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第 109 章
第109章
面前的小夫妻, 一个声若蚊蝇,脸红得要滴血了,另一个落落大方, 若无其事地给孩子泡奶。
目光在女儿的小背心上打个转,常月娥面无表情地说:“孩子还太小了, 现在回奶可不行, 明天我再给你炖个汤。”
然后趁着女婿去外面泡奶的工夫, 她点了点闺女的脑门, 低声说:“你身体还没彻底恢复,可不能这么快又怀上一个!”
叶满枝脸上火辣辣的, 无力地替自己辩白:“我知道的, 你想多了!”
她跟吴峥嵘只是抱在一起睡觉而已。
吴峥嵘比较讲究科学, 医生不建议产后三个月同房, 他就谨遵医嘱老老实实的。
她不敢硬气地说他俩啥也没干,但他俩真的没干什么。
常月娥满心狐疑, 可是瞅瞅还在哇哇哭的小孙女, 她又没心思追究别的了。
亲妈奶水充足, 吴玉琢小朋友自打出生以后就没喝过奶粉, 哪怕此时已经饿得哭红了脸, 也坚决不肯喝她爸泡的一口奶。
常月娥嫌弃地抢过奶瓶和水瓶, 交代这两个没用的年轻人早点休息, 抱起孩子就走了。
叶满枝急得冒汗, 听到隔壁的哭声渐渐弱了下去,她才泄了气似的靠上床头。
想起妈妈出门前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还有女儿脸上水滴似的大泪珠,叶满枝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抬手在男人身上捶了两记,面红耳赤地嗔道:“都怪你!我妈肯定看出来了。”
“看不出来, 你别胡思乱想。”
吴峥嵘能说什么?他心里也尴尬呢。
叶满枝还在回想那个好似看破一切的眼神,越想越羞耻,再次埋怨:“都怪你这个混蛋!我明天要怎么面对我妈啊?”
吴峥嵘心说,你是她亲闺女,有什么不能面对的?
他这一关才比较难过吧。
而且明明是叶来芽自己说的,前两晚没喂那顿夜奶,早上涨得难受。
这会儿又全怪他了。
红晕从脸颊蔓延到脖子下面,眼见她真的羞耻得快哭了,吴峥嵘只能认下所有指控,将人搂进怀里哄道:“这次都怪我,明天我跟咱妈解释解释。”
“这种事你怎么解释啊?越描越黑!”叶满枝不解气地抓过他的手臂,狠狠咬了一大口,“我妈还说明天要给我炖汤呢!我最近已经补得够好了,完全够宝宝吃的,那月子饭我真是一口也不想吃了!”
她这样说,似乎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肉蛋水产都是紧俏物资,她能天天吃到鸡蛋和细粮,一天吃肉一天吃鱼,伙食条件比厂长还好,放在整个军工大院都是数一数二的。
但她感觉自己有点补过头了,真不想喝那下奶汤。
自觉理亏的吴峥嵘好脾气地说:“没事,到时候我帮你吃。”
叶满枝连忙伸手捂住他的嘴,脸红得跟煮熟的虾子似的,嗔怪道:“你怎么还说啊!不要脸!”
“……”
吴峥嵘默了默,拉下她的手,好笑道:“我的意思是,到时候帮你吃月子饭,你别误会。”
“……”
叶满枝瞪大眼睛,仰头与他对视,安静了好长时间后,突然恶向胆边生,从他怀里翻个身,跨坐到他的腰上。
“我才没误会呢!明明就是你不要脸!你这个混蛋,我要咬死你!”
*
吴峥嵘当晚并没被媳妇咬死。
次日一早,他连闺女都没敢看,外面刚吹响起床号,就匆匆出门上班去了。
叶满枝上午十点才有课,本想在家多磨蹭一会儿,但是以防被常月娥逮住盘问。
她以要去系办工厂坐班为借口,早早地带闺女溜出了门。
妈妈开学以后,吴玉琢小宝宝的活动范围终于不再拘泥于军工大院了。
她白天被送去吴家老宅,由太爷爷和太奶奶照看,等到亲妈下课以后,回来给她喂一顿奶。
平时就被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太太抢着稀罕。
叶满枝今天送孩子过去的时候,吴爷爷和吴奶奶都在一楼客厅里等着。
吴爷爷背着手问:“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啊?”
