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冢居家大碗

第331章 宴会中的年轻人

宴霜将眼前这三张热情的脸孔收入眼底。

周宏儒的急切,叶炳武的豪阔,王钦海的恭维,像三股不同方向的风吹向他,却都被宴霜那身灰呢大衣无声地隔绝在外。

他淡淡一笑,“三位如此盛情,金某却之不恭。”

周宏儒笑道:“应该的,应该的。这次六爷一出手,就摆平了南洋的生意困境,咱们三个心中铭记六爷的恩情。”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六爷,快请进,外面风大。”

王钦海和叶炳武也说道:“对对对,六爷,里面请。”

宴霜微微点头,率先走向酒店。

周宏儒三人则落后他半只脚的距离,紧紧跟着。

三人簇拥着宴霜往里走,门口的礼宾见了三位老板对这位年轻人如此礼遇,立刻鞠躬行礼。

宴霜缓缓走进那流光溢彩的酒店大堂,就像步入了暗流汹涌的名利场,这里每个人都在彼此打量着,估算着对方的身份和利用价值。

不过相比于南洋那三个月的腥风血雨,这里的暗流涌动倒像是微微涟漪的湖泊,这些人只不过是池里的锦鲤。

周宏儒三人将宴霜引进一间豪华包间。

宴霜刚走进去,就见里面坐着三个年轻人,有男有女,他们正在聊天,见到宴霜走进来,立刻好奇地看过来。

周宏儒立刻朝那几个年轻人喊道:“景轩,静云,明远,快过来。”

三人站起身,走向周宏儒身边,目光依旧看着宴霜。

周宏儒对三人说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六爷,刚从南洋回来,你们几个快问好,以后要多向六爷学习,懂吗?”

三人马上朝宴霜鞠躬,“六爷好。”

宴霜露出得体的笑容,对三人亲和地说道:“你们好。”

他看向周宏儒,“这三位是?”

周宏儒拉着其中一个男生,说:“这是我的小儿子周景轩,今年刚十八岁,希望六爷以后多带带他,让这小子学点本事傍身。”

周景轩听了自己父亲这么恭维眼前的年轻人,他有些不解,上上下下打量宴霜,看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似乎除了这身名贵的行头,他确实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他并不表现出来,眼神也不犀利,纯粹只是好奇。

王钦海则将那名女孩拉到宴霜面前,说:“六爷,这是我家静云,今年也是十八岁,性格温婉,以后还希望六爷能多.......”

他原本想说让宴霜多接触接触自家闺女,但这么明显的意图,他担心会弄巧成拙,于是挠挠头,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表达。

一旁的王静云见状,笑着朝宴霜伸出手,“你好,我叫王静云,咱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在场的几人闻言都愣了一下,面色各异。

王钦海赶紧佯装骂道:“混账,怎么跟六爷说话呢?”

他腆着脸尴尬地笑笑,“那个,六爷,小女不懂事,闹着玩儿呢。”

王钦海暗暗看向宴霜,见他并没有动怒,心下稍安,不过也隐隐有些期待。

宴霜笑了笑,伸出手跟王静云握了握,“你好,若王小姐不介意年纪的话,当然可以。”

王静云扬起一抹阳光般的笑容,说:“我不介意,那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是朋友了。”

王钦海心中一喜,看来自己女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王钦海和王静云的举动和神态都落在几个旁观者的眼里,周宏儒淡淡笑着,目光意味不明,叶炳武倒是有些不屑。

叶炳武朝自己的儿子招招手,“明远,过来。”

戴着一副银边眼镜的年轻人缓缓走到叶炳武的身旁,他白净,内敛,看着宴霜的神情略微显得局促。

叶炳武笑着对宴霜说:“六爷,这是犬子叶明远。”

叶明远推推眼镜,伸出手,“六,六爷好,我是叶明远,久,久仰大名。”

叶炳武见自家儿子在宴霜面前说话竟然磕磕巴巴,顿时皱起眉头。“这小子刚从学校毕业,二十郎当年纪,就整天嚷嚷着要干一番事业。六爷,您是前辈,还请多多指点他。”

宴霜笑笑,“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咱们不也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吗?”

