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青红
第274章 师爷心理
徐渭瞧着认真讲述佛郎机作战特点的永青侯,突然觉得有些陌生。
以文见长的他,所见所闻也都是永青侯的文治能力,不想论及军事,竟也如此在行,常常三言两句间,就概述了佛郎机的某个战斗方式与深层逻辑,表达清晰且高效……
这可不是只知兵法战策,就能达到的高度。
如没有对战争理解有着极高的造诣,见到了,也无法说出来,说出来,也无法这般精准……
徐渭大受震撼!
转念思及永青侯的监军履历,徐渭又释然了许多。
不过,还是大为折服……
全面,超标,全面超标!
到底是活了两百年以上的人,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哪里比得上……徐渭自我安慰。
骄傲如他,对上面前之人,也只觉望尘莫及,升不起半点一较高下之心。
戚继光可没有徐渭这么多的心理活动。
李青每说一句,他就竭力于脑海中生成画面,然后去用心感受,并评估对方的战力,去联想如何破局……
三人之中,徐渭是最轻松的一个,戚继光是最累的一个……
许久,
李青口干舌燥的停下。
戚继光却是闭着眼睛,久久不语。
二人也不去打搅他,安静的等候着……
好半晌,
戚继光缓缓睁开眼睛,沉吟道:“佛郎机擅长用大帆船作战,以抢占上风位的方式保持有力阵位,多以火炮打击敌军战舰的机动能力,进而依靠蛮横的武力与对方打白刃战,以俘虏敌军,俘获敌军战舰为主……下官总结的可对?”
“十分准确!”李青含笑颔首。
徐渭插话道:“侯爷,下官能说两句吗?”
李青颔首:“文长有何高见?”
戚继光也好奇看向他。
徐渭脸上一热,讪讪道:“我可不敢班门弄斧,只是有个疑问。”
“文长兄但说无妨。”戚继光呵呵笑道,“这里就我们三人,不必顾忌什么。”
“嗯…。”徐渭深吸一口气,道,“佛郎机对其他敌人如此,对大明……也一定会如此吗?”
二人一怔,继而大乐。
徐渭莫名所以。
戚继光笑着解释道:“想来文长兄也是熟读兵法战策之人,不过,兵法战策多是以将帅的视角展开,更多体现的大局上,却极少去剖析士兵的心理。”
徐渭虚心道:“还请戚将军赐教!”
“文长兄以为,战场之上全靠将帅的指挥?”
“这自然不全是,也要靠士兵浴血奋战!”徐渭说。
“这是实话,也是空话。”戚继光轻轻摇头,“其实,战场之上真正靠的是将帅基于士兵的临场发挥,进行的指挥,更准确的说,是基于士兵临阵时的行为做出的调整,直白来说,大多时候不是将帅指挥士兵,而是士兵指挥将帅指挥士兵。”
徐渭蹙眉沉思片刻,豁然开朗道:“是了,确是如此。”
顿了顿,“可这跟佛郎机改不改变作战方式有必然联系吗?”
“当然有!”戚继光笑道,“联系很大!”
“何也?”
“习惯!”
“习惯?”
“嗯,你可以理解成下意识的行为。”戚继光说道,“士兵会下意识的这样做,适才侯爷也说了,佛郎机虽也赏罚分明,可贯彻的却是强盗逻辑,战利品越多,分到手的越多,一直如此……经年累月下来,已经形成了改不掉的习惯,已然刻入了骨髓,会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这样做。”
“而我大明则不同,我们更在意胜负,并不过分在意战利品,无论有无战利品,只要打了胜仗,就是大功一件,就有赏赐可拿……”
戚继光说道:“打仗,没谁是奔着打输去的,在佛郎机士兵的视角中,我们的战舰就是他们的战利品,又怎会对自己的囊中之物大肆破坏?”
徐渭愕然。
接着,进一步讨教道:“士兵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不能够改变吗?”
“当然能!”
戚继光说道,“这也是练兵的意义所在,通过日常演练,一点一点去改变完全可以做到,可要是寄期望于临阵变动,这就是痴人说梦了。”
顿了顿,“我的方法论一向是让士兵成为我,再以‘我’的形态去迎敌,以便做到‘我指挥我’,文长兄能明白吗?”
徐渭呆了呆,继而颔首。
“下等将帅受士兵左右;中等将帅也受士兵左右,却也可以反过来再左右士兵;上等将帅是让士兵成为自己、自己成为士兵,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去如臂使指地指挥士兵!”
“哈哈……文长兄果然非常人,一语中的!”
徐渭却有些汗颜,同时也有些感动,真诚道:“如此宝贵财富,戚将军竟毫无保留,当真慷慨!”
