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第 135 章
第135章
正式跟着太爷爷读书启蒙以后, 吴玉琢在她爸的书房里拥有了一张专属座椅。
大书架的最下面一排,也给她空出了一个格子,专门摆放她那些图画书、小人书、拼音读本和算术本。
只要吴博士不加班, 每晚七点半到八点,吴玉琢小同志都要和她爸一起学习半小时, 然后再自己打开收音机, 听会儿《小喇叭》广播, 她就可以洗洗睡了。
今天不用做算术题, 吴玉琢蹲在自己的书架前精挑细选,选出一本小人书《鸡毛信》。
“爸爸, 这个字怎么念?”
“粘, ‘这是一封粘着鸡毛的信, 海娃送过这种信。’”吴峥嵘用铅笔在生字上面写了拼音, 又建议道,“你可以先看那些有拼音注释的书。”
幼儿园教了拼音, 有些书可以对照着拼音看懂, 对小朋友非常友好。
但是, 汉语拼音却难住了家里的一众成年人。
他们读书识字时, 没有汉语拼音, 而且写的都是繁体字,
为了迁就学龄前儿童吴玉琢, 吴爷爷一把年纪还要与时俱进, 学起了汉语拼音。
如今不但能熟练为重孙女的小人书注音,还光荣地成为了学术圈子里掌握汉语拼音第一人!
吴玉琢趴在写字台上, 盯着爸爸给她注音,然后小小声地告密:“我妈妈中奖了,今天可高兴啦!”
“中什么奖?”
“不知道, 是你说的呀,妈妈特别高兴,肯定中奖了!”吴玉琢小同志晃悠着脚丫子,笃定道,“妈妈今天一直在哼歌,她中奖了!”
叶满枝正在给闺女补裤子上的破洞,除了缝纫机咔哒咔哒的声音,隐约还能听见她的歌声。
吴峥嵘将小人书递还回去,好笑地想,能让你妈这么高兴的,除了中奖,还有升官。
不过,叶来芽刚当上副厅长的秘书,短期内不太可能进步了。
兴许还真被闺女猜中,小叶秘书中奖了?
他陪孩子看书到八点,等到吴玉琢跑去开收音机的时候,趁机跟当事人求证。
“叶秘书,有言说你中奖了,这次中了多少?”
他们家的定期有奖储蓄,中过的最高金额是五块钱。
叶来芽去百货商店随便逛一圈就花光了。
来得快去得也快。
叶满枝剪断线头,眉开眼笑地卖关子:“没中奖,但是跟中大奖也差不多了!”
“单位发什么奖品了?”
“嘿嘿,你再猜!”叶满枝憋了一晚上,终于等来了这个可以显摆的时刻,矜持地问,“你在北京那边有没有什么朋友啊?需不需要我替你去走动走动?”
吴峥嵘眼里带出了然,配合地惊讶问:“叶秘书,你有机会去北京了?”
“嗯哼!”叶满枝眼睛笑出两弯月牙,“跟我们夏厅去北京出差,可能还会去天津!”
将答案说出口以后,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动,完全没有在单位时的稳重样子,一把勾住吴峥嵘的脖子,兴奋地在人家的脸蛋上,啵啵啵啵亲了好几口。
“我要去首都啦!哈哈哈哈~”
而后又跑去折磨闺女的小脸蛋。
小有言正在专心致志地听《小喇叭》广播,被突然冲过来的妈妈亲得直咧嘴,挣扎着乱喊:“我妈妈疯啦!”
