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0012

    朱后兆为暴君之事,虽非她所传,但她确使人广为散布。


    先毁其名,而后入宫,方能顺理成章。


    此皆为大元南下之布局。


    大元,皇朝中翘楚,侵扰大明已久。


    赵敏入宫,意在毁之,令其荒废朝政。


    不久,大明必将四分五裂,百姓起义,武林亦将趁机割据。


    彼时,便是大元南下之时。


    可以说,皇朝派遣的女子,大都怀揣同一目标:令大明朝廷衰落,天子沦为傀儡。


    然而,也有人对此漠不关心,譬如王语嫣与黄蓉,她们被迫作为礼物送来。


    大理与大宋国力弱小,为求自保,只能依附这些皇朝,即便是最弱的大明,也非她们所能轻易招惹。


    武曌则是个例外,她肩负大唐使命而来,目标不仅在于迷惑朱后兆,还需配合长孙无忌,为大唐谋取更多利益。


    一夜匆匆流逝,大明朝会即将开启。


    次日,大明第二扬朝会如期进行。


    “皇帝驾到!”


    亲信太监尖声宣告。


    朱后兆身着九爪龙袍,身姿英挺,气宇轩昂,缓步迈向龙椅。


    “陛下!”


    满朝文武跪拜行礼。


    “平身。”


    朱后兆端坐龙椅,目光扫视群臣,淡然开口。


    众人起身,低头恭立,臣子不得直视皇帝,此为规矩。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亲信太监上前通报。


    诸葛正我即刻出列,向朱后兆禀报:“陛下,铁胆神侯朱无视已归,现于殿外候见。”


    朱后兆闻言,眉头微蹙,疑惑其为何未参加朝会。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淡然摆手:“宣他进来。”


    两名蒙面高手应声而动,身形如电,瞬间消失于大殿之中。


    这一幕令诸多大臣暗自心惊,尤其是严嵩、裴矩、李斯、长孙无忌等人,对皇帝侍卫的实力深感敬畏。


    群臣对朱后兆的敬畏之情更甚。


    同时,也有人心中既感痛快又添忌惮,皇帝身边的势力,着实不容小觑。


    不久,朱无视手提木箱,面色凝重步入大殿。


    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随之弥漫开来,立刻吸引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不少人心中已猜到箱中之物——人头。


    那些曾参与过斩首的臣子,更是对这股味道感到熟悉而恐惧,这将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阴影。


    朝堂之上,众文官面露苦色,几欲作呕,却只能隐忍。


    失态之举,轻则贬职,重则受杖责、扣俸,绝非儿戏。


    世间纷扰,礼仪依旧森严。


    百官朝班与入朝次序,皆依品级而定,违者必遭弹劾,处罚由帝定夺。


    “臣朱无视,参见陛下!”


    朱无视步至殿前,向朱后兆行礼。


    “起。”


    朱后兆瞥见朱无视手中之箱,面露悦色。


    “谢陛下!”


    朱无视起身,高举箱子,正色道:“陛下,反贼平南王首级在此,臣已斩之,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不敢置信之余,心中暗自嘀咕。


    朱无视?何时竟成了忠君之士?莫非戏言?


    李斯面色阴沉,眉头紧蹙,心中疑惑重重:“朱无视野心勃勃,何以听命于帝?”


    长孙无忌亦是一脸茫然,呆立当扬。


    严嵩目光深邃,内心翻腾。


    身为首相,他位仅次于帝,素来对朱后兆不以为意,视其为稚嫩少年,手段不过是偶得之幸或他人所授,终难成大器。


    大明之未来,理应掌握在他们手中。


    然今日之事,令他心生疑虑:难道朱后兆确有智谋?


    嘶!


    若是事实如此,真乃骇人听闻!


    朱后兆年仅十六,尚未及笄,怎能有此等手段?


    此刻,满朝文武皆被皇帝这雷厉风行的作为震慑。


    平南王之事,尚未耳闻,其人已被皇帝裁决!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众人皆低头不语。


    “哈哈哈哈哈,皇叔果然不负朕望!”


    朱后兆龙心大悦,打开太监呈上的箱子,果见平南王之首级。


    他望向朱无视,笑道:“皇叔此番立下大功,欲求何赏?”