戚继光失笑摇头:“这算哪门子慷慨?呵呵……方法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把方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就如圣贤经典,圣人的方法论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
徐渭一滞,苦笑点头:“戚继光所言极是。”
戚继光打趣道:“文长兄是不是又要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啊哈哈……”徐渭畅然大笑,“戚将军好生风趣,不过,本官还是要说,咳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短暂的接触,让徐渭大为放松。
文官对武将,武将对文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瞧不上眼。
徐渭光杆布政使一个,自觉有求于人,都做好委屈受气的准备了,却不想,对方不仅不粗鄙,且还十分友善,慷慨,好相处……
“戚将军与一般的武将真不一样。”徐渭由衷道。
随即又觉如此说不妥当,打击面过广,也有激起文武对立的嫌疑,遂改口道,“乃是武将中的武将,帅才中的帅才!”
戚继光没计较徐渭的偏见,哈哈笑道:“我是总兵,你是布政使,咱俩平级,你咋还拍上我马屁了,真要拍……也当拍永青侯才是。”
徐渭耸耸肩,玩笑道:“关键是拍永青侯马屁没用啊,过两日永青侯拍拍屁股就走了,我拍出朵花来,又能如何呢?”
李青白眼道:“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真是没品。”
不是侯爷,您说这话就不脸红吗?徐渭哭笑不得。
又说笑一阵儿……
戚继光起身朝李青一礼,道:“下官失陪,我得去前堂召集部下将官,将这些信息说与他们听。”
顿了顿,“侯爷和文长兄一路奔波,一会儿我让亲兵送些酒菜过来,你们早早休息吧。”
“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徐渭连忙补充道:“戚将军,徐渭厚颜,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就住在你这里了,不麻烦吧?”
布政司衙门遥遥无期,又不能对大湾宣慰使过于热情,徐渭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能让他心安的地方,也就戚继光这临时勉强可以称之为总兵府的帅营了。
戚继光豪爽道:“当然没问题!”
“多谢。”
“客气。”戚继光一拱手,“告辞,两位留步。”
言罢,龙行虎步的去了。
徐渭缓缓收回目光,可怜兮兮道:“我说侯爷啊,您真就这么走了?”
“你知道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啊?”
李青淡淡道:“你最大的问题是,你还未从‘师爷’这个身份中脱离出来,以前你辅助沈炼,近两年你辅助张居正,虽然张居正为你谋了个官职,可你还是下意识地把自己当做师爷,而非真正的官员。”
“刚才说到士兵的习惯问题……你好好想想,你如此,何尝不是习惯使然?”
李青叹道:“你有才学,亦有能力,你是个智者,却把自己归于智囊,这何尝不是妄自菲薄?”
“我能理解,毕竟做师爷只需出谋划策,并不参与决策,而决策意味着承担风险,你做了那么多年的师爷,不可避免的养成这种心理……”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真正的独当一面,而不是做一个优秀的师爷!”
~
欠四百字马上补
以文见长的他,所见所闻也都是永青侯的文治能力,不想论及军事,竟也如此在行,常常三言两句间,就概述了佛郎机的某个战斗方式与深层逻辑,表达清晰且高效……
这可不是只知兵法战策,就能达到的高度。
如没有对战争理解有着极高的造诣,见到了,也无法说出来,说出来,也无法这般精准……
徐渭大受震撼!
转念思及永青侯的监军履历,徐渭又释然了许多。
不过,还是大为折服……
全面,超标,全面超标!
到底是活了两百年以上的人,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哪里比得上……徐渭自我安慰。
骄傲如他,对上面前之人,也只觉望尘莫及,升不起半点一较高下之心。
戚继光可没有徐渭这么多的心理活动。
李青每说一句,他就竭力于脑海中生成画面,然后去用心感受,并评估对方的战力,去联想如何破局……
三人之中,徐渭是最轻松的一个,戚继光是最累的一个……
许久,
李青口干舌燥的停下。
戚继光却是闭着眼睛,久久不语。
二人也不去打搅他,安静的等候着……
好半晌,
戚继光缓缓睁开眼睛,沉吟道:“佛郎机擅长用大帆船作战,以抢占上风位的方式保持有力阵位,多以火炮打击敌军战舰的机动能力,进而依靠蛮横的武力与对方打白刃战,以俘虏敌军,俘获敌军战舰为主……下官总结的可对?”
“十分准确!”李青含笑颔首。
徐渭插话道:“侯爷,下官能说两句吗?”
李青颔首:“文长有何高见?”
戚继光也好奇看向他。
徐渭脸上一热,讪讪道:“我可不敢班门弄斧,只是有个疑问。”
“文长兄但说无妨。”戚继光呵呵笑道,“这里就我们三人,不必顾忌什么。”
“嗯…。”徐渭深吸一口气,道,“佛郎机对其他敌人如此,对大明……也一定会如此吗?”
二人一怔,继而大乐。
徐渭莫名所以。
戚继光笑着解释道:“想来文长兄也是熟读兵法战策之人,不过,兵法战策多是以将帅的视角展开,更多体现的大局上,却极少去剖析士兵的心理。”
徐渭虚心道:“还请戚将军赐教!”
“文长兄以为,战场之上全靠将帅的指挥?”
