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返还

白井胤治的话被打断。

细川藤之等人向后望去。

只见一大群高阶武士,簇拥着一人从后山(丘陵)上来。

细川藤之等人赶忙迎上去:“主公。”“主公。”

“嗯。”细川藤元来到本阵,眺望着对面武田“山”字大旗。

虽然能隐隐的,看到旗帜下有一名武士端坐。

无论是身影、打扮,还是旁边屹立着象征他理念的“风林火山”军旗,尤其是他“诹访法性兜”上的白熊毛。

无不向世人说明,他就是武田信玄。

但……

“哼哼,影武者吗?”细川藤元有上帝视角,他可是知道武田信玄有替身的。

“影武者?”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异常惊讶。

“主公,您是说……那人不是武田大殿?是……他的胞弟武田信廉?”本多正信最先反应过来。

影武者,不仅面貌要与本体相似,更重要的是气质。一个身居高位多年的大大名,可不是一个面貌相同的平民所能假扮的。

“没错。”细川藤元赞许的点点头。

这次会战不仅他亲自来了,还带来了两万大军,都藏在丘陵之后!

当初,细川藤之接到强右卫门求援的时候,自知兵力不够,便同时也派出快船,向正在攻略备前的细川藤元求援。

细川藤元一听老虎出山了,便急匆匆的收拢2万兵力,火速从备前国赶回了三河国。

至于备前、美作的攻略,有宇喜多直家的调略,再加上仍有四万人,足以应对当地的战事。

当武田胜赖还在进攻长筱城的这五天时间里,细川方已经日夜兼程,从水路赶了过来。

这就看出了制海权的好处,一路上除了细川水军再无他家,沿途的港口都是补给点。

细川藤元直接把铁甲船、安宅船、关船等都塞满了侍兵,这就是快速运兵的关键。

甚至要不是因为铁甲船太慢,可能早就到了。

尽管如此,这前进速度已惊为天人了,细川军真正做到了兵贵神速。

也正是因为细川主力赶到,才敢于昨夜分兵发动夜袭。

但细川方的这一举动,却被武田胜赖认为是有机可乘。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细川藤元来了。

丘陵的隐蔽性,也更好的遮挡了武田方的视野,此时的武田军,正在踏步前进。

虽说赤备是武田军的精锐,但那只是在关键时刻,在关键地段,用来突破敌军防线,扩大战果的突击部队。

例如啄木鸟战术的奇袭。

而正面作战的主力,依旧是长枪足轻为主的方阵部队,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向敌人发动攻势。

“林!林!林!”

方阵最前面的,是真田昌辉率领真田众。

他最拉风的部位,就是背后猎猎作响的百足蜈蚣,他是百足众的一员。

百足众,也叫“使番十二人众”,是武田家在家中重臣的儿子里选拔,作为日后家臣的后补干部。

百足众除了有传令的职责外,他们每个人都有领兵的资格。

虽然在最前面,但真田昌辉也不是蛮干的莽夫。

他选择了细川阵地最东侧的位置进攻,这里至少不会收到扇形集火。

“兄长……”真田昌幸看到对面阵列中的“真田六文钱”,此时的他心情复杂。

虽说他现在已经在细川家开支立派了,但怎么说也是血缘关系。

细川藤元撇眼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在这战乱的时代,骨肉相残、各为其主太正常了。

“主公?”此时细川藤之向细川藤元请示,因为真田众准备渡河了。

“你目前还是本阵大将,依旧由你指挥。”说着,细川藤元就回营休息去了,还没到他出场的时候呢。

“是!”细川藤之恭送主公离开,接过指挥权。

“命令铁炮。三段击!”手中军配直指渡河中的真田众。

“铁炮。三段击。”命令下达到下方的阵列。

“铁炮,二段击。”命令继续下潜。

“铁炮一段。”直至传递到最前沿的阵列。

“铁炮预备。”当前阵列的组头,高举武士刀。

咔咔咔咔……黑洞洞的枪口,从三道马防栅栏伸出。

各阵的铁炮组头估算着距离,他们是阵前下令者。

“射击!”

