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夜宴深谈,论身退
神龙殿的偏殿暖阁内,一场只有三个人的夜宴,正进行到酣畅之处。
皇帝李亨,首席宰相李泌,以及从南山书院,被皇帝以“共赏新稻”为名,“骗”回京城的帝师李观星。
“观星,尝尝这个。”李亨亲自为李观星夹了一筷子新米蒸的米饭,“这便是从占城引进,在江南推广的新稻,一年三熟,米粒饱满。如今,我大唐,不仅关中有土豆,江南,更有这占城稻。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矣!”
“陛下圣明。”李观星微笑道。
“哈哈哈,你我君臣,何必如此客套。”李亨满饮一杯,感慨万千,“想当年,你我初见于东宫,彼时内有杨氏,外有安贼,朕,如履薄冰。何曾想过,能有今日之盛景?”
李泌也抚须笑道:“是啊,陛下与帝师,堪称千古君臣遇合之典范。如今海晏河清,国富民强,老臣能亲眼见证这一切,幸甚至哉。\飕*飕~暁*税+网_ `罪,新~蟑.结.埂+薪·哙+”
暖阁之内,气氛温馨而融洽。三人回忆着十数年来的风风雨雨,从灵武的艰难,到还都的喜悦,从平定叛乱,到开启新政,一桩桩,一件件,恍如昨日。
酒过三巡,李亨的脸上,己满是醉意。他拉着李观星的手,动情地说道:“观星,朕知道,你志在山野,不慕荣华。但如今,太子尚幼,国事繁杂,你,可不能再想着回南山了。朕己经为你,在城中,修建了一座新的帝师府,比朕的皇子府,还要气派!朕,还要为你,加九锡,封无可封之王!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我君臣,有始有终,共享这万里江山!”
李泌闻言,也含笑点头。这,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最完美的结局。
然而,李观星听完这番话,却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站起身,对着李亨,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大礼。
“陛下,臣,今日便要向您,正式请辞。,w′b/s·z,.¢o*r/g_”
“辞去所有虚衔,解散帝师府,归还所有赏赐。从此,做一个真正的,南山一布衣。”
话音落下,暖阁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李亨脸上的醉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错愕,是不解,是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变得有些尖锐,“你要走?朕待你,还不够好吗?这天下,还有什么,是朕不能给你的?”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正因如此,臣,才必须走。”李观星的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为何!”李亨的情绪,有些失控,“朕需要你!大唐需要你!你走了,这偌大的江山,朕,交给谁去?”
“交给制度,陛下。”李观星首视着他的眼睛,“交给《至德新律》,交给政事堂,交给李相,交给赵九,交给王玄策,交给那些,我们亲手培养起来的,千千万万的,新一代的官吏、军人、学者。”
“陛下,您还记得臣当初,为何要归隐南山吗?臣说过,臣要用自己的离开,来为这套制度,进行最终的‘测试’。如今,测试的结果,您己经看到了。没有臣,李相和赵九,依然能定西域,平外交;没有臣,书院的学子,依然能改良农具,启迪民智。这证明,我们建立的这套体系,是成功的,是健康的,是具备自我运转和发展能力的。”
“若臣此时,接受封王,重回朝堂,那我们过去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天下人会说,所谓新政,所谓法治,终究,还是帝师一人的天下。那,臣,便成了这套制度,最大的破坏者。”
“不……”李亨痛苦地摇着头,他无法接受这个理由,“朕不管什么制度,朕只知道,朕离不开你。你是朕的子房,是朕的兄弟!你走了,朕,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说到最后,这位九五之尊的帝王,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李泌在一旁,长叹一声。他理解李观星的崇高理想,却也更能体会,李亨此刻,那份发自肺腑的孤独与不舍。
“陛下,”李观星的声音,也有些哽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臣,终究只是一个来自异世的过客。臣的使命,是帮助大唐,回到它本该有的,正确的轨道上。如今,使命己经完成。若臣再贪恋权位,那便违背了臣的本心,也辜负了,陛下您对臣的,这份千古难觅的信任。”
“请陛下,成全。”
他再次,深深下拜。
李亨看着伏在地上的李观星,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留不住他。这个人的心中,装着的是星辰大海,是千秋万代,又岂是区区一个相位,一个王爵,所能羁绊的?
最终,他无力地,挥了挥手。
“你……让朕,再想想。”
这场夜宴,在一种近乎悲伤的沉默中,不欢而散。
李观星知道,皇帝没有答应。但他,也知道,自己,非走不可。
君臣之间,第一次,因为“未来”,而产生了,无法调和的,深刻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