吴峥嵘拉开堪比范进中举的叶来芽,将闺女解救出来。
然后带着媳妇进了书房,将自己珍藏的北京地图和景点介绍找出来。
“你们什么时候动身?难得去一趟首都,你提前做做功课,到时候节省时间到处转转。”
“没确定出发时间呢,夏厅今天刚跟我说的,”叶满枝按捺住激动心情,拉着他说,“你在北京不是有好几个朋友嘛,咱们结婚和生娃的时候,人家都汇款送了红包。这次我能去北京,正好给人家带点土特产。你写几封信,到时候我帮你捎带过去。”
吴峥嵘想说,他们战友之间不兴送礼,向来都是有事汇款,只有书信和金钱往来。
不过,叶来芽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让她跟自己的朋友认识一下,遇事时也能有个照应。
“你跟在领导身边,带土特产不方便,我写几封信,你有时间就上门送信,没时间就算了。”
*
叶满枝穷人乍富,土包子开花,激动的心情持续了一晚上。
一会儿催促吴峥嵘赶紧写信,一会儿让他写几个特色美食,一会儿又问他去哪里买土特产。
直到被人拉到床上变着花样做体操,才把这股子亢奋精力消耗掉。
第二天起床又恢复成沉着冷静的小叶秘书,从容不迫地去上班了。
她这边因为一个出差的消息激动得不行,而夏竹筠那里,自从那天说过一嘴之后,就再没提过出差这一茬。
在滨江市内调研了十多家企业以后,夏竹筠又挑了几个其他专区的大型工厂调研。
调研行程全部结束,她独自在办公室里待了两天,亲自动笔写调研报告。
就在叶满枝怀疑领导也许把出差这事忘了时,夏竹筠突然在班子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观点——
从去年开始,全省集中力量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今年上半年,各项事业出现了明显健康的发展势头。
我省应该继续高举主席思想红旗,自强不息,乘胜前进,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竞赛。
除了省内同行业间的厂际竞赛,还要联系外省市的兄弟单位进行竞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为了庆祝轻工系统十周年纪念,省优产品评比活动已经全部结束。
建议所有获得“省优”称号的企业,都要与外省市企业开展同产品竞赛,签订比学赶帮协议。
在省际竞赛中取得佳绩的企业,将得到省工业厅的专项资金扶持,以期为本省打造出多个全国知名的名牌产品。
她这个想法暂时只在班子会议上提了提,选择哪些行业、企业、产品参加竞赛还没确定,外省市有哪些企业愿意参加竞赛也未可知。
一切还在萌芽阶段。
但是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好几个企业领导,甚至是市、专领导,都跑来工业厅打听消息。
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刚因为省优评比而到处跑动的企业领导,今年又闻风而动了。
“张厂长,夏厅正在会客,我给您泡杯茶,您稍等一会儿吧。”叶满枝微笑接待着今天的不知第几位访客。
秘书室里原有的三把椅子已经被坐满了,新来的张厂长只能在门口站着。
张厂长客气道谢,端着杯子站在她的办公桌旁边,低声打听情况:“叶秘书,能得到专项资金的名额有几个?现在确定了吗?”
“还没定呢,省厅连正式通知都没下达,大家也太心急了。”
“狼多肉少,不急不行啊。”
叶满枝心说,你们搞生产的时候如果也能这么积极,夏厅就不用绞尽脑汁搞这个省际竞赛了。
张厂长想跟小叶秘书套套话,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年轻女秘书时,他又有点麻爪。
其他领导的秘书都是男同志,他递个烟就能打开话题。
如今遇上年轻女同志了,瞧着不像是会抽烟的样子,他在身上摸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像样的东西。
只能干巴巴地问:“小叶秘书,你就给我们透个底呗?对扶持名牌这件事,领导到底是怎么想的?”
没收到任何东西的小叶秘书,竟然还真的给他交底了。
“张厂长,这么跟您说吧,领导们想通过这次活动一箭双雕。”
“哦哦,怎么个一箭双雕法?”
坐在旁边的其他企业领导也竖起了耳朵。
“第一当然是希望各厂都能通过这次竞赛,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了。竞赛时间不会太长,三个月或半年,就能见分晓。”
几位厂长颔首,这是他们早就知道的。
叶满枝压低声音继续说:“第二嘛,是想趁机为咱们省打造几个名牌产品。提起上海的产品,咱们几乎张嘴就能来吧?永久牌自行车,冠生园大白兔奶糖,益民饼干,英雄牌钢笔。天津的知名产品也挺多吧?飞鸽牌自行车,牡丹牌缝纫机,白玫瑰内衣。但是说到咱们这里呢?工业发展得挺红火,却没什么标志性产品。”
张厂长是滨江缝纫机厂的,自打产品得了省优以后,说话的口气都比从前大了三分。
听了她的话,不由反驳道:“咱们滨江也有不少好产品,我们厂生产的缝纫机,不比牡丹牌的差。”
叶满枝深以为然地颔首:“嗯,你们厂的缝纫机确实很不错,否则也不会被评为省优啊。领导有意跟天津的缝纫机厂展开竞赛,张厂长,到时候咱们省缝纫机行业的面子就靠您撑住了。”
张厂长:“……”
“不过,大家也要做好思想准备,省里扶持名牌产品是有条件的。不但要在比学赶帮超活动中取得佳绩,还要在技术革新上有突破。”叶满枝乐呵呵道,“您知道的,狼多肉少,专项资金只有那么多,省里当然要扶持最容易出成绩的。”
这是夏竹筠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要是专项资金拨出去,却连个水花都没看见,绝对会被有心人看笑话。
叶满枝在秘书室里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客人,这番话也被她说了好几遍。
有些人知难而退提前离开了,有些人则继续在办公室门口坚守。
忙碌了两天以后,夏竹筠问:“办公室那边订好车票了吧?”