砰砰砰!

结果却是真田昌辉命令铁炮先发。

噼里啪啦,弹丸打在栅栏上溅起朵朵木屑,偶尔也击中了几名细川铁炮足轻。

“不要乱!还没到位置!”铁炮组头严格执行战术要求。

因为细川是三段击,要保证敌人在三段的有效射程,也就是俗称放近了打。

“盾牌在前,出击!”真田昌辉命令木盾手挡在前面,开始渡河。

哗啦哗啦……真田众鱼贯而行,最前面的木盾手,则紧张的望向对面。

对面的铁炮迟迟不响,让他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越是靠近,越是害怕。

终于,该来的总是会来。

随着对面一排青烟升起,紧接着手中的木盾,就收到了某种撞击。

这倒无所谓。

但如果说感觉身体某个位置一热,那就糟了。

一轮铁炮齐射,头排的木盾手倒下去并不多。

重要的是第二轮,居高临下的角度,让很多木盾手的头部暴露在视野中。

砰砰砰……二段击。

这一下木盾手倒下去大半,甚至后面的枪足轻也被打翻了数人。

“突击!”真田昌辉当机立断。

“喔!”木盾手让开,长枪足轻冲锋,那背后齐刷刷的“真田六文钱”,颇具视觉冲击。

砰砰砰……三段击!

让冲锋的真田足轻立刻倒下去十几人。

“不要停留!他们的三段击过去了!冲!冲上去!”真田昌辉知道必须要争分夺秒。

“铁炮射击丘陵带,掩护进攻!”他指挥若定。

砰砰砰……真田铁炮射击细川二段阵地,枪足轻则抢滩登陆。

“大筒。射击!”

细川一段阵地还有大筒容错。

咚!咚!

两发“千人杀”的霰弹,登时倒下去一片。

“啊?”“哇!”

真田众立马被打懵了,大筒的威力他们是第一次见。

那成片的倒下,惨叫的哀嚎,尤其是恐怖的麻子脸,都冲击着他们脆弱的心理。

“不要停留!冲!冲啊!”真田昌辉眼见着备队滞留,立马带头冲锋。

与他一起冲锋的,是真田勇士。

“呼……”柘植清广举枪瞄准了真田昌辉,他现在是第一段的铁炮组头。

这年头,可没有狙击镜啥的,再加上枪膛并不是非常直滑,弹丸并不是圆润,所以导致射出去的弹丸是上下飘摇的。

因此想要一枪打中目标人物,尤其还是移动的目标,难度堪比辕门射戟。

仿佛是第六感爆棚,真田昌辉猛然看到了瞄准自己的柘植清广。

砰!

真田昌辉眼前一黑!

“主公!”“主公!”真田勇士们扶起坠马的真田昌辉,脑门儿上一个血窟窿。

已经是当场阵亡。

“主公……抱歉!”一人手起刀落,斩下真田昌辉的首级。

“助佐,拜托了。”众人委托一名跑得最快的勇士,将真田昌辉的首级带回。

“放心吧。”助佐草草的一包首级,扭头就往回跑。

主公的首级,是不能落入敌手,任由侮辱和观赏的!

至于剩下的勇士,决然的冲向了细川第一段栅栏,他们要完成主公未完的心愿。

但这一耽误,细川铁炮已完成换弹。

“铁炮。射击!”柘植清广无情的下达了命令。

砰砰砰……真田勇士们迎着炮火,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主将阵亡,领队武士殉主,足轻伤亡率超过比例,剩下的人士气顿无,仓皇后逃。

“停止射击!休整!”