“今天上午只有一节课,我在家多待了一会儿。”
吴爷爷不赞同道:“现在正是你学习和工作的关键时期,年轻人就是要敢于拼搏。你不是在系办工厂当科长,还进了老师的课题组吗?那你就得打起精神来,多在这两项工作上投入精力。像今天这样浪费光阴,怎么能干出成绩来?”
叶满枝:“……”
她记得当初吴爷爷给儿孙挑媳妇的时候,都要选知书达理,温柔贤惠,能相夫教子的。
吴家媳妇似乎也确实都是这种类型,老爷子分家时把房子给了女儿,两个儿媳妇都没提意见,就那么平静地接受了。
这会儿她刚生了孩子,老爷子不说让她多看看孩子,居然还嫌弃她不肯为事业拼搏了!
这老头咋想一出是一出呢!
吴爷爷在老伴的指挥下,拿出奶瓶给小不点喂水,还不忘继续给孙媳妇洗脑。
“我年轻的时候,都是从早忙到晚的,一心扑在事业上,要是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还能有如今的成就?以后你早上七八点钟就把孩子送过来,放到我们这里,不要耽误学习和工作。”
叶满枝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老爷子居然这么看重她的事业。
以前还真是错怪他了。
叶满枝笑道:“玉琢还太小了,总需要人看着抱着,我怕把她留在这边太长时间,太消耗您二老的精力。”
“那有什么!”吴奶奶用舌头打着响逗孩子,刚说了“瞧瞧我们宝宝多好看”,又提醒老伴,“快把你那辆车推出来,让小叶看看!”
吴爷爷从楼梯下面推出一张白色的婴儿床,得意地说:“这床是我自己做的,要是年轻那会儿,我两天就能做好,现在体力不成了,一个多月才弄好。”
叶满枝望着那床头雕花的婴儿床,再一次感叹,真不愧是亲祖孙,一个亲手打了婚床,一个亲手给重孙女打了婴儿床。
瞧这婴儿床的精细做工,吴爷爷即使不走科研的路子,去当个木匠也饿不着。
她连忙替女儿道了谢,对这张婴儿床大夸特夸了一通,然后将吴玉琢同志放进柔软的小床里,意思意思让她试睡一下。
叶满枝本以为这只是一张精致漂亮的婴儿床,然而她还是见识浅了。
只见吴爷爷俯身插上电源,用拐棍在床边扒拉了一个什么开关,那小床就忽地轻轻摇晃了起来。
土包子叶满枝瞬间瞠目:“哇!!!”
这床咋还会摇啊?
吴爷爷先去观察婴儿床里小不点的动静,见她不哭不闹,盯着上方的一个布老虎猛瞧,于是满意地说:“机芯有点噪音,速度好像也有点快了,回头我调整一下。”
叶满枝问:“爷爷,这床是您发明的呀?我还从没见过这种能自动摇晃的小床呢!”
“嗯。”吴爷爷矜持地颔首,“我看这孩子还挺适应睡摇床的,你放心上学去吧,我们抱不动的时候,就把她放到摇床里。”
叶满枝心说,好家伙,吴玉琢同志刚出生仨月,就开始推动科技进步了。
需要乃发明之母,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她把闺女留在了新鲜的摇床里,独自背着包去学校上课了。
等她坐进车间上技术课的时候,心里还在胡乱琢磨,不知那摇床睡起来是啥感觉。
摇床如果是吴峥嵘发明的,或是地点变成自己家里,她无论如何得坐进去亲自体验一下!
叶满枝着实羡慕了一番自家闺女,想着一会儿下课再回去仔细看看那张小床。
不过,她这边刚走出车间,便被欧阳老师喊去了办公室。
“你俄文讲得怎么样?”
