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互联网初现

第一百一十八章互联网初现

秋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李卫东宽大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他指尖无意识敲击红木桌面的笃笃声。

他刚刚亲自开车送儿子小李程去了市机关幼儿园。

看着那小小的身影背着书包,一步三回头地跟着老师走进那栋色彩明快的建筑,心中既有一丝空落,也充满了为人父的欣慰。

“总算又完成一件大事。”

李卫东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桌上那份刚刚送来的、还带着油墨香气的《临江科技信息简报》上。

随手翻开,一则不起眼的短讯吸引了他的目光。

“我国与国际互联网的链接带宽近日再次提升,国内首家大型网络搜索引擎‘搜狐’上线试运营,标志着中文互联网信息服务进入新阶段……”

“互联网……搜索引擎……”李卫东喃喃自语,这几个字眼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尘封的闸门。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已然车水马龙、但尚未被数字浪潮彻底冲刷的城市街道,眼神逐渐变得悠远而复杂。

想起前世的记忆。

“爸,你看我这个短视频火了!十万点赞!”

“老婆,快!双十一抢购!把购物车清空!”

“李总,这是我们基于大数据分析做的市场预测报告……”

“妈,微信视频接通了吗?能看到你孙子不……”

无数来自前世的碎片化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击着他的脑海。

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场景——指尖轻点便能知天下事、相隔万里也能瞬间面对面、一切消费和娱乐皆可在线完成……

与眼前这个还需要靠报纸、电话和大量人力去获取信息、沟通联络、经营生意的时代,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他仿佛看到了那条在九十年代末还只是涓涓细流,但即将在未来二十年内席卷一切、重塑整个世界商业格局和社会形态的信息高速公路。

正以一种无声却无可阻挡的姿态,开始延伸它的触角。

“太快了……还是太慢了……”

他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一种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矛盾。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他深知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将是爆炸性的。

但相比于他记忆中那个高度数字化的世界,此刻的一切又显得如此原始和缓慢。

这时,周伟国拿着一份药材公司的报表敲门进来,看到李卫东站在窗边出神,不由问道:“卫东,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还在想小程上学的事?”

李卫东转过身,脸上恢复了些许平时的沉稳,但眼神里还残留着一丝未散尽的震撼。

他指了指桌上的简报,问道:“伟国,你看这个了吗?关于互联网的。”

周伟国拿起简报扫了一眼,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哦,这个啊,看了。

不就是电脑联网嘛,听说现在主要就是发发电子邮件,看看新闻?感觉离咱们的实体生意还挺远的。

怎么,你对这个感兴趣?”

李卫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伟国,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人们买东西不再需要去商场,坐在家里用电脑就能完成。”

“查找资料不再需要去图书馆,动动手指就有全世界的知识;甚至我们做生意,客户和供应商都在网上找,合同都在网上签……”

周伟国听得一愣,随即失笑摇头:“卫东,你这想法也太……天方夜谭了吧?那得多遥远的事情。”

“咱们现在手机业务刚稳定,药材深加工和北岸明珠三期正是关键时候,哪有精力去琢磨那么虚无缥缈的东西?”

李卫东知道,现在跟周伟国解释不清。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伟国,它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遥远。”

“这样,你私下里留意一下,有没有对计算机、对网络技术比较懂的年轻人,或者这方面有潜力的项目。”

“不要求立刻见效,就当是……撒下一颗种子,先观察着。”

周伟国虽然心里觉得李卫东有些想多了,但出于多年的信任和对他战略眼光的佩服,还是点了点头。

“行,既然你觉得重要,我留意着就是了,不过卫东,咱们现在的摊子已经铺得够大了,步子是不是……”

“我明白。”

李卫东打断他,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要穿透时空:“我只是有种预感,未来的竞争,可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厂房、渠道和线下广告了。”

“一个新的战场,正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形成。”

周伟国看着李卫东凝重的侧脸,不再多言,默默退出了办公室。

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安静。李卫东坐回椅子上,手指在桌面上缓缓划动着,仿佛在勾勒一张无形的蓝图。

他知道,东威集团在手机、地产、药材这三大实体领域的布局才刚刚稳固,但一股更宏大、更颠覆性的力量已经初现端倪。

是继续深耕现有领域,还是现在就开始为那个即将到来的数字时代未雨绸缪?

他闭上眼睛,前世互联网巨头们的起起落落、无数传统企业在数字浪潮冲击下的挣扎与转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巨大的机遇与未知的风险同时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一次……我不能再错过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个新的、关乎东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命运的战略思考,在他心中开始萌芽。

送儿子上学带来的短暂温馨与平静,迅速被一种面对时代洪流的紧迫感和兴奋感所取代。

几个月过去了,冬雪消融,春意渐浓。

东威集团的各项业务在既定轨道上稳步运行,但李卫东心中那份因互联网而起的波澜却未曾平息。

他让周伟国留意计算机和网络人才的事情暂时还没有显著进展,毕竟在这个拨号上网都还是极少数人专利的年代,相关人才如同凤毛麟角。

这天下午,徐志强拿着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兴冲冲地走进李卫东的办公室。

“李总!有个新发现!”

徐志强将报告摊开,指着一页数据:“您看,最近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电脑游戏房,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去的年轻人不少,生意挺火爆。”

“主要是玩一些从海外引进的单机游戏,还有……听说最近有了一种能在几台电脑之间联机对战的游戏,叫什么《毁灭公爵》、《红色警戒》?”

游戏产业东西,李卫东前世的时候也曾听说过,但接触的不多。

为了亲身体验,李卫东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让徐志强带路,来到了临江市刚刚开业不久、规模最大的一家“奔腾电脑游戏房”。

推开玻璃门,一股混杂着烟草、汗味和机器散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昏暗的灯光下,几十台大脑袋的Crt显示器闪烁着幽光,几乎每台机器前都坐着一个全神贯注的年轻人。

键盘鼠标的噼啪声、激动的叫喊声、“死了死了!”“快上啊!”的喧嚣充斥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