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 124 章

    第124章


    656厂幼儿园能被赵珂导演选中, 要归功于小胖墩出租车。


    这年月的胖孩子实在是不多见,连黄黎这个亲妈都没想到,她能把儿子喂得这么敦实。


    外人都说这孩子养得好, 但黄黎很担心儿子会发展成小儿肥胖,所以就给他在少年宫报了一个体操班, 想让孩子去锻炼锻炼。


    她这个决定自然又引来了以沈亮妹为首的, 一众吃瓜群众的群嘲。


    花钱锻炼, 还不如让孩子在大院儿里跑跑呢。


    但幼儿体操属于政府补贴项目, 少年宫的体操班,每月只收五毛钱。


    能让儿子去外面见见世面, 交点新朋友, 黄黎还是很乐意花这五毛钱的。


    她没理会旁人的酸言醋语, 每周骑着自行车送孩子去三次少年宫。


    然后就在少年宫碰到了赵珂。


    赵珂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导演, 最近正准备拍摄关于生理卫生的科普影片《从小锻炼身体》。


    滨江这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小儿卫生体育锻炼。


    儿童经过锻炼以后,在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方面有明显效果, 即使这两年物资紧缺, 全市五百多所幼儿园和托儿所里, 发育健全儿童的比例仍能达到93%。


    赵珂听说了这边的成果以后, 便从北京跑了过来, 打算在滨江取景拍摄。


    他被人带去幼儿体操班参观的时候, 一眼就相中了扭着屁股热身的出租车。


    这个灵活的小胖子在一众小豆丁里, 那可真是鹤立鸡群啊!


    特别符合他心目中男主角的形象!


    等他根据介绍, 来到656厂幼儿园,见到与小胖墩玩在一起的吴玉琢时, 女主角的人选也有了!


    这俩孩子就是很标准的祖国花园里的花骨朵呀!


    “赵导演,你们这科普影片要拍摄多长时间啊?”叶满枝问。


    “快则两三天,慢则十天半个月, 全看孩子的配合情况。”


    如果小女孩不能拍,赵珂就打算转战市人委幼儿园了。


    他在那边也相中了一对小孩,而且机关幼儿园的环境要更好一些。


    就是可惜了这个被他一眼相中的小胖墩。


    叶满枝与吴峥嵘商量了一下,新来的马团长一家已经住进周转房了,他们可以晚几天搬家。


    吴峥嵘问:“赵导演,我们能提前了解一下拍摄内容吗?”


    “可以可以。”赵珂介绍道,“咱们的影片是科普影片,跟电影院里的那种电影不一样,咱们没有故事脚本,拍的是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真实生活。根据你们滨江教育部门的介绍,小儿卫生体育锻炼,主要是空气浴、日光浴、水浴、体操,以及课间娱乐。所以咱们就按照这几方面的内容来拍。”


    吴峥嵘自动将拍摄内容翻译成,放风、晒太阳、洗澡、广播体操,以及做游戏。


    其他方面还行,但是……


    “我家吴玉琢是小姑娘,不参与洗澡那部分的拍摄,您选其他小朋友拍摄吧。”


    闻言,吴玉琢小姑娘赶紧把她球球哥推出去,“我球球哥哥可喜欢洗澡啦,让我球球哥哥洗!”


    起球还没意识到自己要在全国人民面前光腚了,叼着妹妹给他的饼干点头,“我可以洗!”


    一部科普片当然不可能只拍两个孩子,幼儿园的其他孩子也要出镜的。


    赵珂原本只想拍小胖墩坐在澡盆里洗澡的画面,既然又来了一个素材,那就俩男孩儿一起拍吧。


    三个孩子的家长都没意见,幼儿园其他家长也乐意配合,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第二天就正式进了656厂幼儿园。


    孩子要拍电影了,关于上镜服装问题,叶满枝和吴峥嵘都觉得不宜穿得太过花哨,干净朴素整洁即可。


    叶满枝从柜子里翻出一件半新不旧的红毛衣,又让吴峥嵘给孩子扎个哪吒头。


    挎上硕大的军用水壶,就让她去幼儿园拍电影了。


    夫妻俩都有工作要忙,谁也没在幼儿园盯着,因此也就没看到闺女在剧组耍大牌的场景。


    吴玉琢答应拍摄时,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带上她球球哥。


    当初她球球哥从中班留级到小班,她又从小班跟球球哥转战到中班。


    俩人非常有革命情谊!


    如今兄妹三人一起在中班玩耍,有集体活动的时候,她当然不能把球球哥落下啦!