“定了这周五下午的火车票。”叶满枝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激动心情。
“行,那你做好准备吧,咱们周五就出发。申请参加社会主义竞赛的企业挺多,但外省市的竞赛对手,要由省里出面联络。咱们这次去北京,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来。”
叶满枝得到了确切的出差消息,除了要安顿好家里的一大一小,还得回娘家跟爸妈报备一声。
傍晚下班,乘车赶去军工大院时,老叶正在屋里睡觉。
“我爸今天上夜班啊?”
“不是,”常月娥摇头,“白班,刚下班回来。”
“那怎么刚回来就躺下啦?”叶满枝问,“我爸最近身体咋样啊?”
“身体挺好,就是心情不好。”常月娥表情一言难尽道,“让那自行车闹的,当初人家出600块买自行车,他死活不卖,跟你三哥四哥对着干。现在商店里的自行车降价,他又后悔了。这几天回家就往床上一躺,露出一副死德行……”
叶满枝:“生无可恋。”
“对,就是露出那副生无可恋的死德行。”
叶满枝:“……”
她可以想象,老叶现在的肠子一定是青的。
她在工业厅工作,其实早就知道自行车在降价。
刚过完年,永久牌自行车的价格就从520块,调整到350块了。
上个月降到300块,这个月又降到250块。
在自行车价格最高的时候,由于老叶的强烈反对,三哥和黄大仙没能把自行车卖出去。
现在自行车频频降价,再想找那样阔绰的买主已经不可能了。
而叶满枝和吴峥嵘以540块的价格,把家里那辆自行车卖了。
自从知道自行车开始降价以后,叶满枝一边担心当初的买家反悔退货,一边又忧心老叶后悔没卖。
这几次回家都没敢提自行车降价的事。
“老四忒不是个东西,”常月娥悄声埋怨,“那自行车卖不卖跟他有啥关系,他又没花钱。刚听到降价的消息,他就跑回来告诉你爸了。你爸当时差点没背过气去!”
“啊?我爸气性这么大啊?”
“主要是生他自己的闷气,三四百块钱就这样溜走了,能不气嘛!”常月娥被气笑了,“要我说,他就没有发横财的命!踏踏实实上班赚工资最稳妥!”
叶满枝在哄爹这件事上,经验十分丰富。
她没管老叶是不是真的睡着了,在家里高声宣布,她即将动身前往北京出差了!
老叶的肩膀动了动,但是没起身。
常月娥则惊喜地问:“来芽,你真要去北京啊?跟谁一起去?”
“我们工业厅的副厅长,还有一个计划处的处长。”叶满枝得意洋洋道,“我现在已经是副厅长的秘书了,这次就是陪领导去出差的。”
闻言,叶守信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来客厅,急忙问:“你真给副厅长当秘书了?什么时候的事?”
“上个月吧。”
“这么大的事,你咋不早说呢?”
“你不是让我谦虚低调嘛,我只是给领导当了秘书,职级又没变化,显摆什么呀!”
叶守信激动地在原地转了几圈,竟然很赞同地说:“对对对,就是要低调!你当秘书这事跟我和你妈说说就得了,家里其他人没必要了解得太详细。给领导当秘书一定要谨慎小心,要是有人找你办事,给你送礼啥的,你可得清醒点,别犯了错误!”
“知道知道,”叶满枝笑道,“爸,你就别惦记自行车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钻研一下焊接技术呢,争取在下次评级的时候定个八级工。七级和八级的工资相差十几块,两年时间就把那自行车的差价赚回来了。”
“八级工哪是那么好评的?”
“但也没那么难,”叶满枝从包里翻出自己的笔记本,“我们工业厅早就接到通知了,全国机械工会,要在咱们滨江举办第一届全国焊接年会,到时候很多科研机关、高校,还有工厂的焊接工人都会出席。你争取报名参加这个焊接年会,跟大家交流交流,不但能提升技术,还能给你下次定级增加砝码。”
叶满枝把那张笔记纸撕下来,塞进老叶手里。
她鼓励亲爹多多钻研技术,不要胡思乱想,争取在八级焊工的岗位上退休,到时候退休待遇也能高一级。
叶守信刚刚痛失三百块,只想快点找回损失,竟然真的听了闺女的劝,准备潜心钻研技术,报名参加两个月后的全国焊接年会!
全程旁观的常月娥:“……”
老头子在床上生无可恋了好几天,居然被叶来芽的几句话忽悠好了!
*
叶满枝劝好了亲爹,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吴大博士,便挥一挥衣袖,跟随领导去北京了。
尽管她对男人和孩子有着百般不舍,可是此时的首都人民,明显更有吸引力。
嘿嘿。
此次北京之行总共三人,除了叶满枝,夏竹筠把计划处的贺处长也带上了。
一行三人刚走出北京站,叶满枝就很快感受到了跟随领导出差的不同。
上次去南方探亲时,他们下了火车得自己找招待所住宿。
但这次来北京出差,由省人委驻京办的同志负责接待,她还没来得及欣赏首都风貌,便被人接去了驻京办的招待所。
接待处的同志知道她是夏竹筠的秘书,办理入住手续时,私下跟她打听,“夏厅在饮食和住宿方面,有没有什么忌讳?”
