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虞苏
他之所以还站在雨中,打算在这不算吵闹也不算安静的山路上和俞眉多说几句话,完全是出于对死去师尊的考虑。
这位被圣皇看作是继承人,被朝堂百官,诸多权贵视作为太子身份的,是院长亲自收下的最后一名弟子。
出身齐王府,流淌着与圣皇相同的血脉,和虞子期比较起来,他的天赋要更高,地位要更高,受到的尊敬要更多。
只是他从不在意这些东西。
“你不像师尊,当年我就这么觉得。”
透过昏暗的夜雨,虞苏像是在看着俞眉,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最起码要比三千院的木阁楼距离俞眉院子之间的距离要近许多。
每一位成为院长亲传弟子的人在入门的时候都是要拜见大师兄的。
虞苏当然也一样。
如果说俞眉和院长身上唯一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二人的脸上仿佛都会永远带着笑容。
只是笑容,也有不同。
夜晚没有月光,没有星光,显得荒山透着深邃的黑,虞苏是个瞎子,光亮存在与否,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此刻的黑与以前的黑,反而都是一样的。
“弟子不必和师父一样的。”俞眉的目光从乌云密布的天空放回了虞苏的身上:“你知道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虞苏并不好奇,只是觉得人之将死,便也该多说几句,何况这会是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最后一场交谈,他沉默着,在听。
虞苏是院长亲传弟子之中最特殊的一位,不是因为其身上流淌的圣皇血脉,而是因为性子。
“以前的你不如现在冷淡,但初见之时我就知道,你是个无情的人。”
俞眉的声音中没什么波澜,四周的雨声变得越来越小,似乎是不愿影响到他们二人之间的交谈:“你喜欢独处,待人接物总是会保留一线距离,你不喜欢任何人靠得太近,不喜欢任何多余的事情影响到自已,洪水滔天,晴空万里,都和你没有关系。”
“如果你决定明早起床要看日出,那么就算是齐王府的某人死了,你也会觉得他死的很不巧,影响了这场早起日出的计划,平静之下充满疏离,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冷漠的望着一切。”
“这是我见到你第一天后,做出的判断,你从不愿任何人或任何事影响到你,即便你明日早起要做的仅仅只是看日出这种事情。”
这话很透彻,俞眉很少会出错。
“所以我没想到,你会来这里。”他的话锋一转,带着疑惑。
世上能让俞眉想不通的事情太少,实在太少,眼前就有一件,比如虞苏为什么会回长安城,为什么会站在这里。
这里距离长安城大概有着数百里的距离,不远不近。
听不见这座城的声音,却能够感受到这座城的心跳。
虞苏侧目看着长安的方向,山林里的这场雨从未真正落到过他的身上,那身与俞眉相似的黑色衣裳在倾斜的风雨里透着与世隔绝的恍惚。
只是他毕竟站在风雨里,人不可能真正做到与世隔绝。
“因为只要还生活在这天地间,就不可能做到真的了无牵挂。”
虞苏回答道。
他的确站在这里,他的确来了这里。
“不过我有件事的确没想到。”虞苏能够感受到长安城里此时此刻掀起的惊涛骇浪:“我本打算亲自杀你,没想到颜如玉会入道之极境。”
这是他的打算。
从皇陵走来,回三千院,杀俞眉。
只是在来到这里的时候便感受到了颜如玉破境的气息,所以便没有进城。
俞眉稍作沉默,然后道:“我本以为,这是你们之间早已定好的计划。”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计划。”虞苏回答道:“现在长安城里有许多人动手,裴天机,颜如玉,西风,左相,少典,这是我能看到的,也许更远处的宋登南,颜北,钟离,祁连也都在动手,这算是某种默契。”
这话说出去绝不会有人相信,一场肃清圣朝叛逆,纠葛牵连无数的生死交锋,在这之前相互之间竟没有一丝一毫的通气。
完全是出于那根本说不出的默契。
俞眉相信。
因为无论是颜如玉,还是宋登南,颜北,其实都是这样的人。
当李子冀反对这几个字传遍天下的时候,这就是这些人一直在等的信号。
俞眉也侧目看向了长安城的方向,片刻后又重新放回到了虞苏的身上,道:“但你不该有这样的默契。”
这话没错。
颜如玉有,宋登南有,也许钟离,欧阳家,小玉宫这些势力都有,但虞苏绝不该有这样的默契。
虞苏道:“对我来说,这不是默契,是必须如此。”
除了和梁安安在一起的时候,虞苏很少会说如此多的话,很少会回答如此多的问题,就比如当初欧阳梨花询问他为什么会来皇陵,他并未回答一样。
但今天他会说很多话。
因为今天开始,意味着这位超凡脱俗的谪仙人,终于正式走进了人间。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去皇陵?”
如果是以前,俞眉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好思考的。
天下人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因为陛下不想让虞苏参与到洞天大阵这件事情里,因为虞苏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里。
没有人会去多想,因为虞苏本就是这样的人。
但现在,俞眉自然会想的更多,想的更深。
但他却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虞苏也没有真的等他回答。
收回了注视长安城的目光,虞苏也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陷入到了沉默。
二人之间就这么长久的沉默着,直到雨渐渐停了,虞苏方才再度开口:“陛下要我去皇陵。”
这像是废话。
当然是圣皇命他去的皇陵,但这种废话在此时此刻说出来,就多了些特殊的味道。
比如,是圣皇特意安排,别有深意的让他去皇陵。
的确别有深意。
就像是现在来了长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