    在她的理解中,把球球哥带上的意思,就是每个活动都要一起参加。


    但是按照赵导演的理解,拍摄起球洗澡的画面,就算是把他带上了。


    因此,双方在拍摄做操镜头的时候,便出现了分歧。


    赵导演想把另一个稍微胖乎一点的男孩调到前面来,跟出租车一左一右站在小姑娘两边,画面会好看一些。


    然而,这个要求却遭到了吴玉琢的强烈反对,拉着起球的手不让他走。


    “球球哥哥一直站在我旁边,不能走!”他们平时都是一起做操的,凭啥这次就得分开?


    赵导演试图跟她商量:“下个镜头的时候,你们再站在一起!”


    吴玉琢拧着小眉毛瞅他片刻,然后左手拉着起球,右手拉着出租车,跑去告老师了。


    “老师,那个叔叔说话不算数,我不想拍啦!”


    老师和导演:“::::::”


    *


    工业厅这边的叶满枝,还不知她闺女一天里给赵导演告了七遍老师。


    在她想来,拍科普教育片没有台词,跟拍纪录片差不多,导演只要举着摄像机拍些活动画面就行了,完全没难度呀!


    与其担心闺女和侄子,还不如担心担心她自己呢。


    机关里没什么秘密,稍有风吹草动,连锅炉房的大爷都能听到风声。


    省里要搞优质产品评比的消息,早就在厅里传开了。这种大规模的评比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很多,不少部门的干部都摩拳擦掌,想加入评审组分点成绩。


    叶满枝是今年刚分配来的大学生,进入工业厅还不满半年,不费吹灰之力就被领导带进了质量奖审定委员会,自然会引来许多侧目。


    省大的几个师兄师姐,见到她时都说了恭喜,跟她一起进入单位的邬杰还玩笑似的喊她叶科长。


    这些都是私下的玩笑话,叶满枝回他一声邬处就算扯平了。


    可是,有些人的调侃,那明显就不是开玩笑。


    到了月末,沈礼娜又来业务部门分发人民来信了。


    刚进入综合三科,她便笑着说:“满枝,听说你被赵科带进审定委员会了?恭喜你啊!能参加这么大的项目,用不了多久就得喊你叶科长了吧?”


    “哎,你每个月帮我们分发人民来信,也算是改进工作流程了。听说郝主任还表扬过你,这么大的功劳,你用不了多久就能当副主任了吧?”


    沈礼娜摆手,“我就是个跑腿的,哪能当副主任?”


    “对呀,我在审定委员会里也只是个跑腿的,要是跑个腿就能当科长,那我们岂不是满屋子都是科长了!我们综合三科里哪个不是手攥好几个大项目的?我这长征第一步还没跨出去呢!”


    除了赵桂林,综合三科的其他人都在,叶满枝当然不能任由她在办公室里胡说八道。


    科长的人选在综合三科算是个敏感话题,大家在办公室里从来不探讨人事任免的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两三年内,化轻工业处至少能空出一个副处长的位置。


    赵桂林是大热人选,如果有人开个赌局,押注未来的副处人选,那赵桂林和综合一科的吕科长肯定是赔率最低的。


    一旦赵桂林上去了,综合三科的另外四个人就是竞争关系。


    虽然行政级别略有不同,但他们四个可全是副科级干部!


    大家条件都差不多,谁会对当科长没有想法呢?


    所以,办公室里很少有人谈论科长处长之类的话题,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沈礼娜像是刚刚察觉自己的失言,对另外三人说:“哈哈,我跟满枝开玩笑呢,没别的意思,真没别的意思……”


    叶满枝简直烦死她这一出了,谁管你有什么意思啊?


    她不再留这种好事分子在办公室里瞎搅和,拉着人一起出门上厕所了。


    她刚来单位没多久,升职也轮不到她,她才不想早早往自己身上集中火力呢!


    将人带出办公室,叶满枝贼兮兮地小声问:“礼娜,你是不是听到什么好消息了?”


    “什么好消息?”沈礼娜闻言一愣。


    “就是我们化轻工业处的消息呗。”


    “没有。”


    “不对,你肯定听到什么了!”叶满枝语气笃定地低声说,“否则你怎么能无缘无故就说我要当科长呢?我们赵科长要是不升职,我咋可能当科长呀!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沈礼娜摇头,“没有。”


    她就是听说叶满枝进了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心里不是滋味。


    叶满枝的运气太好了,挤掉她进了化轻工业处不说,还正好赶上轻工系统十周年庆典的质量评比,轻轻松松就跟着部门领导混进了评审组。


    化轻工业处以外的人并不了解“省优”项目的内情,她只觉得叶满枝的运气爆棚。


    叶满枝露出怀疑神色,试探着问:“我听说你姑父是商业厅的刘处,你真没听到什么内幕消息?”


