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决战毛利:炮轰高山城

“撤!撤退!”强攻失败,细川军有序的撤出战斗,不再增加无畏的伤亡。

看着再次退却的攻击部队,细川藤元的眉头微微一皱,此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强攻,夜袭,土龙攻,忍者偷城,等等能想到的战术都用上了,但始终破不了防。

毛利军出乎意料的顽强,也是一直攻不破的关键,不愧是制霸安艺多年的主场作战。

虽然攻城战是最耗时,也是最艰难的,打个一年半载都很正常,但细川藤元似乎失去了这耐心。

“正信,看来是时候动用杀手锏了。”细川藤元打算不再耗下去了。

“主公的意思是……”本多正信显然是猜到了,但明知故问。

“命令火炮,给我对准新高山城,先轰它三轮。”细川藤元可是把铁甲船上的舰炮,都卸下来了。

并且用关船,运抵到了前线,布置到了地名叫宫迫的山丘之上。

“是!”武田信景领命,立刻指派一名母衣使番,前往炮兵阵地传令。

这年代没有电话,命令全靠口传。

一骑绝尘,母衣鼓风。

这位使番叫大谷吉继,刚刚元服,之前一直担任小姓。

只见他策马来到炮兵阵前,翻身下马,小跑至稻富佑直面前,单膝行礼道:

“主公命令。对准新高山城,炮轰三轮!”

“嗯。了解。”稻富佑直点点头,表示领命。

他是丹后铁炮世家出身,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铁炮高手。他从小就接触铁炮,并在祖父的培养下对铁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拥有百步穿杨的铁炮技术,懂得调制火药和保养铁炮等知识,还有自己的专利“稻富筒”,是丹后著名的铁炮专家。

现在是细川家臣,加之他的能力,很快就成了首批指挥火炮的大将。

“那在下就回去复命了。”大谷吉继也随后上马,返回本阵。

稻富佑直看着离去的大谷吉继,信心满满的大声命令道:“清膛上弹!”

这里依托山丘,分布着二十多门火炮,感情把舰炮全弄过来了。

“清膛上弹!”只见足轻们先用猪鬃毛刷子,清理炮膛内的残留火药。

把火药放进去,再抱着大号弹丸放进去,用长长的通条捣实。

稻富佑直看到火炮就位,继续喊着命令:“瞄准新高山城!”

“瞄准新高山城!”足轻们又稍微调整了一下角度。

这些大炮后坐力相当强,为了稳固它,干脆就嵌在沙袋中。

另有足轻准备好了点燃棒,均望向稻富佑直手中的采配。

采配和军配,都是用于指挥作战的道具。

“采配”是木质长柄,柄头密缀纸条或布条,挥动时可发出响声,一般由物头(队长)以上级别的指挥官使用。

“军配”是一种用皮或薄铁制成的团扇,上面可画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为大名或总大将级者所持。

只见稻富佑直缓缓举起采配,而后猛然挥向新高山城。

“开炮!”

引线点燃,跳跃的火花很快就钻进了炮膛。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一处处炮口火光乍现,一颗颗大号弹丸从浓烟处腾空,如同流星一般飞向新高山城。

它们越过了城墙,越过了高山,城内的守军只能是仰望,这些拉线导弹一样的“核武器”!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因为这种武器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呜~~~破空的声音传来,如同死神的低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轰咔嚓!

紧接着,屋檐在重击下瞬间粉碎,木屑与瓦片如雨点般四处飞溅。

这只是一击,后面陆续如流星雨一般,落入城中。

重砸声、倒塌声、尖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新高山城的腹地被这些弹丸重重地击中,城墙在颤抖,地面在震动,仿佛整个城堡都在这些攻击下摇摇欲坠。

守军们四处逃散,寻找着可以躲避的地方,但无处可逃。

每一次降维打击,要么房塌屋倒,要么留下一地的血水残缺!

口羽通良,毛利家老,十八将之一,内政方面的重臣。

此时的他,满身血污的倒在地上,他的右臂和腰身以下的部位都已经不见了。

那裸露的血肉组织,外翻的肠子,口中一直不停地重复着:“这不是武士的作战之道,不是武士的……。”

他周围的随从们,有的已经死去,有的还在痛苦地呻吟,血水和残缺的肢体散落一地,构成了一幅悲惨的景象。

这幅景象,也正被毛利辉元看在眼中!他的眼中透着深深地恐惧。

刚刚他们还在谈笑风中,谈论着自家的坚固防守,细川军的屡次失利,结果现在就成了这幅模样。

这种转变是如此之快,如此之残酷,让人难以接受。

山风吹过战场,带着血腥味和火药味,也带着侍兵们的哀嚎和哭泣。

让毛利辉元浑身冒起了鸡皮疙瘩,指甲嵌入掌心的拳头也在不由自主的颤抖。

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惊惧和无力感。

而这边的细川本阵,细川藤元看着酣畅淋漓的炮击,终于满意的笑了。

战场上敌我双方的侍兵,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均被这震撼的一幕沉默呆住了。

随着夜幕的降临,战场上的炮火渐渐平息,但那股死亡的气息却久久不散。

尸体和伤员随处可见,血水和泥泞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红色的泥潭。

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难以承受。

在这残酷的杀戮中,守军们体验到了战争最赤裸裸的一面,他们的脸上无不写满了疲惫和恐惧。

那每一次开炮的巨响,都让他们的心跳加速;

每一次火光的闪烁,都让他们的瞳孔紧缩。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田间的农夫、市井的商贩,哪里见过这种无情的战火。

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读出战斗意志的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对家的深深眷恋,是对和平的强烈向往,以及对生存的坚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