“还行。”
叶满枝以为欧阳老师是在变相催她加快工作进度。
她在课题组里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汇总调研资料,偶尔陪欧阳老师去基层单位调研。另外就是翻译那本苏联小说《姐妹们》。
她生孩子之前只顾着看杂志上的爱情小说了,一直没正经干活。
等出了月子才抽空翻译了一半。
欧阳老师追读小说还挺起劲的,这几天总催她把另外几期的内容尽快翻译出来。
欧阳瑾对她这个“还行”的回答不太满意,严肃地说:“你如实地介绍自己的俄文水平,不要含含糊糊的。”
叶满枝连续两次俄文考试的书面和口语成绩都是满分。
但外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俄文老师打分时也一向手松。
欧阳瑾不知她这满分的成绩里有多少水分。
叶满枝在课题组里与她混熟了,也敢说话了,不由笑眯眯道:“老师,有啥事您就直说吧,我小时候上过苏联侨民会的幼稚园,还不会写字就会说了,说得比写得好。”
“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生产革新青年交流团,即将来滨江进行友好访问,咱们省大是交流访问的第一站,到时候代表团团长要给工学院和工业经济系的师生做一次演讲。学校想挑选几个口语好的学生,做代表团的随团翻译。”
叶满枝只听那代表团一长串的名字,眼睛就亮了。
她想了想,问:“我记得捷克斯洛伐克,说的是捷克语吧?我不会捷克语啊!”
“学校只要求选拔俄文好的,要熟练掌握工业相关的专业词汇。”
苗主任想让工业经济系的师生们见见世面,这次演讲是他极力要求,让校长出面争取下来的。
而且苗主任对翻译人选十分重视,这两天一直在大三大四的学生里挑选俄文翻译人才。
不过,俄文是工业经济系的副课,他们系调剂新生的时候,从不参考外语成绩。
老苗挑选出来的两个学生,未必比人家俄文专业的学生好。
术业有专攻,翻译的任务八成还得落到人家俄文系头上。
“凭什么落到俄文系头上?这次活动是我出面争取来的,我才不让他们跟着沾光!”
叶满枝跟随欧阳老师走进系主任办公室的时候,恰好听到苗主任的怒喝。
她不由腹诽,学校里有传言说,工业经济系的苗主任和俄文系的刘主任有夺妻之恨。
这该不会是真的吧?
否则老苗干嘛那么激动?
让人家俄文系沾点光,好像能要他的命似的。
欧阳瑾把她往前面推了推,说:“主任,我再推荐一个叶满枝,她去年的俄文成绩都是满分,多一个人多一点机会,死马当活马医吧。”
“什么死马当活马医?咱们工业经济系人才济济,挑几个会说外语的学生有什么难度?”苗主任问,“叶满枝,你俄文说得怎么样?”
叶满枝很想抓住机会见世面,她还没跟捷克斯洛伐克的人说过话呢,于是毫不谦虚地说:“特别好,我外语讲得可流利了!”
苗主任:“……”
这可真是他这几天听过的,最自信的回答了。
听着跟吹牛似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俄文很好,叶满枝举例说明:“我是中苏友协的会员!参加过好多次友协活动了!”
苗主任心说,他也是中苏友协的会员。
但是并不耽误他,一句俄文也不会说。
他看了眼手表说:“既然欧阳把你推荐过来了,那你就去试试吧。今天下午三点,在刘副校长的办公室,由他亲自给代表团选拔翻译,你跟大三的苏芮,大四的高云帆一起去。”
叶满枝接了任务,从办公室里出来,就赶忙跑回家给吴玉琢小宝宝喂奶。
听说她下午要去刘副校长那里参加选拔,吴爷爷透露道:“刘副校长在苏联留过学,俄文水平相当高,你虽然俄文不错,但不要掉以轻心,好好准备一下吧。”
叶满枝心说,这么短的时间,她能准备什么啊?
不过,她还是接受了吴爷爷的好意,喂完奶以后,就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去了校长办公室。
苗主任亲自在办公楼门口等着三个学生,等人到齐了,就低声交代道:“工学院和俄文系也会派人来参加选拔,你们三个是代表咱们工业经济系的,要怎么表现,心里都清楚吧?”
三个学生齐齐点头。
他们已经看到工学院和俄文系的老师带人过来了。
他们苗主任有点小心眼,这演讲机会是他争取来的,那就不能把机会给俄文系,最好也别给工学院。
叶满枝瞄见了混在工学院队伍里的周牧,但她瞥一眼就收回了视线。
对苗主任说:“主任,您放心吧,我们肯定为咱们工业经济系争光,拔得头筹!”
帮你报了那个夺妻之仇!
而且,有她在的地方,周牧就别想冒头啦!
苗主任表情一言难尽道:“你好好准备一下吧,少说大话,少吹牛!”
叶满枝:“……”
谁吹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