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水师演武

    次日辰时末。

    李青、徐渭受邀来到水师阵前,登上岸边停靠的主舰,与戚继光一起瞭望远处的舰队。

    蓝天下,碧波上,二十余艘大小不一,功能性不一的战舰,以神似月牙的阵型铺开,朝阳下,甲胄分明,刀枪锋锐。

    正是李青昨日讲述的佛郎机的战阵之一。

    新月阵!

    中间的主战舰上,部署着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单发式长管大炮;两翼战船上,部署的射速奇快的子母炮;补给舰、运输舰等功能性战舰,则位于主战舰、两翼战舰内侧……

    好似月初的弯月。

    此阵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保证火力输出的同时,防止敌舰对己方舰队,进行分割、包抄。

    “如何?”

    “不过一日功夫,你就给完美复刻了出来。”李青由衷道,“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好许多,嗯…,不愧是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自得一笑,矜持道:“水师虽许久没有实战经历,不过底子还在,可不全是下官之功。”

    顿了顿,“白刃战时,下官还是想以抗倭兵为主力!”

    “这个你不必向我征求意见,这方面我不如你。”李青说道,“你是主帅,你有绝对的控制权、决策权。”

    戚继光轻轻点头,还是解释道:“短兵相接,最考验士兵勇气,而士兵的勇气则是在一次次战斗,一场场胜利中磨砺、滋养出来的,让许久没有打过仗的士兵厮杀……还是太冒险了。”

    “这话不错,自信源于一次次成功经历!”李青予以肯定。

    徐渭好奇道:“昨日侯爷说了好几种佛郎机的经典阵型,戚将军似乎尤为钟爱这一种?”

    “不是我独爱这一种,而是这种战阵必定会成贯穿始终!”

    徐渭不理解:“战场不应该是千变万化的吗?”

    “战略上的确如此,战术上,却更多是一招鲜,吃遍天。”戚继光说道,“文长兄当也看出来了,这种阵型虽也具备攻击,却更注重防御,亦或说,它就是个防御战阵。”

    徐渭颔首。

    “战争开启初期,佛郎机谨慎起见,必会选择这种防御性战阵,以花费最小的代价,试探出大明水师的水平,评估之后再进行其他部署……”

    “嗯,言之有理。”

    “可若是明军水师的战力超出预期,留给他们的选择就只剩两个了,要么拖,要么撤。”戚继光说道,“按照侯爷的评估,佛郎机已然是破釜沉舟,退,则必崩,可打又打不过,因此他们只能拖,拖到大明主动撤军。”

    徐渭恍然大悟,含笑道:“确是如此,所以戚将军故才如此,先临摹出注定会用的战阵,再找出破阵之法,以大破敌军,可对?”

    “不,我没想着破阵,我是要用同样的战阵迎敌!”

    “啊?”徐渭大感惊奇,虚心求教道,“徐渭才疏学浅,实不明白将军此举何意,难道不是破阵才能利益最大化吗?”

    戚继光苦笑道:“文长兄说的不错,可问题是……破不了啊。”

    “破不了?”徐渭有些不能接受,“小小蛮夷的战阵,我大明水师竟然破不了?”

    “是破不了,不过这也不是佛郎机的战阵多高明,其实,咱大明水师的也有类似的战阵,只是细节处,对方做的更好……”

    戚继光指着远处的舰队阵型,道,“文长兄你仔细瞧瞧,这战阵像什么?”

    “像……”徐渭又凝神瞧了片刻,沉吟道,“好像一只刺猬。”

    “这个比喻很贴切,就是个刺猬。”戚继光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正所谓,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李青说道:“这就是步卒的方阵,只是以水师的形式展开罢了。”

    “侯爷一言中的,确实如此。”戚继光进一步解释道,“正是因为简单,所以才没办法破。”

    徐渭皱眉道:“我咋瞧着更像步卒的雁形阵呢?”

    “形似雁形阵,神似方阵!”戚继光道,“海上作战,与陆地作战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海上作战都是打明牌,没可能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一套,敌我双方全都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

    “而且,战舰和战马机的动性有着云泥之别,骑兵速度太快,机动性太强,可以采取迂回包抄,攻击敌军侧翼薄弱点的方式,给敌军沉痛一击,可战船则不然……”

    “战舰太大,不仅速度上比不过战马,就连调个头,就要花费莫大力气,且也太显眼了,再加上海上没有障碍物,根本做不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徐渭怔然……

    “基于此,最终比得还是综合实力,真正的硬实力。”戚继光微笑道,“论这个,当然是我大明更强!”

