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1768章 北国之春(第三更,求订阅)

第1768章 北国之春(第三更,求订阅)

年青人总是冲动的。

虽然是临时起念,但是爱德华和同学们还是立即到港岛的旅行社询问申请进入大陆一游的可能性。

“终于可以去大陆了……”

爱德华自小就喜欢读游记文学,又酷爱山水旅游,自然希望能观赏一下久已向往的西湖与黄山,实地观察一下大陆的生活实况?

当天,他们一行九人,就在旅行社填了简单的申请表,办了手续。

两天之后,一行人就搭上了开往罗湖的火车。

过了桥就是宝安。

背包客的行李轻简,海关的检查人员只是大略地翻了一下。

“爱德华·阿尔伯特?”

在检查爱德华的护照时,他们对这些年青人的来自sea,感觉有些好奇,爱德华是不中不西的相貌,而其它人既有欧裔,也有亚裔。

“来自sea?”

海关打量着爱德华,问道:

“你们那里都是和你们一样的?”

“什么?”

爱德华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但海关并没有特别的表示,然后就盖章了。

在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爱德华和其它人一样,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一边是美丽的山河,一边的二十不曾往来的隔绝,脑子里既有对美丽山河的向往,还有报纸的恐怖宣传,

这让他感到紧张,甚至还有一些兴奋。

“这里和我们那里真的不一样啊!”

汉克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周围,在宝安有很多军人,那些年轻的军人,虽然背着枪,但却在路边逗着孩子玩,还有人在画壁画。

“看他们画画,听他们唱歌。这感觉真的很神奇啊!”

孙晨东的声音有些异样,

“虽然很陌生,但却好像是我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

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其它人的赞同。

由宝安登上赴穗的火车,一路上他们都是心潮起伏,不知道穗城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对他们这类“不中不西”sea人,将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当日下午,他们就抵达了穗城,由旅行社的接待人员接到酒店。

在前往酒店的路上,旅行社的接待员,特意向他们介绍道:

“……酒店中间有八层高,两翼各六层,面对海珠广场,内部有280多间住房,可住旅客700人,是全穗城最大的也是最好的酒店,十几年来,这里都是归侨和港澳同胞的第一站。旁边就是珠江,晚上可以欣赏夜景,酒店里的粤菜,做得细腻精致,色香味俱全,无与伦比。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边用餐,一边欣赏夜景……”

在接待员的介绍中,爱德华一行人,不禁开始期待着品尝那里的美食了。而孙晨东则有些关切的问道:

“那么酒店的价格怎么样?”

“这个,有点贵,毕竟,那可是高档酒店。”

接待员的回答让众人的心头一紧。

有点贵,那是多贵?

很快他们就到了酒店,绿草如茵的海珠广场上还不少市民,一行人中唯一的女生丁佩云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里的女人好像不穿裙子啊!”

“好像是啊,而且衣服的颜色也都是一样的,不是白色,就是黄色……”

“裤子也都是蓝色或者黑色的。”

在酒店外,还有一些工人正在撕着海报,虽然没来过这里,但对于那些海报爱德华并不陌生,在港岛的某些地方,也能看得到。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的是,为了迎接这些外国游客的到来,高层特别发出指示要求清理涉外酒店的宣传字报。

就这样,他们几乎每一步都是好奇的,好奇着周围的一切,甚至好奇着他们的对话方式,接待员和酒店前台服务员说话时,要说什么,然后才介绍道:

“他们是来自sea的外宾。”

然后才帮助他们办理入住手续,办理换汇手续,他们带的都是南洋元,两者的币值基本上接近。

兑换货币后,他们才开始办理入住手续,在得知一个房间只要5元钱,而且还是可以住两个人的标准间后,一众人都被惊呆了。

什么?

5块钱……好便宜!

爱德华、汉克他们被如此便宜的价格给惊呆,以至于进入电梯后,他们还在讨论着房价。

“喂,不是说有点贵吗?”

“是啊,我以为要几十元呢!”

随行的服务员,看着这些人,说道:

“几十元?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

什么?

一个月???

在进入房间前,爱德华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下,房间有两张床,厕所浴室的卫生设备,以及电话电扇等应有尽有,虽然没有空调,且不豪华,但很实用而舒适。

在他给服务员小费的时候,却被对方义正词严的给拒绝了。

“先生,这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不收小费!”

