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墨兰13
盛纮:“可要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盛老太太:“不妥,此事事关皇后娘娘,想必娘娘也焦头烂额。”
盛纮:“可那平宁郡主已经进宫去了。”
盛老太太:“平宁郡主那是在太后娘娘身边长大,新君不是太后亲子......”
王若弗:“如今那小贱人闯下这塌天大祸,跪了祠堂倒是省了清净,留我们在这里焦头烂额。”
盛纮:“现在不是说那孽障的时候,宫中如今都不知道如何,我们连个打探消息的地方都......”
坤宁殿里,盛墨兰根本没有外界想的那样着急,她整个人懒散的躺着,吃着零嘴儿。
云栽:“娘娘,外面都闹翻了,平宁郡主,刚才进宫去求见太后大娘娘了。”
盛墨兰:“太后能帮她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她这庇护求错地方了吧?”
云栽:“娘娘说的是,这平宁郡主还是没看清局势呢。”
盛墨兰:“官家如今还在处理政事?”
云栽:“是,官家让人送来消息,这些小事儿不用娘娘操心,官家自会处理。”
盛墨兰:“嗯,景琰醒了吗?”
云栽:“太子殿下醒了,官家怕吵到娘娘,带去福宁殿了。”
有时候,人的脑补能力很厉害,尤其是做臣子的,一天天总想揣度上位者的想法。
平宁郡主在太后处什么答案也没得到,回家之后还是不安。
平宁郡主:“这事儿若是不妥善解决,衡儿日后的前程可怎么办?”
齐国公:“是啊,当初哪里想到会有这般事情,这盛家如今好歹也是勋爵人家,怎得,儿女的教养竟然还如此疏于管教。”
齐衡:“我与四妹妹,从来都是发乎于情止于理,说句实话,四妹妹从来就没瞧上我,如今竟然还因为我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齐国公:“唉......”
齐衡:“盛家的学堂,盛六姑娘也一直跟着读,如今想来也不过是嫉妒心作祟。”
平宁郡主:“确实是嫉妒心,可却耽误了你。”
齐衡:“她害了四妹妹,母亲进宫,不知道皇后娘娘如今可好?”
平宁郡主:“能有什么不好?太后娘娘虽然没有直言,但也表明了,如今的大内都是坤宁殿说了算。”
齐衡:“只要四妹妹......皇后娘娘无恙,无论如何,我无妨的。”
平宁郡主:“如何能无妨?你马上便要去科考,若是官家因此事迁怒于你,日后便是真的无望了。”
齐衡:“官家不会的,官家登基之后,从来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齐国公:“便是天人,也不会全然无情,更何况是官家,他的一喜一怒,影响着我们整个大宋...遑论你这一个人。”
齐衡也闭嘴了,可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毕竟四妹妹没事儿。
盛墨兰对他不喜欢,但也不讨厌,便是曾经,他对盛墨兰也只是看不上,但从来没有恶语相向,也不曾算计过她。
盛墨兰不欲对他做什么,倒是这盛明兰,真是让人不可小觑。
这若不是赵易是自己人,此事不论落到谁头上,都是麻烦事儿。
她等着盛家的处理态度,她倒是要看看,这盛家会如何选。
不过盛家的事儿还没有个定论,顾廷烨回京了,到底是男主,即便没有女主的点拨,照样从军。
凭借一身好武艺,在南方的战场上杀出重围,给自己挣下了不少军功,如今跟随大军回京受赏,被封了宣威将军,从四品。
庆功宴上,墨兰自然也会出席,双方见过:“与顾将军倒是多年不见了。”
顾廷烨:“臣顾廷烨见过皇后娘娘,臣恭祝,皇后娘娘凤体安康,福泽绵长,容颜永驻,永享安康!”
盛墨兰:“好,顾二哥还是这般会说话。”
顾廷烨:“不敢当娘娘如此称呼,都是臣该做的。”
赵易:“能得皇后关心,不错,有什么想要的?可跟朕提出。”
顾廷烨:“能得陛下和娘娘赏识,已经是臣的荣幸了。”
赵易:“朕金口玉言,这个愿望愿意给你攒着,日后有了想要的,就来回朕。”
顾廷烨:“是,臣多谢皇上,多谢娘娘。”
太后:“听说,顾将军和皇后也是同窗,不知如今这汴京传的沸沸扬扬的,可是真的?”
顾廷烨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可墨兰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他怎么舍得让她不顺。
顾廷烨:“臣随大军一起进城,并不曾听说什么话。”
太后惹不起赵易,就想着从后宫入手,她身体还好,还有好些日子可活。
可是新皇登基,皇后入住坤宁殿,整个大内都被皇后管控,她被困在了慈宁宫。
想要争权夺利,让自己日后还有话语权,她只能对墨兰下手。
毕竟在她看来,赵易才是皇帝,盛墨兰一个小官家的庶女,不过就是仗着皇帝的宠爱。
太后:“说是齐国公府的小公爷和皇后娘娘经常相互送些东西。”
“这谣言传的沸沸扬扬,本宫好歹是太后,自然也想为皇家去除这不实之言。”
顾廷烨:“齐国公府的小公爷与臣也算有亲,一向都是端方君子。”
“皇后娘娘也是大家闺秀,行事向来周全稳妥。”
“太后娘娘也说这是谣言,便该止于智者,的确都是无稽之谈。”
太后对此不满,还想说什么,赵易打断了:“之前也没什么好机会,这话是越传越离谱。”
“趁着如今,这庆功宴,朕便直言,朕追求皇后之时,就知皇后盛名在外,追求爱慕者众多,朕也不过是其中一个。”
“如今是朕,抱得美人归,自然也该对旁人宽容一些。”
“朕也大约知道,这齐公子,也是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想了也有不少女子倾心,不过是些嫉妒之言,朕也不好太计较。”
赵易的话一落,整个殿都寂静了,没想到堂堂天子,竟然也能说出这番话。
不论其他,官家只对皇后的爱慕,今日之后,怕是要传遍大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