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1767章 北国的诱惑(第二更,求订阅)

第1767章 北国的诱惑(第二更,求订阅)

意外总是无处不在,只不过,有些意外是悲剧。

直到现在,在法院里候审的王嘉和脑海中仍然一片混乱。事件已经发生了半个月,他依然无法完全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一点——自己死定了!

毕竟,很多时候都是,谁死谁有理。

正因如此,他甚至想过认罪,如果处罚不重的话。

直到那个律师出现在监狱,告诉他:

“别放弃,你能赢!”

随后律师出面帮助他办理了保释手续,让他能够和家人见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位宋律师不断的向他询问着案发前后的细节。

现在终于要开庭了。

在王嘉和在法庭候审的时候,宋耀祖已经提前抵达了法院。他刚下车,还没走上台阶,就被一群记者团团围住。

“宋律师,宋律师,听说你准备为杀人凶手做无罪辩护,是吗?”一名记者大声问道。

宋耀祖停下脚步,冷静地回应:

“请注意你的用词。在未经审判之前,所有人都是无罪的。况且,这只是一次意外。”

“宋律师,你认为这场悲剧真的是意外吗?”另一名记者紧追不舍。

宋耀祖微微一笑,语气坚定:

“我的当事人所有的行为都没有触犯法律。他当时是正常驾驶汽车,

不幸的是,死者自己打开了车门,从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跳车,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法律保护的是守法者,而不是谁死谁有理。”

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提及驾驶员耳背听错目的地之类的问题。

这些细枝末节还是留给法庭吧。

“宋律师,你是否认为死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又一名记者问道。

宋耀祖点了点头: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做出了危险的行为,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的当事人是无辜的,他只是在正常驾驶,却因为死者的行为而陷入了麻烦之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悲剧,但是我的当事人并不是这场悲剧的主导者。”

记者们还想继续追问,但宋耀祖已经转身走向法院大门。他知道,接下来的庭审才是真正的战场。

法庭内,旁听席上早已坐满了人。除了死者的家属,还有许多记者。原本这场案件的热度并不高——一名女乘客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突然打开车门跳车,当场死亡。

媒体最初只是简单报道了一下,但是不曾想因为案件太过奇葩,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各种争论也随之产生了。

随着宋耀祖申请法庭命令,禁止报社使用“杀人者死”等词语进行“私设法庭”,案件的热度骤然上升。

更让人震惊的是,宋耀祖竟然主张被告无罪。这一举动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大小报社的记者蜂拥而至,试图抓住这一热点。

法官张成俊走进法庭,众人起立。他扫视了一眼乱哄哄的法庭,拿起木槌敲了一下,沉声道:

“安静!从现在开始,任何扰乱法庭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干扰法庭秩序,将接受司法处置。”

法庭内立刻安静下来。

检方首先对王嘉和提出了多项指控,包括过失致人死亡。

sea是英美法系,刑法将杀人罪分为谋杀罪和非预谋性杀人罪。而二级谋杀,是指有杀人的故意,而其杀人行为并非经预谋或计划。

地检起诉“二级谋杀”,显然也是考虑到这一案件没有杀人故意的证据,但是,如果罪名成立的话,最高仍然可以判处20年。

“被告人律师,你的动议书中申请了无罪辩护,是吗?”

张成俊法官看向宋耀祖,问道。

“是的,法官大人。”宋耀祖站起身,语气坚定,

“我的当事人当时是正常驾驶,而死者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突然打开车门跳车。

但凡是个正常人就无法预见乘客会从时速80多公里的车上跳车;

但凡是个正常人在没受到任何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就不会从时速80多公里的车上跳车。

而且根据交通鉴定部门的鉴定,当时的时速很有可能达到100km。

一个正常人又怎么可能会从这样的车上跳下来呢。

因此,我认为死者的死亡完全是由于她自己的行为——咎由自取。”

他的话音刚落,旁听席上顿时骚动起来。有人站起来大声咒骂,甚至有人试图冲向被告席。

镁光灯闪烁,记者们疯狂地记录着这一幕。法警迅速上前维持秩序,法官再次敲响木槌,警告旁听席保持安静,并将两名拍照的记者驱逐出法庭。

庭审继续进行。检察官详细陈述了事件的经过,王嘉和坐在被告席上,面色苍白。每当听到事故的描述,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晚的惨状,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悔恨。

当时他应该拉住对方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像之前的辩论一样——坐在驾驶席上的他是不可能伸手骚扰坐在副驾驶席后方的女乘客。

这也排除了女乘客面对危险的可能——一个思维正常的驾驶员是不可能在车速高达100km时还分神去骚扰坐在后排的女乘客。

“……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一点,正是因为被告人一再忽视死者的喊声,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而这一切……”

“我抗议!”

宋耀祖突然打断了检察官的陈述,“检察官在陈述中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死者死因是从正在行驶的汽车中跳出来所导致的。检察官不要误导陪审团。”

宋耀祖得到了法官的支持,要求陪审团忽视检察官推断后,在确认检察官没有其他的问题后,轮到宋耀祖询问证人了。

在几经询问之后,宋耀祖拿出一份口供说道。

“这份口供是你给警方做出来的供述,是吗?”

