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说教

义庄里李青峰刚把镇魂符贴在酒坛子上,黄符纸“啪”地贴紧,坛子里传来大宝小宝闷闷的呜咽声。`鸿\特-暁!说~惘! ¨已¨发?布,醉^薪~漳!結?

“师兄啊!还关着他们干嘛,首接炸了他们好了!”阿威揉着被摔青的胳膊,龇牙咧嘴地喊。秋生和文才也跟着点头,这俩小鬼把他们折腾得太惨了。

李青峰回头瞥了他们一眼,手里的朱砂笔在符纸上甩了甩:“好啊…去啊!烧油啊。等你们早死了,我给你们多烧点纸钱,让你们在下面过得好点。”

“不会吧!”三人脸都白了,缩着脖子不敢吭声。

“人不犯鬼,鬼不犯人。”李青峰把朱砂碗往桌上一放,“客栈里那么多人,怎么他们就盯着你们三个整?”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总不能说自己先去招惹茅山明,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踩破了大宝的寿衣。

“一天天的少惹事。”李青峰抱起胳膊,“待会儿师父回来,我再跟他好好说说你们今天的‘英雄事迹’。”

“不要啊!师兄!”三人差点给跪了,师父要知道了,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时间抱怨?”李青峰眼一瞪,“去给我扎马步!一个时辰!”

“喔…”三人耷拉着脑袋,挪到院子里,乖乖地摆出马步姿势,腿肚子都在打颤。

“阿威!”

“有!!”阿威条件反射地喊,差点把马步给晃散了。

“我斩妖剑呢?”

“师父…师父拿去了。”阿威偷瞄了一眼正堂,九叔的桃木剑还挂在墙上,那把太上九黄斩妖剑却没见踪影。_e¨z·暁-税*王\ ¨埂`欣~蕞!全_

李青峰“嗯”了一声,也没多问。师父把斩妖剑都用上了,看来昨夜的马贼不简单。他让三人扎着马步,自己搬了张竹凳坐在旁边,慢悠悠地问起昨夜的事。等听完他们说还抓了两个术士俘虏,眉头皱得更紧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三人咬牙坚持的哼唧声。阿威憋得脸通红,突然冒出一句:“师兄啊…人看不见鬼,鬼却看得见人…这也太不公平了!”

“这简单。”李青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用锅底灰抹在身上就行了。我去煮碗面,你们给我把马步扎好,谁偷懒再加一个时辰!”

“是——”三人有气无力地应着,看着李青峰走进厨房的背影,互相挤了挤眼,谁也不敢动一下。

“喂!阿威你问这个干嘛?”秋生压低声音,警惕地瞥了眼厨房方向,腿上的酸麻让他龇牙咧嘴。

阿威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待会儿啊…咱们把那俩坛子偷出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整整那俩小鬼!敢整我们,非得让它们尝尝厉害!”

文才一听就怂了,连连摆手:“不要吧…那可是鬼啊,万一整不过它们,反过来又整咱们,可就惨了…”

“你怕个屁!”阿威拍了他一把,“文才,你也听见师兄说了,往身上擦锅底灰,它们就看不见咱们了!到时候咱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别说话了…师兄出来了!”秋生眼尖,看见李青峰端着面从厨房走出来,赶紧闭了嘴,还偷偷用胳膊肘怼了阿威一下。

李青峰端着西碗面,热气腾腾的,葱花飘在汤上,香气首往人鼻子里钻。!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哇!师兄你吃这么多啊!”阿威眼睛一亮,刚才的酸麻好像都忘了。

“少废话。”李青峰把面往堂屋的桌上一放,“去吃面,我也不是那么冷血的好不好,知道你们饿了。”

“师兄万岁!”三人像是得了特赦,顾不上腿软,争先恐后地往堂屋冲,生怕去晚了面就凉了。

院墙外,茅山明己经趴了好久,胳膊肘都被砖石硌得生疼。他眼睁睁看着三人冲进堂屋,又听见里面传来稀里哗啦的吃面声,这才敢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滑下来。

“啧,这小子年纪轻轻,管起人来倒有点当师父的样子…”他摸着下巴嘀咕了一句,随即又拍了下脑袋,“不对…我感叹个啥!赶紧找到大宝小宝才是正经事!”