    沈礼娜心里陡然被揪了一下,她惊讶地睁大眼睛。


    不知叶满枝是从哪里摸清自己底细的。


    单位里一直有传言,说她是走后门进来的,还有人说她是某位厅长的亲戚。


    别人问到她跟前的时候,她语言上否认,但语气神态都带着点躲藏遮掩。


    同事摸不清她的底细,又怀疑她是领导的关系户,一般不会在工作上刁难她。


    沈礼娜渐渐也发现了,这样含含糊糊的关系,其实比清清楚楚的关系,更有利于自己。


    所以,她从没向外透露过商业厅的人事处长是自己姑父。


    沈礼娜心慌了一阵,便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我就是办公室跑腿的,能有什么内幕消息?”


    “哎,”叶满枝失望地说,“我还以为你从刘处那里听到什么风声了呢,要是我们科长真的要升了,我得把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科长呀!”


    “你可别跟赵科胡说!没确定的消息,怎么能跟领导随便说呢,这不是得罪人吗!”


    沈礼娜急忙拉住她,只觉得这大学生仅是学习好而已,对机关里的门道真是一窍不通!


    “其他人的消息不可靠,但消息要是从你这里传出来的,那十有八九是真的吧!”叶满枝话里满是信任。


    “我真没有内幕消息!你弄错了!”


    叶满枝一脸“我懂”的表情,“放心,等你给了我准确消息的时候,我再跟领导报喜!”


    “……”沈礼娜语塞半晌,强压着翻白眼的冲动说,“我先回办公室了,反正你别跟领导胡说,更别说是我说的,到时候我可不认!”


    叶满枝乐呵呵地把人送走了,回办公室拿上饭票,直接去食堂吃午饭。


    她本来不想拿同事的关系背景说事的。


    但沈礼娜当着综合三科所有人的面,说她要当科长了,她才不信对方没有其他小心思。


    科长是敏感话题,叶满枝现在不想冒头,也不想惹麻烦。


    要是再让那沈礼娜过来搅合几次,她早晚得变成靶子。


    与其只有自己提心吊胆,不如让沈礼娜跟她一起提心吊胆。


    沈礼娜的来历,还是她在舞蹈队排练的时候,偶然听人事处的刘文丽提过一嘴。


    按理说商业厅人事处长是她姑父,这关系其实挺硬的了。


    但单位同事私下传的却是另一个版本。


    叶满枝当年进街道办上班的时候,四个关系户对彼此的关系都是雾里看花。


    她至今不知道当年庄婷是走谁的门路进的街道办。


    是以,她可太懂沈礼娜的小心思了。


    本单位的厅长确实比外单位的处长管用!


    既然不想让她给赵桂林报喜,那沈礼娜就最好别再说她要当科长的话了。


    *


    按照省领导的要求,省优评比工作要尽快开展。


    叶满枝第二天就跟着领导去办公厅开会了。


    会议室里坐着各单位的领导,工业厅这边只有副处以上的领导,能在会议桌旁安排一个位置。


    赵桂林、何平、叶满枝都是跑腿的,坐在了夏竹筠和秦副处长的身后。


    其他单位的情况也差不多,叶满枝的目光在会议室里环视着,在供销社那边居然意外发现了五哥的丈母娘蔡处长。


    与对方点点头,她便直接错开了视线。


    今天的会议内容果然如赵桂林所说,要讨论省级优质产品的评选办法,安排各单位的工作分工。


    叶满枝拿出笔记本和提前准备好的资料,随时为前方领导提供弹药支持。


    然后,会议刚开始没多久,各单位就在一个小问题上有了分歧。


    省级优质产品评选,应该由企业主动申请,还是由各市和专区的主管部门推荐名牌产品?


    省工业厅要在明年庆祝轻工系统的十周年纪念,自然想把活动办得隆重,影响力越大越好,由企业主动提交申请,能让更多优秀企业和产品参与这次评比。


    但省商业厅和供销社只是这次“省优”评比的协办单位,若是让各市和专区主管部门直接推荐产品,能给他们省去很多麻烦。


    前方领导们争执不下的时候,赵桂林偏头问身边的两个助手:“关于这个问题,你俩提前做过准备了吧?”


    叶满枝连忙点头,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撕下来一页,将上面的内容给他过目以后,递给了前排的夏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