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

当天晚上,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们——晚餐时,他们点了一桌菜,只花了不到30元。

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丰盛的美食,这绝对出乎他们的意料。

抵达穗城后,旅行社的接待人员为他们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在他们享用着晚餐,欣赏夜景的时候,他已经帮他们购妥了后天赴杭州的火车软席卧票。

第二天清晨,早餐后,他们就在街边等候机动三轮车,然后开始了他们的穗城之旅。机动三轮车的速度很快,但是马达声太大,谈起话来很不方便,而爱德华尽量逗着司机聊天,虽然对方的国语说的不流利,但却也发现他非常友善亲切。

他们一直玩到中午,然后搭两站公共汽车,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这时,爱德华的脑中忽然忆起林觉民烈士给妻子的与妻书。

那是他们中学课本上的课文。

此时,置身于烈士墓前,爱德华等人的神情是复杂的,他们的神情庄重,肃穆。

过去他们只是在课本上读过《与妻书》,而现在,站在烈士墓前,那种特殊的情感与书本上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黄花岗吗?”

“据说黄花岗当秋天时一片黄花,所以才叫黄花岗。”

抬头看天,此际却是一片苍绿,他们想要献花,却找不到花店,这倒让他们有些失望。

终了,只得放弃献花的打算。

随行一行人遂去等候公共汽车,却发现车子太挤,常会过站不停。陆陆续续地候车的人更多了,人们很自然地开始闲聊。

这里的居民虽然自己彼此交谈时仍然用方言,但是却也能说令人解意的国语,年轻人的国语更是流利和标准。

“你们都是来自一个国家吗?”

几个学生模样的女孩看着他们好奇的问道,

“是的,我们来自sea。”

“sea?”

一个女孩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另一个女孩就说道:

“啊,我知道,你们就是美帝的狗腿子!”

一时间,爱德华等人无不是一阵尴尬,他们甚至无从解释,不过虽然知道他们是“狗腿子”,大家也没有表现出敌意,反倒是对sea有些好奇。

好奇他们的相貌,好奇那里怎么有那么多外国人,还好奇他们的普遍话说的怎么那么好。

显然,他们大都对sea一点都不了解。

公共汽车来了,众人帮着他们挤上了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他们时,也都是好奇的打量着他们,因为他们的穿着、相貌,一眼看得出来是外国人。

在一个女孩的指点下爱德华该下车的地方,并且自己下车陪他们走了一段路,一路上年青人们一起说笑着,直到到了宾馆附近才离开,在宾馆里洗浴后,他们又去吃一顿丰富的午餐,然后大家又睡了个长长的午觉。

直到下午四点多,他们才起身,准备带到文化公园去玩玩。

几个年青人,就这样手拿地图,沿着珠江而行,沿岸均是三三五五纳凉的人群,虽然看不见勾肩搭背的男女,但仍然可以依稀辨出情侣、夫妇、朋友或家人。

纳凉者人手一扇,悠闲愉快。

那种悠闲的模样,能够看得出他们非常享受。

看到这一幕,爱德华不禁有些奇,心中暗暗奇怪:这些人为什么没去开会或做别的事情?

在他的想象中,这里的人们每天要无休无止地工作,不工作的时候就要接受思想教育。

如今眼见他们这样悠闲和愉快,确实很让人惊奇,如果不是墙上的海报还有广播中激昂的音乐声,甚至会让人产生某种错觉。

沿途随处可以看到卖冰棒的地方,不过他们并不是在冰箱里卖,而是装在木头箱子里,那些卖冰棒的虽然是小摊贩,但是摊子却不是普通的摊子,而是国营代销点,摊贩是附近街道的无业人员,主要是文盲没有工作的中老年妇女。

路上他们总是不断地享用着冰棒——虽然只是冰冻的冰块,而且有浓浓的香精味,但吃着这种充满异国情调冰棒,爱德华、孙晨东他们仍然很开心,开心之余,他们甚至跟着广播唱起了歌。

而爱德华则慢慢地走着,跟路人交换着眼光,人们盯着他们看,看他们的奇装异服,但这些人们的眼神是友善而好奇的。爱德华也仔细地观察他们,最后他得到的结论——这些人比他更快乐,更健康。

次日上午,他们一行人由华侨旅行社的人员送上火车,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走的高干通道,仍是那位穿布衣布鞋的年轻人,他一直把他们送上列车车厢,又把行李摆好,闲谈了几句才告别而去。

爱德华会很喜欢这个人的朴实、认真和诚恳。在临别的时候,他答应爱德华他们,当他们下次经过广州返回港岛的时候,仍然会来接待他们,并希望他们能在大陆尽情地“玩”个痛快。

就这样,火车一路北上,而爱德华他们,也终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他们在大陆的旅行。

当然,爱德华压根就不知道,他的这趟大陆之行,会在其它地方带来什么样的风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