    “受教了。”徐渭舒了口气,长长一揖。

    “言重了。”戚继光扶了一把,随即看向李青,“侯爷,此次战争的时间节点太重要了,太早了,对方可以从容应变,太晚了,一旦佛郎机登陆印度,这仗就不好打了啊。”

    大明最大依仗不是火器,不是士兵战力,甚至也不是战舰,而是强大的国力,以及恐怖的生产力。

    只一个龙江船厂,就足以供应水师舰船的消耗,至于火器消耗……只要战事一起,火器局加足马力的搞生产,根本不担心供应不上。

    这才是海上作战,大明最大的优势,也是戚继光自信的来源。

    可要是演变成了陆战,大明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且那样一来就不是大明对佛郎机的战争了,还有印度……

    这也是戚继光最担心的地方。

    李青缓缓道:“我去印度,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其中利害我十分清楚,战争一定会以海战的方式展开!”

    “如此,下官就放心了。”戚继光松了口气。

    这时,一亲兵匆匆走来,单膝跪地道:“总兵大人,一号水师舰队准备完毕,是否开启演武?”

    “开!”

    “是!”

    戚继光回过头,笑道:“侯爷,文长兄,好戏开场了。”

    二人含笑点头,齐齐看向海面……

    不多时,于岸边停靠大小不一的小渔船,被人驾驶着缓缓漂向远处的舰队……

    临近预定范围之后,人员集中转移到一艘大船上,快速撤离‘战场’。

    没多久,火炮轰鸣……

    一颗颗炮弹,于湛蓝天空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砸向那些小渔船……

    “轰轰轰……咔嚓……哗啦……”

    炮火轰鸣声,渔船碎裂声,水浪激起声……不绝于耳。

    仅半刻钟功夫,舰队对面的海面上,就只剩下飘荡的船板了。

    紧接着,是第二轮的表演。

    这一场的演武主题是弓射,引用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草船借箭。

    满载草人的小渔船达到弓射范围之后,一轮轮箭雨暴射开来……

    这其中,不可避免的浪费了许多箭矢,可相当一部分箭矢都射在了草人身上,一点不影响二次使用。

    第三场是火铳……

    之后,是接舷战,也就是各艘舰船上的士兵,各自扮演攻守的一方,一方登船,一方阻止,最后于甲板作战……

    三场演武结束之后,开始打扫战场,打捞小渔船的‘残肢断臂’,以作再拼接,利用,落水的箭矢,也可以在发生形变之前,做二次利用……

    一切结束之后,都快申时了。

    徐渭大呼过瘾,大感精彩的同时,也不禁肉疼。

    虽然戚继光已经尽可能的杜绝浪费了,可这一场演武下来,还是消耗了不小的财力、物力……

    这小半日下来,怕是上千两都打不住!

    一天一千,十天一万,一百天十万,一年……徐渭正想的入神,猛然被人拍肩膀,不由一个激灵。

    “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徐渭干笑笑,讪然道,“侯爷,这仗啥时候才能开打啊?”

    李青怔了下,继而哑然失笑道:“怎么,你这是心疼水师演武消耗了?”

    徐渭心虚的回头瞧了眼,见戚继光正在指挥舰队收拢,这才悻悻道:“水师演武可真不便宜。”

    “这算什么,真正作战时才叫烧钱呢。”李青淡然道,“一门火炮多少银子?一艘战舰多少银子?还有……”

    李青轻轻叹了口气,道:“还有更弥足珍贵的生命,相比这些,演武的这点花费,真算不上什么。”

    徐渭无言以对,苦涩道:“战争当真恐怖!”

    “是啊,可战争总没办法避免……”李青吁了口气,随即揶揄道,“少咸吃萝卜淡操心了,你一个布政使,操人家水师总兵的心做甚,你该考虑的是如何治理,如何以文教化,如何改土归流……这不是你操的心。”

    徐渭苦笑点头。

    “最后再问你一次,你确定要接下这大任?”

    “确定!”

    “不后悔?”

    “不后悔!”

    “如此甚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李青满脸欣慰地点点头,“既如此,那我就走了。”

    “啊?这就走……啊,下官非是怯懦惶恐,只是……侯爷不再住两日了?”

    李青白眼道:“你没问题,戚继光所部的大明水师更没问题,我还留在这儿干嘛?”

    “不是……您这也太突然了吧?”

    李青一想也是,于是道:“我一会儿吃了饭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