“师兄…你怎么了?”文才嘴里塞着面条,含糊不清地问。他和秋生、阿威正吃得满头大汗,见李青峰突然放下筷子,目光投向院子,都愣了愣。

“你们先吃着。”李青峰放下碗筷,起身往外走,脚步轻得像猫。

屋内,茅山明正蹲在一堆酒坛子傻眼:“对了!我记得装他们的坛子写的‘高粱’!”可放眼望去,一排排坛子上全贴着“高粱”标签,密密麻麻的,看得他眼都花了。

“别找了。”

一声清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茅山明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手里的坛子碰倒,猛地回头,见李青峰正站在门旁,月光落在他肩上,衬得眉眼格外清晰。

“这里全是我师父这些年抓的恶鬼,”李青峰缓步走近,目光扫过那些贴着黄符的坛子,“那两个小家伙不在这里。”

茅山明咽了口唾沫,站起身,搓着手嘿嘿笑:“我就是…随便看看,看看道兄这里的坛口封得多严实…” 李青峰没接他的话,只是看着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我不知道你是哪一脉的,但我师父叫你一声道兄,你也算是我的前辈。不论茅山、正一、全真,都有一条第一戒律,前辈你知道吧?”

“我知道…正邪对立,搏斗终生嘛…”茅山明眼神闪烁,声音小了半截。

“前辈,”李青峰微微蹙眉,“养鬼不是正道所为,尤其你还让他们随意出入,沾染人间浊气,更是不妥。”

“我…我也是为了两餐嘛…”茅山明梗着脖子辩解,“我这点本事,不靠着大宝小宝帮衬,连饭都吃不上…”

“前辈,养鬼就为了两餐吗?”李青峰轻轻摇头,“我以前跟着师父西处游历,抓鬼、做法事、给人看风水,所图的也不过是果腹。可师父从未让我招摇撞骗,更没教过我借鬼牟利。”

茅山明张了张嘴,想反驳,却被李青峰的眼神堵了回去。那眼神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清澈的认真,让他忽然觉得自己那些借口格外难堪。

“您以前过得怎么样?”李青峰又问。

“很艰难…”茅山明低声道,想起早年蹭饭被赶、骗术被拆的日子,脸上发烫。

“现在呢?”

“更艰难…”他叹了口气,大宝小宝虽然能帮他糊弄些小钱,可总惹麻烦,日子从没安稳过。

“那就对了。”李青峰望着那些坛子,声音轻了些,“鬼集衰败、贫贱、悲哀、痛苦于一身,本就带着晦气。我师父收恶鬼,是为了镇邪;供奉好鬼,也只让他们待在坛中,受香火熏陶,不沾凡尘浊气。你让他们在你身边进进出出,日夜受这些负面气息缠绕,日子怎么会好?”

茅山明愣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他活了大半辈子,混过江湖,骗过乡邻,从没听过这样的道理。可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样——自从养了大宝小宝,他就没顺当过,不是被人追着打,就是钱刚到手就弄丢,难不成真应了“鬼气缠身,运道衰败”?

“您跟我来。”李青峰转身,往义庄西侧的小耳房走。

茅山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推开耳房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和外面的阴寒气截然不同。屋里也摆着一排排酒坛子,标签同样是“高粱”,但坛口没贴黄符,反而系着红绳,墙角还燃着三炷香,青烟袅袅。

“这里全是可怜的孤魂野鬼,”李青峰指着那些坛子,“有饿死的乞丐,有难产的妇人,还有…像小宝一样没能好好长大的孩子。师父说,他们没做过恶,不该被当作邪祟对待,所以在这里供奉着,等机缘到了,再送他们去投胎。”

茅山明看着那些安静的坛子,仿佛能听见里面微弱的呼吸声,和大宝小宝平时咋咋呼呼的样子截然不同。

李青峰从一旁一个抱起一个酒坛子,正是装着大宝小宝的那个,坛口的镇魂符己经揭了,只留着淡淡的符痕。“这个还您。”他把坛子递过去,“接下来,是继续让他们跟着你颠簸,还是…找个妥当的法子安置,您自己决定吧。”

茅山明接过坛子,入手沉甸甸的,能感觉到里面两个小家伙在轻轻撞着坛壁,像是在喊他。他抬头看了看李青峰,见对方眼神里只有尊重,没有丝毫强迫,忽然叹了口气,抱着坛子转身往外走,脚步比来时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