“这自然不全是,也要靠士兵浴血奋战!”徐渭说。
“这是实话,也是空话。”戚继光轻轻摇头,“其实,战场之上真正靠的是将帅基于士兵的临场发挥,进行的指挥,更准确的说,是基于士兵临阵时的行为做出的调整,直白来说,大多时候不是将帅指挥士兵,而是士兵指挥将帅指挥士兵。”
徐渭蹙眉沉思片刻,豁然开朗道:“是了,确是如此。”
顿了顿,“可这跟佛郎机改不改变作战方式有必然联系吗?”
“当然有!”戚继光笑道,“联系很大!”
“何也?”
“习惯!”
“习惯?”
“嗯,你可以理解成下意识的行为。”戚继光说道,“士兵会下意识的这样做,适才侯爷也说了,佛郎机虽也赏罚分明,可贯彻的却是强盗逻辑,战利品越多,分到手的越多,一直如此……经年累月下来,已经形成了改不掉的习惯,已然刻入了骨髓,会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这样做。”
“而我大明则不同,我们更在意胜负,并不过分在意战利品,无论有无战利品,只要打了胜仗,就是大功一件,就有赏赐可拿……”
戚继光说道:“打仗,没谁是奔着打输去的,在佛郎机士兵的视角中,我们的战舰就是他们的战利品,又怎会对自己的囊中之物大肆破坏?”
徐渭愕然。
接着,进一步讨教道:“士兵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不能够改变吗?”
“当然能!”
戚继光说道,“这也是练兵的意义所在,通过日常演练,一点一点去改变完全可以做到,可要是寄期望于临阵变动,这就是痴人说梦了。”
顿了顿,“我的方法论一向是让士兵成为我,再以‘我’的形态去迎敌,以便做到‘我指挥我’,文长兄能明白吗?”
徐渭呆了呆,继而颔首。
“下等将帅受士兵左右;中等将帅也受士兵左右,却也可以反过来再左右士兵;上等将帅是让士兵成为自己、自己成为士兵,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去如臂使指地指挥士兵!”
“哈哈……文长兄果然非常人,一语中的!”
徐渭却有些汗颜,同时也有些感动,真诚道:“如此宝贵财富,戚将军竟毫无保留,当真慷慨!”
戚继光失笑摇头:“这算哪门子慷慨?呵呵……方法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把方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就如圣贤经典,圣人的方法论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
徐渭一滞,苦笑点头:“戚继光所言极是。”
戚继光打趣道:“文长兄是不是又要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啊哈哈……”徐渭畅然大笑,“戚将军好生风趣,不过,本官还是要说,咳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短暂的接触,让徐渭大为放松。
文官对武将,武将对文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瞧不上眼。
徐渭光杆布政使一个,自觉有求于人,都做好委屈受气的准备了,却不想,对方不仅不粗鄙,且还十分友善,慷慨,好相处……
“戚将军与一般的武将真不一样。”徐渭由衷道。
随即又觉如此说不妥当,打击面过广,也有激起文武对立的嫌疑,遂改口道,“乃是武将中的武将,帅才中的帅才!”
戚继光没计较徐渭的偏见,哈哈笑道:“我是总兵,你是布政使,咱俩平级,你咋还拍上我马屁了,真要拍……也当拍永青侯才是。”
徐渭耸耸肩,玩笑道:“关键是拍永青侯马屁没用啊,过两日永青侯拍拍屁股就走了,我拍出朵花来,又能如何呢?”
李青白眼道:“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真是没品。”
不是侯爷,您说这话就不脸红吗?徐渭哭笑不得。
又说笑一阵儿……
戚继光起身朝李青一礼,道:“下官失陪,我得去前堂召集部下将官,将这些信息说与他们听。”
顿了顿,“侯爷和文长兄一路奔波,一会儿我让亲兵送些酒菜过来,你们早早休息吧。”
“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徐渭连忙补充道:“戚将军,徐渭厚颜,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就住在你这里了,不麻烦吧?”
布政司衙门遥遥无期,又不能对大湾宣慰使过于热情,徐渭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能让他心安的地方,也就戚继光这临时勉强可以称之为总兵府的帅营了。
戚继光豪爽道:“当然没问题!”
“多谢。”
“客气。”戚继光一拱手,“告辞,两位留步。”
言罢,龙行虎步的去了。
徐渭缓缓收回目光,可怜兮兮道:“我说侯爷啊,您真就这么走了?”
“你知道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啊?”
李青淡淡道:“你最大的问题是,你还未从‘师爷’这个身份中脱离出来,以前你辅助沈炼,近两年你辅助张居正,虽然张居正为你谋了个官职,可你还是下意识地把自己当做师爷,而非真正的官员。”
“刚才说到士兵的习惯问题……你好好想想,你如此,何尝不是习惯使然?”
李青叹道:“你有才学,亦有能力,你是个智者,却把自己归于智囊,这何尝不是妄自菲薄?”
“我能理解,毕竟做师爷只需出谋划策,并不参与决策,而决策意味着承担风险,你做了那么多年的师爷,不可避免的养成这种心理……”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真正的独当一面,而不是做一个优秀的师爷!”
~
欠四百字马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