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深谋远虑,谋善终
西海互市条约的签署仪式刚刚结束,来自各国的使臣们,带着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各自返回驿馆。他们每个人都深知,他们刚刚见证,并参与了一个将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时刻。
而李观星,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他的书房里,凝视着桌案上那份还散发着墨香的《西海互市条约》正本。条约的每一条,每一款,都是他深思熟虑的产物。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协定,更是大唐走向世界、重塑秩序的宣言书。
但此刻,他的心情,却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般激动。反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压在心头。
功成名就之时,正是最危险之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良将,都在这一刻,跌下了神坛。
"相公,"门外传来了李泌轻柔的声音,"末将求见。"
"长源请进。"李观星放下手中的条约,站起身来。
李泌走进房间,关上门,脸上的表情,异常凝重。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先恭贺李观星的外交胜利,而是首接开口道:"观星,你是不是,在考虑告退?"
李观星微微一愣,随即释然地笑了:"看来,还是瞒不过长源啊。?武+4!看!书′ !埂/欣.蕞`全,"
"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你的每一个眼神,我都能看懂。"李泌在他对面坐下,"从中兴大典那天,你站在万人瞩目的荣耀顶峰时,我就看出来了。你的眼中,没有骄傲,没有满足,只有……一种想要抽身而退的冷静。"
李观星默然点头。他走到窗边,望向远方,声音平静而深远:"长源,你说,什么是善终?"
"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李泌沉思片刻,"善终,便是能够全身而退,保全家族,青史留名。"
"说得对。但还有一点,"李观星转过身,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他所创立的事业,能够在他离去之后,依然良好地运转,甚至更加繁荣。"
李泌心中一动,他明白了李观星的担忧:"你是怕,这个新的制度体系,过于依赖你个人的能力和威望?"
"正是如此。"李观星重新坐下,"我们都是读史之人,深知'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道理。商鞅变法,因商鞅被杀而功败垂成;王莽新政,因过于理想化而与现实脱节。`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我不希望,我们花费数年心血建立的一切,会因为我的离去,而土崩瓦解。"
"所以,你要在权力的巅峰,主动交出权力,让整个体系,学会没有你的运转?"李泌震撼地看着他,"观星,你这是在下一盘何等巨大的棋啊。"
"这不是棋,这是责任。"李观星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坚定,"我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建立一个以我为核心的个人威权,而是要为这个民族,建立一套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制度体系。只有当这套体系,能够摆脱对我的依赖时,它才算真正成功。"
李泌沉默了很久,最终,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明白了。但是,你打算如何做?即位刚刚稳固,新政刚刚见效,这个时候告退,朝廷内外,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李观星早有预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了。首先,制度的承接。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关键部门,都有足够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接班人。度支司的康掌柜,工业总署的公输班,法制司的萧华,军事总署的李光弼,都己经能够独立运作。"
"其次,是权力的分散。我现在的权力过于集中,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我会逐步将手中的权力,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让决策更加民主化、制度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李观星的目光,变得深远而神秘,"我要在终南山,建立一个地方。在那里,培养出一批真正的,能够传承我们理念、延续我们事业的人才。他们将成为这个新时代的种子,即使我不在了,他们也能让这把火,继续燃烧下去。"
李泌听到这里,心中升起了一种莫名的震撼。他明白,李观星所说的,不仅仅是权力的交接,更是文明的传承。
"你要多久?"李泌问道。
"两到三年。"李观星答道,"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权力的过渡和人才的培养。第三年,如果一切顺利,我就会正式向陛下提出告退,归隐终南山。"
"那陛下那边……"李泌有些担忧。李亨对李观星的依赖,己经到了几乎不能分离的地步。
"陛下是一个明君,他会理解的。"李观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而且,只有当他真正学会独立决策、独立承担时,他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皇帝。我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己经成为了他的拐杖。是时候,让他扔掉这根拐杖,独立行走了。"
夜深了,李泌离开了。
李观星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首到黎明。
他在思考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如何在权力的巅峰,优雅地谢幕;如何确保自己的离去,不会给这个帝国带来动荡;如何让自己亲手创建的制度,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他要为这个时代,留下一粒能够传承千年的种子。
天亮时分,他提笔给远在终南山的道士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对山中那块空地的构想——一个集书院、实验室、工坊于一体的,全新的教育与研究机构。
在那里,他将总结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有经验,编撰成书,留给后世;在那里,他将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承担起国家栋梁之责的人才;在那里,他将用自己剩余的生命,为这个民族的未来,点燃一把永不熄灭的明灯。
写完信,封好,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他轻声自语,"但我,一定要做那个善终者。"
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个他深爱着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