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也算为民除害
“放屁!”
这一声骂如惊雷炸响,惊得满屋人都愣住了。
大和尚风餐露宿十几年,连肉也一口不吃,但嗓门儿好洪亮!
李北玄怔怔的撕了一口鸡腿。
而玄奘也很快反应过来。
仿佛也被自己这一声惊醒,瞪大眼睛,旋即面色大变,连忙盘膝而坐,双掌合十,低声急急念诵佛号:“阿弥陀佛……贫僧失言,贫僧失言……”
“啧……”
李北玄看的直乐。
忍不住有些同情玄奘了。
好家伙,现在可没有消息撤回功能。
大和尚情急之下骂这么一句,也不知道念多少经才能找补回来。
不过,玄奘此举也让李北玄觉得挺有意思的。
倚着门框,李北玄叼着鸡腿,看着玄奘慌乱诵经的模样,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高僧,褪去了几分神性。
先前那个在法会上固执超度仇敌、面对拳脚仍岿然不动的和尚,此刻像被戳破金身的泥菩萨,暴露出凡人的惊惶。
之前,他总觉得玄奘之前行事,像是被佛法箍住了七情六欲,满脑子“众生平等”的大道理,却忘了人心肉长的安西百姓也有血泪仇怨。
可方才那声暴喝,倒让李北玄瞧出几分鲜活气。
原来佛门大德,也会被气得失了仪态,也会在破口大骂后,慌慌张张地念诵经文赎罪。
这前后反差,就像掀开了层冰冷的佛衣,露出底下跳动的凡人心脏。
原来,玄奘不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不是金蝉子转世。
他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护持,也没有天命加身的光环,不过是个坚持信念、偶尔也会失态的修行者。
一念至此,李北玄竟莫名生出些许敬意。
他缓缓放下鸡腿,笑了笑,摇着扇子道:“大师,我这人嘴贱,得罪了。”
玄奘依旧低眉合掌,虔诚念诵,许久方才睁眼,神色略显疲惫。
“贫僧不敢怪罪檀越。”
玄奘摇着头,一板一眼的说,“只是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非佛经所载,贫僧自那烂陀归来,从未得闻。”
“此语非但悖离教义,且误导世人,破坏戒律,故贫僧一时情急,失了口德,望檀越海涵。”
“哦?”
听闻此言,李北玄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那依大师之见,此话错在何处?你们和尚不都说修行在心,不拘泥于形式么?”
李北玄这话,倒是有点像是在找茬了。
不过玄奘刚刚念了一遍经,心里平静得很。
只当李北玄是个二百五。
李北玄之前不是说,某个他、某个玄奘取经的时候,身边跟着一只猴子、一只猪吗?
眼前这位李都护,顽皮堪比猢狲,对佛学的悟性也堪比……那啥。
教教他,也算为民除害了。
想到这里,玄奘双手合十,看向李北玄时的眼神,就像看一只不懂事的哈基米。
耐心地说道:“檀越所言,确有其理,修行确在心中,不在形式,但心之所向,必须清净,若口行伪言、心怀侥幸,便是自欺。”
“修行在心,须以戒为舟。所谓不拘形式,乃是看破执念,不是不守清规。佛陀设戒,非为束人手脚,乃为护持心志。若以佛祖心中留为由,纵口食酒肉,岂非将戒律当作装饰?如此一来,岂不人人皆可随意放纵,再引一句‘心中有佛’自我安慰?”
“若贫僧今日默然不语,久而久之,便有人以此为真。佛法清净,岂容世俗附会?”
玄奘说完,李北玄听得一阵出神。
他不是没跟人辩过嘴,也不是没见过“满嘴仁义道德,背地不三不四”的伪君子,但这和尚,还真有点意思。
说话不急不缓,条理分明,甚至有点咬文嚼字的味道,却偏偏句句滴水不漏。
尤其是那句心之所向,必须清净,倒像是专门为他这种爱狡辩的人下的套。
“这和尚,倒真有点东西。”
李北玄心里默默想着,嘴角甚至浮起一丝没来由的笑意。
他向来自负脑子转得快,不论是当年在京城跟各路纨绔吵架,还是后来行军布政、谈判博弈,说白了,从未真输过谁。
大多时候,别人还没说话,他就能把对方话里的逻辑漏洞和意图拆个明明白白。
可眼前这位玄奘,不吵不躁,温吞地一番话下来,竟也让他挑不出什么破绽。
倒不是说玄奘讲得多么高深玄奥,佛理李北玄也没怎么钻研过,但一个人若是说话能让你一时无言,又不让人心生反感,那大概是真的信了他自己那一套。
这世上,大多数人的嘴和心是分离的。
该跪时跪,该骂时骂,信仰不过是抬手之间的遮羞布。
可玄奘这人,嘴上说得清规戒律,心里也真就当回事儿。
为了一句“佛祖心中留”,都能急得跳起来破口大骂,还急急忙忙自罚念经赎罪。
一开始李北玄还觉得这和尚是装的,可现在细细一琢磨,倒是生出几分欣赏。
这种人,未必能像李北玄一样,在乱世里翻江倒海、指点江山。
但要说教化一方、渡人心念,倒是天生该走这一条路。
难怪赢世民会选他做御弟哥哥了。
想到这里,李北玄也没纠结什么佛祖留不留的事儿了。
直接一挥手,让厨房把羊排撤了,换几道素斋来。
随后直接猴到玄奘身边,神神秘秘的问到:“你的通关文牒,能给我看看不?”
李北玄穿越前曾经听过这么一个说法。
说玄奘的通关文牒上,写的内容可简单了。
就是太宗的亲笔手书,上面只有十个大字。
“要么他过去,要么我过去。”
这要是能亲眼看一看……
李北玄眨巴着眼睛,冲着玄奘恶意卖萌。
而玄奘微微一怔,看着李北玄眼中闪烁的好奇,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好脾气的抬手,从袈裟内袋取出一卷泛黄的文书。
李北玄探头一瞧,却见通关文牒上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霸气字句,皆是些“请沿途关隘放行”、“望给予食宿便利”的寻常公文用语。
他不死心地翻到最后,却连赢世民的御笔都没瞧见,只有礼部的朱红大印歪歪扭扭盖在角落,边角还蹭上了半块泥印。
“……这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