    “陛下,臣尽臣子本分,若定要赏赐,恳请陛下赐臣一副墨宝。”


    朱无视谦逊道,护龙山庄之匾已旧,得陛下墨宝,心满意足。


    他并未贪图更多,非不愿,实不敢也。


    身为皇叔,地位尊崇,权倾朝野,又兼皇室血脉。


    若有所贪,恐性命难保。


    朱后兆之问,实则试探。


    若索权柄,无异于自寻死路。


    皇帝欲杀人,何须理由?


    然亦不能一无所求,否则反遭猜疑。


    求一幅字,既可表忠诚,又可明心志,还可给皇帝颜面,一举多得。


    朱无视曾怀登基之念,欲避嫌疑,需有自知之明。


    他深知此事皇帝或已知晓,平南王之谋,护龙山庄仅触皮毛,而皇帝却洞察秋毫。


    可怕至极!


    念及此,他夜不能寐。


    故而断定,皇帝已知真相。


    未取其命,或因尚有价值,且为皇室中人,不可轻动。


    但这绝非不可杀或不敢杀之意。


    若非如此,平南王或许能免于一死。


    身为大明资深重臣,兼具皇叔身份,且长期执掌护龙山庄,朱无视绝非愚钝之人,实则精明异常。


    智者行事,自当有智之举。


    他选择了一条既明智又安全的道路。


    ……


    “哈哈哈哈,皇叔实为朕之良臣,若满朝官员皆有皇叔一半能耐,朕也不必为国事操劳。”


    朱后兆大笑,内心却暗讽老谋深算,同时把矛头对准满朝官员。


    “陛下,臣等亦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臣这番对话,让满朝官员面露尴尬,心中暗酸。


    他们心中暗想,若都像朱无视这般,陛下之位恐难保。


    但见矛头转向众人,他们纷纷回避,纷纷下跪表忠心。


    表面的忠诚还是要展现的,至于内心所想,自是另一码事。


    毕竟朱后兆无法洞察人心。


    “都起来吧!动不动就跪,朕又没说不信任你们。”


    朱后兆挥手示意,心中却暗自冷笑。


    你骗我,我也敷衍你,待我找到机会,再收拾你。


    目前还需维持表面和谐。


    毕竟用人要尽其才,待其价值耗尽,再行处置。


    “谢陛下!”


    “嗯!”


    朱后兆不再理会群臣,转向朱无视:“皇叔既有此言,此事朕允了。”


    “但皇叔立下大功,若仅以字画相赠,恐遭人非议朕薄待功臣。”


    “早年天香国曾进贡一枚天香豆蔻,此乃稀世珍宝。


    朕知皇叔已有一颗,另一颗在母后处。


    皇叔立下大功,朕便厚颜,也要为皇叔凑成一对,皇叔可满意此赏赐?”


    闻言,朱无视震惊不已,激动得跪倒在地,高声道:“臣极为满意,谢陛下隆恩,今后定当为陛下、为朝廷竭尽全力。”


    说完,朱无视猛然醒悟。


    天香豆蔻共有三颗,两颗可救人性命,三颗则能永葆青春。


    陛下既知此事,那他是否已掌握素心的存在,甚至第三颗的下落?


    如今陛下赐他一颗,他便拥有两颗,足以唤醒素心。


    若得第三颗,素心便能青春永驻。


    他立下功劳,得此两颗。


    但若陛下知晓他对素心的深情,那……


    牵挂!


    他不能失去素心。


    念及此,朱无视心中苦笑,意识到自己已被完全掌握。


    但为了素心,即便受制于人,他也甘愿认输。


    他心意已决,誓要全力为朱后兆效劳。


    既是为了寻得第三颗天香豆蔻,也希望素心能醒来,让他有所挂念,不再孤单。


    朱后兆的意图,他心知肚明,无论原因何在,都得接受。


    此刻,朱无视的所有野心,都随着素心的醒来而烟消云散。


    “无妨,小事一桩,我即刻送往皇叔府邸。”


    朱后兆含笑点头,目光深邃地瞥了朱无视一眼,随即恢复常态。


    朱无视如此识趣,朱后兆自然会有所奖赏。


    然而,他的话,朱后兆并未全信。


    这便是帝王之心,从不轻信他人,因为人心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