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帝王心事,起波澜

乾元十年,夏。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

洛阳的暑热,似乎丝毫影响不到皇宫的威严。紫宸殿内,冰块散发着丝丝凉意,但皇帝李亨的心,却如同被一团看不见的火,炙烤着。

他刚刚批准了那份由帝师李观星草拟的,《宰执推举考评条例》。从理智上,他知道这是对大唐江山百利而无一害的万全之策。但从情感上,这却像是一份……诀别书。

李观星,在用这种无可指摘的方式,安排好一切,然后,便要彻底地,从他的世界里消失。

“陛下,这是龙武军新一期的军官晋升名单,请您御览。”新任的内侍监,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份奏疏。

李亨接过,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只看一眼便交给兵部核准。他反常地,一字一句,看得极为仔细。¨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这个王玄策的副将,叫什么名字?”他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看似随意地问道。

“回陛下,此人名叫陈涛,乃是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在上次平定西域的战事中,立有大功。”

“嗯。”李亨点了点头,用朱笔,在那个名字上,画了一个圈。“朕记得他,是个忠勇之士。让他来做朕的宿卫都尉吧。”

内侍监心中一凛,不敢多言。宿卫都尉,虽品级不高,却是负责皇帝贴身安全的禁军核心。将一个军功卓著的年轻将领,从前线调回身边,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这,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李亨开始频繁地,召见六部九寺的中下级官员,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世、履历,甚至亲自过问他们的婚配、子女。′精?武_晓′税_徃^ ¨埂.欣~醉,快/他赏赐了神策军的将士,亲自检阅了他们的操练。他还破格提拔了几名在“宰执推举条例”中,并未名列前茅,但对他个人,却极为恭顺的官员,进入政事堂,担任一些次要的职务。

他的所有举动,都完美地,控制在《至德新律》的框架之内。他没有破坏规则,他只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自己作为君主的个人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像一个即将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试图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对这个玩具,依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首席宰相李泌的眼睛。

“陛下,这是在为自己,寻找新的‘安全感’。”在与柳宗元的私下密谈中,李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帝师的即将离去,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不安。他害怕,那套冰冷的制度,无法像帝师本人一样,随时为他排忧解难。所以,他要重新建立一套,只忠于他个人的,小小的权力核心。”

“那……我等该如何是好?”柳宗元忧心忡忡,“是否该上疏劝谏?”

“不可。”李泌摇了摇头,“此时劝谏,只会激化矛盾。陛下此举,源于情,而非源于恶。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让制度,展现出比任何个人,都更强大的力量。当陛下发现,即便没有那些‘小动作’,帝国这艘大船,依然能稳健航行时,他的心,自然会安下来。”

说罢,李泌将一封密信,投入了火盆。那封信,本是打算送往南山,向李观星通报此事的。

“帝师的考验,不仅是给我们的,更是给陛下的。”李泌看着跳动的火焰,轻声自语,“这一关,需要陛下,自己走过去。”

南山,稷下书院。

李观星正与皇太子李适,在田间,观察着一种新嫁接的果树。

一名书院的信使,匆匆赶来,递上了一份来自洛阳的《朝报》。

李观星展开,目光扫过那些关于皇帝召见官员、检阅禁军的报道,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

“老师,父皇他……是不是不想让您走?”己经十二岁的李适,人小鬼大,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李观-星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没有回答。

他只是抬起头,望向洛阳的方向,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一丝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他知道,李亨,终于开始,学着做一个真正的,孤独的帝王了。

而这,正是他离开前,最想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