯爵府,四姐姐乃是当朝的皇后娘娘。

五姐姐有大娘子做主,如今看上了王家的表兄,只有她,小娘不为她打算,也不许她自己打算。

她心中难过的很,她过的不好,就想要拉着整个盛家一起陪她不好过。

嫉妒让她冲昏了头脑,这日去参加宴会,她直言,当初齐国公府的小公爷在盛家读书时,和她四姐姐多有来往。

话说一半,自然引人遐想,她不仅惹了宫中不快,也惹怒了齐国公府。

原本盛纮还着四女儿有了前程,也能拉家里一把,如今看来怕是要想办法赔罪了。

盛纮气的将她身边的丫头打的半死,对着卫小娘说的话,说的上是恶毒了。

卫小娘也不知所措,她没想到明兰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齐国公和平宁郡主也非常生气,但如今更要紧的是如何让官家不要误会。

本来今年齐衡就要下场科考,惹恼官家的下场,顾二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赌不起。

平宁郡主:“这盛家,还是书香门第,做出来的事儿如此让人不齿。”

齐国公:“盛家如何不要紧,要紧的是宫中。”

平宁郡主:“我在太后娘娘跟前有几分体面,也更清楚,太后惹不起官家啊。”

“不论如何,套马车,我立刻进宫,面见太后娘娘,事情还会有转圜的余地。”

齐国公:“也好。”

其实这事儿,他们都在意官家的意思,毕竟没有那个男子能够忍受这样的事情。

不过他们都想多了,官家在皇后跟前也是抬不起头的。

齐家立即进宫的消息,盛家也知道,可是他们却有些畏手畏脚。

除了盛纮觉得自己对墨兰很不错以外,其他不管是谁,都对林栖阁多有为难。

如今还是自己人背刺,他们都不知道皇后会如何恼怒。

盛纮打了盛明兰好几个板子,将人关进祠堂罚跪去了。

盛纮:“母亲,今日之事闹得不小,如今如何是好?”

盛老太太:“当初,我拿了大半的嫁妆,才让皇后娘娘亲口认下,自己也姓盛。”

“如今,这六丫头,轻飘飘的一句话,只怕是将皇后彻底惹怒了。”

“此事,更要紧的是官家如何看,若是因此对皇后娘娘心中有了隔阂,只怕盛家的路也是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