随后宋耀祖就翻开口供,提出了他的问题,并且转向陪审团说道。

“请陪审团注意,车内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我的事人所提供的包括他隐约听到死者的几次喊声。

他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添麻烦,只需要一句没有听到就可以了。

但是我的当事人是诚实的,因为中耳炎导致的暂时听力障碍的问题他确实没有听清楚,也确实产生了一些误会。

但这并不是导致死者死亡的关键。”

接着宋耀祖特别强调道:

“问题的关键是——她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自己打开了车门,跳下了高速行驶的汽车,这导致了她的死亡。

根据现场勘查,车门把手上只有死者的指纹,而我的当事人并没有,也不可能在时速高达80km的汽车上,对死者有任何骚扰性的行为,只是一个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的普通出租车司机而已。

就因为乘客的主观臆测,她自己主动的跳下了车,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当事人就有罪。

我的当事人不需要也不能为别人的错误付出代价。”

接着他转向陪审团,语气坚定道:

“我需要提醒陪审团再次注意到,是死者自己打开了车门,并且跳下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所有的证据都无法表明我的当事人曾经加害或者威胁过死者。

死者所谓的跳车的行为,是她个人主观决定的,到现在我们都法得知当时他到底在想什么或者因为什么跳了车,但是,这与我的当事人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而已。

尽管检方一再假设我的当事人可能在汽车上对死者进行了骚扰。

但是,在法庭上没有证据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

而且,也没有人能够在时速高达80km的汽车上。松开方向盘去骚扰一个坐在汽车后排的乘客。”

宋耀祖的无罪辩护建立在一个核心原则上——死者自己打开了车门,然后自己跳下了汽车。

他请来了法医专家,详细解释了死者的伤势与跳车行为的关系,并展示了现场勘查报告,证明车门把手上只有死者的指纹。

随着庭审的深入,所有的证据都在朝着对驾驶员有利的方向发展。

“各位陪审员,”宋耀祖在结案陈述中说道,

“首先,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此案的审理。相信通过所有的证据,你们已经得出一个结论——死者的死亡完全是一场意外。

而导致这场意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我的当事人——尽管向检察官一再强调——这件案子因为我的当事人有听力障碍所导致的。

但这并不违反法律。我们的法律并没有禁止有听力障碍的人驾驶汽车,当然他们需要在助听器的配合下。

是我的当事人,他并不是听障人士,他是因为中耳炎所导致的暂时性的听力障碍,而且根据医生的证明这种短暂的听力障碍,并不影响驾驶汽车。

虽然这致使他听错了目的地,驶向了另一个方向。当然这是一个错误。

他是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责任,就是需要做出相应的赔偿,但这只是民事赔偿。

这仅仅只是对意外做出的赔偿,而不是为其他人的错误付出刑事责任。

毕竟,无论是谁都没有也不可能预判到死者会自己在时速接近100km的汽车上打开车门,然后跳了下去。

当然没有任何人会有这样的预判,因为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一事件的核心就是——死者自己打开了车门。

我相信诸位陪审员已经明白了这一案件的关键!

如果一定要有人负责的话,那么就是死者用她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我的当事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守法公民,认真工作、生活,遵守法律。不幸的是,有人做出了危险的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各位陪审员,法律就是法律,它保护的是守法者,他所保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而不是谁死谁有理!”

他的话音刚落,旁听席上再次爆发出愤怒的声音。

“简直是丧尽天良!我女儿都死了,怎么就没理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一名死者家属哭喊道。

“法官大人,请一定要重罚他!”

宋耀祖没有理会旁听席上的骚动,只是朝王嘉和微微点头,示意他安心。他知道,这个案件的核心并不复杂,唯一的难点在于——有一个人死了。

而有时候却是是谁死谁有理。但法律就是法律,它必须公正地保护每一个守法者。

王嘉和看着宋耀祖,心中渐渐升起一丝希望。

或许,这件事真的结束了。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妻子,妻子同样欣喜的看着他。

——

清晨,坐在茶餐厅里用着早餐的爱德华,面前放着一份报纸,报纸上赫然写着——“不是谁死,谁就有理!”

“一个简单明了的案子,居然上了头版。”

爱德华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语着,学习法律的他,甚至都觉得这种案子上法庭都是极大的错误,本身就是只是民事赔偿的事情,结果却闹上了法庭。至少是在浪费司法资源。

“港岛就没有其它的新闻吗?连这种小新闻都报道。”

在他对面正在用着早餐的同学笑着说道。

“我们那里无论是大事小事儿,他们都会报道的。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喜欢我们呢。”

随后,他又翻看着其它的新闻,他身旁的背包出卖了他的身份,每到夏天暑假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来自sea的背包客来到港岛,这些背包客大都是大学生,他们利用假期到国外旅行,港岛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地而已。

突然,报纸上的一篇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拿起报纸递面前的朋友,说道:

“汉克,你看,我们可以去大陆旅行了!

接过报纸,汉克看着报纸上允许sea游客入境的新闻,他说道:

“爱德华,你确定我们要去那里吗?”

而正在享用着早点的孙晨东则说道:

“汉克,你也太小心了,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开放旅行了,去看看也没什么,指不定,我们还是全sea最早进入大陆的游客。”

另外几名同学也纷纷表示同意,他们无不是对那片土地充满了好奇。我有机会到那里去的话,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