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如果构史也算史

“有何不对?”

玄奘脸色严肃了一些,认真地问道。

虽然李北玄在他眼里,基本等同于个不通人性的哈基米,但人家本质上还是个大都护来着。

李北玄要是说通关文牒有问题,那他恐怕就要有麻烦了。

玄奘想到这里,恭恭敬敬的冲李北玄一弯腰,正色道:“请檀越解惑,若文牒真有谬误之处,贫僧明日便去知府衙补办手续。”

“呃……”

这倒不是手续的事儿。

李北玄挠了挠头,看向玄奘:“你不是御弟吗?你的通关文牒上,怎么连陛下的手书都没有?”

而玄奘一脸茫然,双手合十,问到:“何谓御弟?为何要有陛下手书?”

“……”

不是御弟?

李北玄眨了眨眼,试探性的问道:“你不是……你不是陛下认的干弟弟吗?陛下赐你国姓tang……武,封你为御弟圣僧,让你去天竺取经?”

玄奘:“……?”

看着玄奘一脸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李北玄也蒙了。

过了半晌,玄奘张了张嘴,一副“以你的智商我很难跟你解释,但我还是要跟你解释一下”的表情,对李北玄道:“贫僧出身河南陈留,俗家姓陈,与皇室并无亲缘,御弟一说,从何而来,贫僧甚是不解。”

说到这里,玄奘轻轻摸着通关文牒上的印泥,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而且当年贫僧决意西行,因未获得朝廷许可,实则是偷渡出关……而此通关文牒,乃是途径西域诸国时,辗转请当地官员所发,如今能顺利归来,已是万幸,岂敢奢望陛下亲书?”

再说了,就算赢世民喜欢认干亲,也不至于认个和尚吧?

这说得过去吗?

再说了,他们和尚可都是姓“释”的,谁姓武啊?

玄奘嘴角一阵阵的抽搐,只觉得跟李北玄说话,比给最顽固的人讲经还难。

而李北玄听完之后,整个人都快裂开了。

原来玄奘不仅不是御弟,还特么是、是个偷渡客?

“昂。”

玄奘合掌低念了一句佛号,看着李北玄欲言又止、又尴尬地想要找地缝钻的模样,嘴角止不住泛起一点笑意。

他不是个爱笑的人,但此刻,难得从这位少年都护脸上,捕捉到几分童真似的错愕与羞赧,竟觉得……颇有趣味。

他慢悠悠地道:“檀越似乎对贫僧颇为了解,又似有误解……贫僧倒是好奇,不知檀越是从哪得来的‘御弟圣僧’之说?”

李北玄张了张嘴,本能想接“我从《西游记》里看来的”,但话到舌尖及时刹住,转而斜倚门框,翻了个白眼,嘴上含混道:“有一老先生说的,写书的,姓吴,不太靠谱……”

“哦?莫非是个修史者?”

玄奘饶有兴味的问道。

“……如果构史也算史的话。”

李北玄尬笑,感觉再扯下去实在太丢人了,干脆一甩袖子:“不提也罢!”

于是玄奘也不追问。

只道:“众生皆有知见差异,若非有心误导,自无须自责。”

他顿了顿,又一脸诚恳地道:“贫僧虽非御弟,但此番西行,确有朝廷默许。归来之后,方得赦令通行各郡。此通关文牒,乃是礼部所补,非原始文书,尚请檀越勿怪。”

“谁怪你了。”

李北玄啃了口葡萄,随手一扔核,打着哈哈道,“我就是觉得你太没排面了。你说你走了一趟西天回来,也算是千辛万苦吧?结果一卷公文连皇上墨宝都沾不上,这叫什么事儿?”

“檀越此言,倒让贫僧惭愧。”

玄奘轻轻一笑,神情宁和:“世人求名,僧求真。排场于修行无益,佛理本在心中。只要能得梵本真经、传播佛法,即便沿路风沙裹足、无一人识我姓名,贫僧亦无怨言。”

李北玄咂咂嘴,心里不免又起了点佩服。

这和尚不但嘴巴子严谨,心也是真不跑偏。

要搁一般人,走了一趟西天归来,命都差点丢在半路,不求风光迎接,也得求个“国师”称号、铜像伫立,死后进祠堂的体面吧?

可这货倒好,一句无怨言说得轻描淡写。

玄奘坐回蒲团上,倒了杯清水漱口,继续讲起他这几年西行之事。

李北玄本打算敷衍两句走人,谁知刚听几句,竟真被吸引了进去。

“大师你说你当年从玉门关出去……是偷渡的?”

“确是如此。”

玄奘点点头,毫不避讳,“贫僧年少时,初识佛法,便心生向往,但中原所传佛典,多有译误与脱漏,贫僧苦读多年,仍觉未得正解。”

“于是你就一个人跑去西天取经?”

“非一人。”

玄奘眉眼含笑,“虽是孤身西行,但沿途遇人无数,有信佛的、有施舍食宿的、有解囊相助的。佛门常讲因缘,贫僧虽未携九环锡杖和紫金钵盂,也没有会腾云驾雾的猴子、扛着钉耙的猪妖和……”

“别提这茬了行吗?!”

李北玄恼羞成怒。

而玄奘眼里闪过一抹狡黠,从善如流的换了话题:“出玉门关后,贫僧遇见一位胡人,他赠予贫僧一匹老瘦赤马。那马虽弱,却记得往来伊吾的路……而正是这匹老马,带着贫僧穿越了八百里莫贺延碛。”

“戈壁滩上不见飞鸟走兽,狂风裹挟着沙砾如刀刃般刮在脸上,水囊不慎打翻的那夜,贫僧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

李北玄听得入神,下意识往前倾身:“后来呢?”

“后来?”

玄奘忽然笑了,眼角皱纹里,藏着沙砾般的坚韧:“贫僧对着漫天繁星发愿,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三日后,老马突然转向,竟将贫僧带到了清泉边。”

哦哟。

这经历确实有点唯心了啊。

李北玄摸着下巴思索。

但片刻后,李北玄突然抓住话头,“等等,等一哈子啊?”

“你说伊吾?伊吾跟咱们武朝关系可不大好啊,你没被抓?”

“因缘际会。”

玄奘双手合十,笑道:“伊吾王是虔诚的佛弟子,听闻东土来了个求法僧人,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

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后来焉耆得知消息,派骑兵将贫僧请了过去。那国王想留贫僧为国师,贫僧绝食三日,才换来继续西行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