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工地问题
小会议室内,烟雾缭绕。/k?a*n^s`h-u_y.e~.¢c*o?m_
周伟国和赵老四坐在对面,神情都带着些许凝重和探寻。
“老四,寻呼台那边安抚工作做得不错,兄弟们情绪都稳定了。”
李卫东先肯定了赵老四的工作,随即话锋一转:“旧的一页翻过去了,今天叫你们来,是商量怎么把后面的文章做大!”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用力写下了两个词:“北岸明珠”、“药材”。
“卫东,你的意思是?”周伟国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意思就是,手机业务现在是我们的尖刀,必须继续打磨,由我和志强、和平重点盯着。但一个集团,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
李卫东用笔敲着白板:“我们要把资源和精力,向这两块潜力巨大的业务倾斜!”
他看向周伟国:“伟国,药材公司是我们起家的根本,一直不温不火,充当现金奶牛。但现在,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个二道贩子。”
“伟国。”
李卫东目光炯炯:“你马上着手做两件事!”
“第一,向上游延伸!我们那个中药材园区,不能只满足于种几种普通药材。”
“要联合科研院所,引进技术,尝试种植高附加值的珍稀药材,或者搞标准化示范基地!我们要掌握源头,掌握定价权!”
“第二,向下游突破!光是原材料贸易,利润太薄。!s¨a!n¨y¢e\w\u-./o/r·g-”
“我们要考虑深加工!建现代化的饮片厂,甚至……未来时机成熟,可以考虑涉足中成药或者保健食品研发!把东威药材的牌子,从田间地头,一直打到药店的柜台上去!”
周伟国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他一直觉得药材公司可以做得更大,但苦于之前集团重心分散。
此刻得到李卫东的明确支持和战略指引,他立刻挺直了腰板:
“卫东,我明白了!向上游要质量,向下游要价值!我回去立刻组织人手调研,拿出具体方案!尤其是深加工这块,市场前景确实广阔!”
“好!”
李卫东赞许地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向赵老四:“老四,寻呼台的事辛苦你了。”
“现在,有个更硬、更来钱的骨头要交给你啃!”
赵老四一听更来钱,精神头立刻上来了,把之前的郁闷抛到脑后:“卫东你说!干啥?”
“北岸明珠,二期工程!”
李卫东语气加重:“一期预售成功,证明了我们的眼光和能力。但现在楼市升温,竞争对手也开始盯着这块肥肉。”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抢占市场!”
他具体部署道:“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我钉在工地上!”
“第一,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施工进度。拆迁、规划、施工许可……所有环节,你给我亲自盯着,不能出任何纰漏!我要二期比一期提前三个月开盘!”
“第二,提升项目品质和口碑!一期积累的经验要用上,在户型设计、小区环境、物业管理上,要做得比一期更好!我们要让‘北岸明珠’成为临江高档住宅的代名词!”
“第三,启动三期土地的谋划!眼光要放长远,看看周边还有没有可以拿下的地块,我们要形成规模效应!”
赵老四摩拳擦掌,满脸兴奋:“没问题!盖房子这活儿,虽然没卖手机那么花哨,但实在!看着楼一栋栋起来,钱也跟着进来。?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
“你放心,工地上那些牛鬼蛇神,我老四摆得平!保证给你干得漂漂亮亮!”
“很好!”
李卫东对两人的反应很满意:“资金方面,杨小梅会全力配合你们。手机业务回笼的资金,以及集团其他利润,会优先向北岸明珠和药材深加工项目倾斜。”
他走到两人中间,双手按在两人肩膀上,语气深沉而充满力量。
“伟国,老四,东威的未来,不能只押在手机这一块。”
“药材,是我们的根基,要把它做深做透,做成一个稳如泰山的产业!房地产,是我们的加速器,要抓住这波城市化浪潮,快速积累资本!”
“手机战场,是前沿阵地,不能丢,但后方根基和弹药库,更要稳固和充实!我们三线并进,才能让东威这棵大树,根基更深,枝叶更茂!”
周伟国和赵老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被重新点燃的斗志和清晰的奋斗目标。
“明白了,卫东!”
“你就瞧好吧!”
会议结束后,李卫东再次走到窗前。
楼下,赵老四已经风风火火地冲向停车场,准备直奔北岸明珠工地。
周伟国则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快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显然已经开始联络药材领域的专家。
看着他们充满干劲的背影,李卫东深深吸了一口气。
放弃寻呼机,是痛苦的抉择,但更是新生的开始。
他将东威的战略重心,清晰地调整到以手机业务为创新先锋和品牌标杆,以房地产为现金牛和资产放大器,以药材深加工为长远产业根基和稳定器的三大支柱上。
自那日小会议室领了军令状,赵老四如同换了个人。
寻呼台那边未完的琐事被他快刀斩乱麻般处理干净,转头便一头扎进了北岸明珠的工地。
他那辆沾满尘土的吉普车,从此成了工地入口处最固定的风景。
赵老四深知,工地管理光靠图纸和合同不行,得镇得住场子。
他上任第一天,没去项目经理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召集了所有施工队包工头、监理单位负责人,就在二期工地那片刚平整完、还裸露着黄土的空地上开会。
他穿着一身略显紧绷的西装,外面套了件军大衣,脚上蹬着沾泥的劳保鞋,叉着腰往一个水泥管上一站。
“都听好了!我,赵老四!李总让我来负责北岸明珠二期!”
他嗓门洪亮,压过了工地的嘈杂,“我老四没别的本事,就认死理!质量,进度,安全!这三条,谁也别想给我打马虎眼!”
他目光扫过下面那些神色各异的包工头,指了指脚下:“这楼,是咱们东威的脸面,更是将来几百户人家安身立命的窝!谁要是敢在材料上以次充好,在施工上偷工减料。”
他顿了顿,脸上横肉一绷:“别怪我老四翻脸不认人,立马收拾铺盖卷滚蛋!该赔的钱,一分也别想少!”
这番带着江湖气的开场白,没那么多文绉绉的道理,却简单直接,砸在了关键点上。
下面的包工头们交换着眼神,心里都清楚了,这个新来的总负责人,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
赵老四说到做到,真就把自己“钉”在了工地。
他不懂复杂的建筑图纸,但他会看,会问,会比较。
他每天在工地上转悠,眼睛像探照灯一样。
这天清晨,赵老四溜达到刚刚开始绑扎地基钢筋的区域。
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电焊火花四溅。他习惯性地蹲下身,随手摸了摸几根已经固定好的螺纹钢。
手指触感有些异样,不像往常那般冰冷光滑,反而有点涩,借着初升的日光,他眯眼细看,发现钢筋表面有些深褐色的、不均匀的斑点,像是……锈蚀,但又不太像正常的浮锈。
“停一下!”
赵老四嗓门一吼,周围的工人都愣住了。
他招手叫来负责这个区域的包工头老马,指着那几根钢筋:“老马,这钢筋怎么回事?颜色不对,摸着也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