夏竹筠海鲜过敏,单位食堂做的刀鱼和黄鱼她从来不吃。
不过,以防这样的弱点被有心人利用,叶满枝只说:“夏厅没什么忌口的,据我观察,就是不太喜欢海鲜的腥气。另外,夏厅习惯安静的环境,黄处长,麻烦您给夏厅安排个不临街的房间。”
叶满枝拿了三把房间钥匙,要了三张最新的北京地图,又问清楚招待所开餐时间,这才与夏竹筠汇合。
“领导,明天的会议地点距离驻京办不远,步行一刻钟左右,黄处长说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给您派车。”
夏竹筠出差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全国工业政治工作会议,联系其他省市进行省际竞赛只是顺带的。
但是,在夏竹筠这里,后者显然更重要一些。
刚进入驻京办的房间,她就将随行二人请了进去。
“在火车上不方便讨论工作,咱们趁着现在有时间,一起商量商量。”夏竹筠抱臂靠在写字台上,皱眉说,“我在路上又想了一下省际竞赛的问题,与外省市的企业签订同产品竞赛协议,扶持名牌产品,虽然能给一部分企业激发活力,但大多数拿不到专项资金的企业,可能还会维持老样子,口号喊得响,实则走过场。这样大张旗鼓地搞竞赛,最后未必会得到预期的效果。”
叶满枝和贺处长:“::::::”
啥意思?
不搞竞赛了?
那他们这一趟北京之行,岂不是白来了?
俩人傻愣愣地坐在原地,指望着领导再说点什么,否则他俩都不知要如何接话。
然而,夏竹筠说完这番话就住了嘴,抱臂在那里神游了起来。
叶满枝与贺处长对视一眼,见对方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她只好主动开腔。
“我觉得开展省际竞赛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同类产品之间的竞赛就更有必要了。通过竞赛,不只让企业领导找差距,更能让技术工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我父亲是一名七级焊工,这几年一直在寻找技术上的突破。用他的话来说,有时候技术大拿的一句话,就能点破他好几年也参不透的技术难关。”
“我觉得咱们省内很多企业的技术工人,都需要那种被人一语点醒的契机。在竞赛的同时,如果还能向先进企业派遣技术工人,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即使是没能拿到专项资金的企业,也可以在这次竞赛中有所收获。”
贺处长接话说:“小叶这话有道理,比学赶帮超,除了比、赶、超,最重要的还是‘学’和‘帮’。我原来还觉得直接给人家下战书,显得咱们太嚣张了,这种话我都不太好意思跟其他省市的同志提,万一被打了也是白打。现在好了,加上‘学’和‘帮’,显得咱们谦虚多了。”
夏竹筠被他的幽默逗笑。
她看了眼手表说:“行了,这件事我再好好想想,你们都回去休息吧。小叶,明天我跟老贺去礼堂开会,你就不用跟着了,可以自由活动,在北京城里到处转转。”
叶满枝笑道:“我送您跟贺处进了会议室再说。”
她与领导们道别,转身返回自己的房间收拾行李。
政治工作会议是讲政治的,会议时间应该不短。
如果明天不用她跟会的话,她确实可以到处走走看看,顺便给吴峥嵘的朋友们送信。
她一边琢磨送信之前,应该给人家买点什么礼品,一边打开行李袋,翻找吴峥嵘写好的那几封信。
收信人一共有四位,两位是跟吴峥嵘一起扛过枪的战友,另两位是他曾经在北京的同事。
这四人都在吴峥嵘人生的关键节点——结婚和生孩子——送过礼。
他不常来北京跟人家见面,双方常年没什么走动。叶满枝特别贤惠地想,既然她来了一趟北京,还是应该帮他好好维护一下朋友关系的。
最起码得有点礼数,当面谢谢人家当初送的礼。
所以,叶满枝下定决心,明天上街买点好东西,给人家回礼。
她从行李包的夹层里翻出四封信。
不知是封口没粘好,还是吴峥嵘根本就忘了封口,其中一封信的信纸从信封里落了下来。
信封上的收件人叫刘志峰,据说已经复员转业了,目前在北京某个区公安分局当副局长。
叶满枝弯腰捡起信纸的时候,正好瞧见了上面所写的内容。
与她想象中那种感情真挚,忆往昔峥嵘岁月的话语不太一样。
薄薄的一张信纸上,只有笔锋遒劲的一行大字——
【老刘,这是我媳妇,能帮则帮,下顿酒我请。】