对于逃跑的敌人,细川铁炮停止了杀戮。

不是因为仁慈,而是要减少铁炮击发的次数,缓解枪膛过热,毕竟大战才刚刚开始。

下面迎面走来的林备,是小山田信茂的小山田众,他是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在这个战国纷争的年代,战斗不是一窝蜂的无序混战,而是一种有序和策略性的对抗,是一个方阵接一个方阵地轮番进攻。

这种战术的存在是必然的。

因为首先,军队的构成并不完全同属于一个领主。

将同一地域或近邻区域的部队组成一个方阵,有利于他们各自对自己的部队负责,便于备队大将的指挥和调度,以确保战斗的有序进行。

其次,这种方阵除了可以有节奏的进攻和防守外,还能有效地保存兵力。

在给敌人造成持续压力的同时,方阵之间的轮换,可以使侍兵们得到适时的休息和重新组织,能够保持战斗力的持续和稳定。

还有最后一点,在自家方阵撤退时,友军方阵可以为其提供掩护,能极大的减轻阵亡率。

“前进!'新众队'准备!”小山田信茂率领的第二阵,从破碎的真田众穿了过来。

这里面有一队异样打扮的足轻,他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跟在队伍的中间。

“咦?那群人好独特,是武田家的什么特种部队吗?真田大人,你见过吗?”本阵军师白井胤治,一眼就瞧见了这群奇怪的家伙。

“没有,在下从未听说过,应该是武田家新成立的一支部队。”真田昌幸摇摇头,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铁炮预备。”柘植清广高举武士刀,准备迎击武田第二阵。

哗啦哗啦……小山田众开始渡河,打头的还是木盾手。

依旧是半渡而击,

在三段击的加持下,小山田众的头部损失惨重,尤其中了大筒一击,就好像有击晕效果似的,呆在当场。

“新众队!快上前!”小山田信茂赶紧催促那队特别的足轻。

只见他们快速的跑到阵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物体,然后放置在抛绳上,开始摇臂。

“不好!是焙烙!注意躲避!”柘植清广大声示警,对面的动作可是标准的技能前摇。

“投!”

一声令下,新众队将手中的东西,抛向了细川一段阵。

“卧倒!”柘植清广连忙向旁边一滚,因为有一颗正朝他飞来。

其他人也都就地趴下,双手抱头,他们都学习过如何躲避爆炸的训练。

结果过了一会儿,不见爆炸?

趴在地上的柘植清广,看向扔过来的东西。

这一看不要紧,气得柘植清广当场就蹦了起来:“我xxCC!”口中直骂娘。

而在另一边,观阵的武田胜赖则放声大笑:“哈哈哈!不错,看到没,本家的新式武器再次发威,打得细川军都抬不起头来。”

终于扳回点儿颜面,只要趁机拿下一段阵,后面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新众队,是小山田信茂新近组建的一支特殊部队:抛石兵,成立时间还不到一年。

他们每个人都携带一兜拳头大小的石头,在临近敌阵的时候以石头相抛。

这种战术的主要核心,就是打乱敌方军阵的阵型,为武田军找到攻击的机会。

而且投石兵并没有使用类似投石器、投石索等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臂力进行投掷,有效射程大约为20-40米。

虽然与焙烙投掷有着相同之处,但威力却是天壤之别。

这大概真的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攻击的方式和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虽然这抛石也的确能开几个瓢,但如果是细川军,保管这一轮焙烙炸下来,第一道关卡就过关了。

可惜。

以为细川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山田众开始冲锋,准备把“懵”逼的敌人给消灭掉。

殊不知自己才是那个没见过大世面的,细川军可是玩大家伙的,怎么可能会被原始手段给砸晕?

当即起来反击。

长枪在前,铁炮在后,抵御小山田众的进攻。

噼里啪啦,双方隔着马防栅栏互击。

细川是三间半大长枪,武田是两间半,长度上细川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如果细川方换成是其他大名,在没有马防栅栏,长枪也是两间半的情况下,还真有可能会被这套战术得手。

历史上小山田抛石兵屡立奇功,吊打德川老乌龟。

但可惜没有如果,德川老乌龟也早被细川藤元给一枪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