叶炳武哈哈大笑,“六爷说得对。”

周宏儒适时说道:“都别站着说话,快落座,六爷,您请上坐。”

叶炳武和王钦海也连忙招呼着,一个给宴霜挪椅子,一个给他脱外套,挂在衣钩上,可谓是服务周到,看得三个年轻人目瞪口呆。

王静云目光微闪,看着眼霜的眼神明显带着异样的光芒。

她的身后,叶明远凝视着她的后背,看她一直盯着宴霜,他的目光也缓缓移到宴霜的身上,嘴角抿成一条线,显然不太高兴。

而几人的身后,周景轩将他们的表情和举动都看在眼里,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副局外人看戏的兴味。

七人围坐在红木圆桌旁。

宴霜被安排在正中,是今晚整场接风宴的主角。

周宏儒三人分坐在宴霜两旁,而王静云却被王钦海刻意安排在自己的位置落座,显然有意想让女儿和宴霜亲近。

其他人依次而坐。

周宏儒亲自给宴霜倒茶,笑道:“这是洞庭山碧螺春,六爷,您尝尝。”

宴霜端起茶,轻轻呷一口,茶水鲜爽甘醇,他点点头,“好茶。”

周宏儒立刻说道:“既然六爷喜欢,我给您备些,送到府上。”

府上?

宴霜微微一愣,忽然想起慕幽笛此时生死未卜,自己和她的那个小平房听四哥说也被泥石流冲垮了。

三个月的时间,似乎改变了很多东西。宴霜顿时觉得嘴里的碧螺春茶也尝出了几分苦味来。

看到宴霜忽然间沉默,他们几人面面相觑。

周宏儒皱起眉头,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还是说,六爷其实并不喜欢碧螺春?

这时,侍者开门进来,陆续开始上菜。

宴霜回过神,轻轻叹息,看着眼前满桌的美食,他此时却胃口全无。

周宏儒见状,立刻给宴霜倒酒。“六爷,此次南洋之行,您马到成功,重开商路,我们仨真诚地感谢您。”

王钦海笑道:“对,六爷,感谢您疏通南洋的关系,帮我们打通关节。”

叶炳武举起酒杯,周宏儒和王钦海也举起酒杯,三人齐齐敬了宴霜一杯酒。

宴霜笑着摆摆手,“无非是些橡胶和锡矿生意,比不上欧洲那边的航运商路。”

周宏儒摇摇头,不赞成他的话,“六爷,此言差矣,南洋各国虽小,但胜在毗邻我国,航程短,成本低,比那欧洲商路风险更小,何况......”

他顿了顿,说:“如今兵荒马乱,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开战了,欧洲太远,能开通南洋商路,到时候这边战起,我们就远渡南洋,也是一条不错的退路。”

宴霜没想到他们考虑那么长远,笑了笑,点点头,算是认同他的话。

之后,周宏儒三人分别向宴霜敬酒,问起南洋之行的细节。

宴霜三分真七分假地把下南洋时遇到的‘小难题’添油加醋地讲述给他们,而真正的难题,他闭口不谈。

酒过三巡,几人都微微有些醉意。

王静云忽然倾身上前,凑近宴霜,眼睛闪着好奇的光,问:“六爷,南洋的人长什么样子?像洋人吗?”

面对好奇宝宝一样的女孩子,宴霜倒是显得真诚许多,说道:“南洋的人不像西洋人,他们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除了肌肤黝黑些,颧骨高些,人瘦些,其实几乎与我们无异。”

“噢,那里有什么奇闻趣事吗?”王静云又问道。

“趣闻谈不上。”宴霜想起此前学到的一句话,说:“倒是学到一句马来谚语:Air tenang menghanyutkan。”

“什么意思?”王静云睁大眼睛。

在座的几人顿时也好奇地看他。

宴霜微微一笑,道:“译文是静水流深。”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微微一顿,之后继续说道:“高山不语,静水流深,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方能在世间游刃有余。”

几人咀嚼这句话,顿时醍醐灌顶,这不就是处世大智慧吗?

酒桌上顿时再次掀起新一轮敬酒,不过,这次是三个小将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